APP下载

修改,让文章“高大上”

2015-05-30刘婷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大上剩菜记叙文

刘婷婷

纵观整个记叙文教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前指导和写法探究,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

对于现在高一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作文训练重点都是以记叙文为主,那么我就以学生的一篇记叙文习作为例,简单谈谈我对怎样修改才能让学生的记叙文“高大上”起来?

在经历了一周繁重的课程的学生们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乱逛,我也不例外。我和朋友们无目标的乱逛,然而不经意间一个佝偻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她蜷缩的身子与这喧闹的街道格格不入,她用一双深褐色、干枯的双手拄着膝盖支撑着前行,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干枯的双眼带着乞求的眼神走进了一家小吃店,她在努力搜罗着剩菜剩饭,但被老板大声训斥,她还是自顾自的收拾着剩菜剩饭,老板拿着扫把赶她走。我想去帮住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越走越远,但是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她充满了怜悯与同情,对待那些冷漠的人充满了鄙视与不屑,我在想,她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呢?我们的社会能做些什么呢,那些冷漠的人怎么这样呢?我能做的只能是尊重他们。

——学生习作之《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或一件事》

我们初读这个记叙文段落,没觉得哪里不好,我们老师说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小作者也做到啦!并且这一段落中还有人物的肖像描写,也有细节,很多同学也这样写,没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但是为什么学生类似的记叙文写作分值不高呢,往往只能停留在38分左右呢?其实究其原因是我们同学在写作中都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写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作毫无章法,而且不合逻辑,重复叙述很多,语言太过啰嗦,不知言简意赅,而且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毫无文采可言,内容过于干瘪,没有什么真情实感,甚至为了凑字数,长篇累牍,无病呻吟。

因为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直的模式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上。我认为,还得发动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和老师一起搬动作文修改这座大山。

一、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爱上修改。

“诗文不厌改,佳作岀苦心”。杜甫的“泪流”,贾岛的“推敲”等等都说明了修改的必要性,所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慢慢地使学生爱上修改,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的作文分数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培养学生掌握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

在修改前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四种修改作文的方法:(1)范文先行法(2)互批互改法(3)教师点评法(4)再度创作法经过一系列的修改之后,之前的学生习作被改成了这样:

我像往常一样,漫步在热闹的大街上,前面不远处围观着许多人,喜欢凑热闹的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想探个究竟。她,穿的很破旧,衣衫褴褛,头发也杂乱无章的生长着,仿佛几十年没有剪过一样。她口中喃喃自语,我不知道她说着什么。在群众议论纷纷中得知,原来她只是想要那些剩饭剩菜。但是她被那个肥头大耳的老板大声的呵斥,要赶她走。她没有走,还是眼神死死的盯着那些饭菜。老板就开始骂她,拿扫把赶她。看到这里,朋友用力地把我从人群中拽出来,之后,我听到了男人的吼声,女人的尖叫声和重物砸向地面的敲击声。

我越走越远了,步履很艰难。我的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些心酸,有些难过,更是充满了怜悯与同情。这些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是懒惰还是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能力,她的家人呢?一切都令人费解。想到这我开始害怕,我不希望这样的惨剧发生,我、我们、这个社会能为这样的一群人做点什么呢?我想捐点钱给她,但是我怕她神志不清攻击我。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对于那些别人放下自尊只想要得到一口饱饭却把别人赶尽杀绝的人我鄙视他。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就是“乞丐”也要尊重,不,他们不是乞丐,他们是被生活迫于无奈的“落魄者”。

总之,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大上剩菜记叙文
节省的“剩菜处理员”
记叙文阅读专练
“剩菜扣分”不如“光盘奖励”
如何写好记叙文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以为G20只是“高大上”是误区
我“高大上”的妈妈
从南非到巴西,中国制造变“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