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

2015-05-30缪勇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学习兴趣

缪勇

【摘    要】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而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因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已成为初中历史老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课的导入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历史课  导入设计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75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其核心理念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课堂教学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这其中取得了阶段性和实质性的成果。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综合学科,一直也在致力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便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只有做好了新课导入,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导入的含义

新课导入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导入讲究的是用最短、最快的形式吸引学生,有效切入主题。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打开他們的想象空间。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已经总结出这样的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代心理研究者,比如马斯洛著名的遗忘曲线同样也表明: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将巩固旧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复习导入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例如,在学习《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英国、法国、美国自下而上的改革背景,以便学生明白俄国改革的独特之处。这样既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内容,同时又能使新课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故事导入法

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所发生的故事。因此,运用故事导入法,正好印证了历史的本质。既然初中生对历史故事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有效的利用丰富多彩的故事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沉淀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历史故事。例如,在学习《吴越争霸》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战争背景,而且通过这个故事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可谓获得一举双得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导入法

与故事导入法一样,历史学科的特性同样决定了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大国崛起》中的有关片段,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精神。

(四)乡土教材导入法

家乡是人们生生世世生活的地方,所以历史教学一定不能脱离本地区的实际。运用家乡的有关知识来设计新课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也能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进而激发历史的学习兴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教师有责任及义务去开发本地区的特色资源,来为历史教学服务。

(五)时政新闻导入法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意收集与历史相关的时政要闻,从而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两者结合起来。这样通过利用时政新闻导入,才能发挥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功能。

(六)悬念导入法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教育教学。悬念导入法是指通过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学习的导入方法。教师在新课学习前为学生设置能激发好奇心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独立战争》这一课题时,教师首先播放“五月花”号开往北美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在这艘船上的人都有谁?他们为什么会离开英国去一片他们从未去过的陆地?他们到达北美大陆后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通过这种情境的假设使得学生被深深吸引,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氛围中。

三、新课导入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教师利用不同形式的课堂导入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带给学生的厌倦心理。同时,也能使原本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开始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开始由消极变为主动、由逃避变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参与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对于整个课堂气氛来讲,教师也获得信心,开始寻求促进教学更有意义的方法,从而使得更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益,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当前教育改革所要求的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理念,最终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与进步。

(二)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只是平铺直叙的讲授历史知识。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初就已经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其学习效率不高。相反,如果教师将注意力放在课堂导入的多样性上,通过引入游戏、音乐、故事、视频、实验、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那么整个课堂的氛围也会活跃起来。学生也可以通过配合教师所组织的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堂导入内容而在课下提前进行准备和预演,在这种练习过程中,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并以此作为知识储备,从而在课堂学习中高效率的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解多种学习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使得学生在未来继续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手段和技巧,产生了对于知识探索与研究的热情。例如:当前的科技信息蓬勃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再单一,他们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和电视,搜寻有助于他们学习历史的视频材料,这对其学习历史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视频内容不仅充满趣味,而且也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思维体验,学生们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巧妙的导入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猜你喜欢

历史课学习兴趣
李惠军:毕生一堂历史课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