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培华学院关于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的分析报告

2015-05-30韩赟

东方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就业

韩赟

【摘要】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把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为了解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促进我院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成功就业,我校特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引起同学们对自我职业发展的关注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关键词】职业倾向;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就业

乔治.肖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時,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等问题,这在职业规划理论中称为“5W”法,这样使理想可操作化,从而为进入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此,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对部分(1000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活动,收回有效问卷879份。以期本次调查为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应有的帮助。

本次调查主要目地:一是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二是为了较好的了解新生的就业意向;三是能给毕业生将来的就业策划提供借鉴。

一、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们不再太多的依赖父母,而是自己选择填报的。自己选择填报的占81%,父母做主的占8%,没有明确志向,随意填报的占10%,人云亦云随大流填报的1%。

苏州吴江的一个富家子弟,一刀砍断自己的四根手指。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抗议家长让他“继承家业”,这个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一方面是教育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意志的强加。

两代人之间观念的转变,衬托出年轻人在选择专业、就业、未来等问题上表现得更加自我和多元,而年轻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就在于朝气蓬勃和观念永新。现在,“就业——择业——创业”已经成了青年普遍遵循的职业模式,他们对待就业的心态和行动将会越来越轻松合理。

二、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符合个人兴趣爱好72%、待遇66%、是否能发挥个人的特长43%这几方面成为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几个首要因素。对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比较了解,才能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首先会考虑这些主观因素。其次考虑的因素有:工作和专业是否对口、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认为要学以致用,这是对的,但比较理想化。在目前看来,由于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和市场需求同步进行,故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而且,大学(四年)三年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到系统地、完善地、详细地掌握某个科学知识,更何况书本上的知识难免会有老化的部分;再加上用人单位更强调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专业不对口也可被录用。所以说,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普遍的,仅仅对口也不一定录用你。能否融入社会,主要看悟性和综合素质,一味的强调专业对口,往往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基于这一点,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新生的职业教育,让他们认清形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正确地对待将来的就业。此外,学生考虑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向往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认为这些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般情况下,这些城市的人才都呈超饱和状态,并且不能解决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户口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以后的工作让这部分学生能较为长远地考虑就业问题,比较理智和冷静地选择单位和职业。

现在关于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因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造成大学生追捧大城市而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和落后地区;一种说法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已经很理性了,就业地区也多元化了,并不是说只愿意去大城市。

其实,不光是对大学生,对一般的人来说,大城市的生活条件好、收入高。职业发展机会大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大城市这样的优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客观存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也讲所谓“天南海北,服从分配”(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现在还是这些大城市最有吸引力。当然70%至80%的毕业生都意图在“天南海北”的大城市里就业,是不理性的。现在有不少人正在逐渐变得理性,但也不是说不去大城市就叫“理性”,假如他有竞争能力,他学成海归了,那他还要到北京、到上海去,理性的关键是考虑自己的竞争力,考虑在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所以应该说在现在就业竞争压力之下,很多人变得相对“现实”了。

三、希望在哪类型的单位就业

对于这个问题,我校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等。广大在校生对面向基层就业表现出了一定的顾虑,通过了解这些顾虑主要体现在:

被调查者认为到基层工作资少、待遇低、条件比较艰苦;会失去大城市可能有的一些机会;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进去容易出来难;体制、思想相对落后,而且关系网复杂,难以发挥自身力、发展空间小。还有小部分同学认为部分基层单位用工不规范,没有保障等等。

因为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也不足为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基层就业正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强化服务意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例如:2010年从医从教计划10月份开始启动。我中心争取到报名资格后,及时发布信息和通知。但由于个别院系和辅导员老师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今年报名数量大大少于去年,有些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还打电话来我中心询问从医从教计划的相关报名方式、时间等。

所以,我们适时应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站、宣传栏、橱窗、群等各种渠道对学生到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宣传,使其了解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转变对基层就业的认识;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沃土,从而增加毕业生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拿文科生和理科生作对比发现:

从社会角度来说,首要原因是社会对文科毕业生总体需求不足,“僧多粥少”;一方面,有些文科类工作岗位技术切入点较低而且上手较快,使得一些理工学生有机会“入侵”部分本属于文科毕业生的“领地”。相反,理工类岗位相对技术壁垒较多,文科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其次,由于女性大学生的生理特征限制,致使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深受歧视,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女性占了绝大多数,只是就业工作的问题更加凸显;再次,社会对部分文科专业尤其是政治、历史、哲学等专业人士不到位,最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只是很多毕业生将眼光盯在了“收入较好退休有保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缩小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和市场。

改善这种状况要:

(1)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化的招生计划和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采用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3)社会走出文科专业歧视误区,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战略。

(4)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文科就业中性别歧视现状亟待改善。

四、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同学在问卷中提出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应届毕业生就业应注意什么?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文凭决定论过渡到能力决定论,任何的客观因素已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内在的主观潜能往往决定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前途。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这是目前全球性的问题,法国2006年初由政府为鼓励用人企业雇佣大学生而产生的“首次雇佣合同”法令,遭到全法大学生的强烈抗议。所以高校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形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及时调整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

还有学生提出,作为大学生应该关于如何規划大学生活的问题。

其实,只要做好职业规划,每个大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激发专属自己的动力来源。

从可操作的角度,职业规划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知己、知彼、行动。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交叉在一起的。知己的方面包括有:对自己兴趣的准确把握,对自己职业性格的清楚评定,对自己生涯理想(价值观)的澄清。知彼的方面包括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圈定、匹配自己的岗位锚定、获取岗位的资源盘点。最后在行动的方面:就是以行动实践去实现真正的知己与知彼,并且以知己知彼为前提有方向的行动。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回答:如何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等这些知己的探索;有哪些职业可供我们选择与分析;有什么样的资源盘点方面可用;如何制订一个有效的职业行动计划等问题。

五、总结

大学生要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能力素质训练。

从高校来说,就业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好就业工作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问题:要注意核心优势、能力、风格。培养做事的感觉,参与社会活动。应该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上;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求职择业体会、感受、经验介绍;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做报告,使毕业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理念,才能增强与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我院学生取得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张素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号)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就业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