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2015-05-30刘红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途径教学

刘红芳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效率相对偏低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有效教学的意义,介绍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实现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  有效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G40-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3-02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当前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教师一言堂, 知识导向偏离重点,教学方法简单,组织形式单一,课堂设计缺乏新颖性和生活化,学生参与不足或形式参与,缺少开放性,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等等。结果与目标总是有差距,甚至相差甚远。投入与收获不匹配,事倍功半。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和无效问题。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变得非常迫切!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都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学习需要、教学内容的要求等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达到有效而高效的学习!

二、认真研究教学对象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有效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所以,要想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使课堂高效起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学生。让学生达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每个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认真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如某个教师在上一节内容相对较难的课时,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实际水平,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习水平相近。这样,同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求達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教师认真研究了教学对象,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精心组织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必须要在明确而严格的课堂规则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有效课堂管理和有效教学。首先,我们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从熟悉的知识空间进行引导,架设好到未知领域的桥梁。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论教师讲述得多么明白,还必须靠学生自己来体会这些知识的涵义。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在教学中,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维持有效的积极的课堂群体,并运用问题解决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地发挥主体作用。

四、创新教学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当代这样一个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社会中,各位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科学合理、严谨周密、新颖有趣,让学生在“乐”中学,更要在“乐”中得。例如:一位中学化学老师在导课时为了最快的吸引住学生学习兴趣,他是这样导课的:一上课,老师走到水盆旁边,用手蘸了一滴水,然后在黑板上用蘸了水的指头大大的写了一个水字,学生们很好奇!老师这是要做什么啊?这时,老师微笑的问大家:“同学们,刚才老师用什么写字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水!”老师接着问:“那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物理特点?请你们认真的观察我刚刚写的字!”学生们对老师刚刚写的字充满了兴趣,都认真的观察起来!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这样的导课岂不妙哉?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达到有效教学效果。

五、研究学生兴趣

要实现有效教学,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上课反应、学习兴趣,及时的对教学环节做出调整。例如,一位英语老师在一篇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先预设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该在问题的前提下学习文章。但学生在上课时对他所提出的问题一点也不感兴趣,学生读完后没有一个人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更加畅所欲言,很快的进入到学习中来。所以,研究学生兴趣对于有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六、要有补差补缺措施

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享受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及将来打下基础,真正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

有效教学给当代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血液,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它的生命力将会永远旺盛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薛彦华.教育学[M].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途径教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