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5-30刘宪彤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基础教育民族地区

【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项基本的政策,从国家颁布了《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对我国的双语教育来说又有了政策上的支持。我国的双语教育已经实施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目前来说,还是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  民族地区  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1-01

一、双语教师培养机制的模糊、专业要求不明

目前针对我国双语教师的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一就是专业的不明。究竟怎样成为一位合格的双语教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标准。国家在2011年先后颁布了关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但是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专业是怎样的,目前来说还是模糊不明的。国家并没有提出这些专业的标准,所以导致了双语教师在培养、培训的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双语教师应具有双语双文化,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一方面是双语必须要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另一方面仅仅掌握两种语言还是有所欠缺的,必须要扎实地、深厚地掌握双文化的内容。比如说一位汉语教师要进行双语教学,那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就不是一位合格的、严格的双语教师。

二、双语教育制度的陈旧与双语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教育制度的现代话是一个学校现代性的重要标准,无论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如何的一流,学校的制度如果落后,尤其是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将始终不会得到提升的。我国民族地区有些院校的教育制度还是处在一种相对落后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教育的行政人员,在处理教育问题时完全是一种纯行政化的方法,并且是一种违反教育规律的处理方式,一些行政人员并非教师出身,甚至对教育教学一无所知,这种“一尊独大”思想观念往往是导致双语教育质量下降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所以制度的建设与更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当前双语教育中及其重要的、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是双语教育模式的僵化,我国双语教育的实践其实时间很久,比如说青海省,可以说从50年代的初期就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60年已久。但是教学的质量怎么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曾经一段时间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50—60年代文革爆发的前期,双语教学以汉语为主,民族语言为辅,这期间效果显著培养了许多民族干部、学者,这些民族精英不但具有扎实的民族文化功底,而且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能力。然而文革爆发以后,国家实行了“一刀切”,许多民族院校撤掉了,民族语言也不开设了,全部办成了汉语教学。但是教育的模式处于不断地重复,一阶段是一类模式,另一阶段又是二类模式。这样反颠倒的结果是学生的汉语没有学好,同时本民族语言也没有得到掌握。

三、应出台相应的双语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并提高双语教师待遇

针对双语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双语教师考核资格考核的制度,比如说双语教师必须是经过高等院校培养的、并严格按照双语教师培养的学生,通过这些选拔可以授予双语教师资格证。另外一点就是要适当地提高双语教师的薪资待遇,因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老师本来所承担的任务要比其他非民族地区的教师和城市里的教师任务要重很多,工作难度也要强很多,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师应提高薪资待遇。

四、因地制宜地应用双语教育模式,重建双语教育制度

双语教育模式究竟是一类模式好还是二类模式更好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地制宜。如藏族,一般分为散居藏族和聚居藏族。散居藏族一般居住在牧区,语言的环境完全是以第一语言母语为基础,针对这类学生可以使用一类模式,也就是“藏加汉”,在平常的授课当中除了汉语文用汉语授课之外,其余的课程都用藏语进行授课。而聚居藏族一般居住在城镇,在长期的交流中除了第一语言外,对于第二语言汉语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关于双语教学制度的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试图寻求出一些路径,通过不断地实施与改善,循序渐进地促进传统双语陈旧的教育制度的變革。在针对双语教育行政人员聘用时要聘用一些教学专家或者在教育一线有教育经验的工作者,可以促使教育观念的现代话,避免教育在行政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独断性。根据民族地区不同的院校之间校际交流活动,借鉴和共享兄弟院校的先进的、创新的教育观念。这样可避免各自院校处在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还可以促进双语教育体系的兼容性、开放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双语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万明钢,刘海件.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2-8

作者简介:

刘宪彤(1990—),男,汉族,辽宁省沈阳人,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民族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教育与课程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基础教育民族地区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