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重塑研究

2015-05-30孔凯

关键词:旅游形象资源型城市重塑

摘 要: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旅游业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成为转型方向的重点。然而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普遍不佳,重新塑造旅游形象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首先阐述了旅游形象的内涵,梳理了攀枝花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攀枝花旅游形象重塑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攀枝花旅游形象重塑的策略。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重塑;攀枝花

1 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在经历了旅游地旅游后,或潜在旅游者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网络信息等媒体,获得的关于旅游地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旅游要素的综合感知和印象。

2 攀枝花旅游形象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攀枝花就是一座典型的因矿产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

2.1 资源丰富但品位不高、独特性不强 虽然攀枝花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资源品位普遍不高,集中表现为旅游资源核心吸引力不强、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不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普遍不高等几个方面。

2.2 旅游基础环境欠完善 虽然近年来攀枝花在旅游基础环境建设上成果显著,但总的来说,其旅游基础环境仍然欠完善:空气质量分布不均,工业集中的西区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同时旅游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交通制约旅游的现象仍然是一个问题。

3 攀枝花旅游形象重塑的必要性

3.1 攀枝花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 近年来攀枝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致力于环境建设,加大城市环境整改力度,加大宣传城市绿化美化的成绩,大力培育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直以来作为工矿业城市旅游形象不佳的惯性印象,桎梏着攀枝花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因此旅游形象重塑是攀枝花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

3.2 发展阳光康养产业的必要性 攀枝花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冬日阳光。攀枝花阳光充裕,全年无冬,对中老年的许多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等具有良好的疗养效果。这为攀枝花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需要攀枝花重塑一个优质的旅游形象,为其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

4 攀枝花旅游形象重塑策略

4.1 城市环境建设 攀枝花作为以矿产开采和钢铁制造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有大量面积的采矿区,再加上因高山气候干燥,破环了城市的整体背景。要重塑攀枝花旅游形象,城市环境建设依然是一个重点。

4.2 交通建设 攀枝花应大力开展交通建设,机场应逐步增加航线,打通攀枝花到稻城等地的快速通道,再加上未来攀枝花—丽江、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攀枝花作为交通节点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攀枝花将真正地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

4.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攀枝花境内的旅游资源多以“野、齐、古、险”特色见长,许多风景区地处偏远地区,要围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在资金安排上对旅游项目实行政策倾斜。

5 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①因地制宜,开发阳光康养旅游产品。依靠全年无冬、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攀枝花可以大力开发一系列阳光康养旅游产品,将攀枝花和过冬胜地的形象联系起来。重点扶持健康养老服务业,将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成为攀枝花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②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攀枝花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和农业资源,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丰富攀枝花的旅游形象内涵,提升攀枝花的旅游形象。

5.2 价格策略 让旅游者买得起,并且愿意买,需要合理的价格策略。攀枝花目前主要的旅游产品为阳光康养产业,可首先采取渗透定价的策略,先以较低的价格以吸引旅游者,改变游客的感知体验,通过顾客的口碑宣传提升攀枝花的形象。在占有一定的市场率后,再实施满意定价,适当地提高价格。

5.3 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可以解决如何把旅游者吸引到攀枝花,旅游者在哪儿买到旅游产品的问题。

①分销策略。结合攀枝花旅游形象不佳的现状,重点城市采用选择性分销策略,一般城市采用专营性分销策略。比如在成都和北方城市,有针对性的挑选有资质、有信誉和知名度高的分销商,并对其分销人员进行培训,重点性宣传攀枝花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而达到改善城市形象的目的。②网络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传播媒介,及时、广泛地将旅游信息传递给各地的旅游者。

5.4 促销策略 通过一定的促销策略,刺激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挖掘攀枝花潜在的旅游市场。

①重点区域加强宣传。在旅游重点印象区域加强旅游形象的宣传推广,如在交通主干线及城市出入口和重要的公共场所,例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十字路口、标志性建筑物,运用报纸、灯箱、书刊、旅游指南等营销传播工具或方式,组合性地向大众推出攀枝花旅游的整体印象。②人员促销。派人员参加各地的旅游推介会,重点宣传攀枝花环境的改善和冬日的阳光。在推广活动上展出攀枝花旅游宣传图片,并循环播放旅游宣传片。通过现场推介的方式,以提高攀枝花旅游的知名度。③奖励促销。攀枝花主要的旅游消费对象为老人,奖励促销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在攀枝花的康养公寓住上三个月以上,酌情报销交通费用,或者辅以景区的门票补贴等。

参考文献:

[1]章锦河,陆林.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

[2]于言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形象重塑论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王联勋.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验管理者,2008.

基金项目:文章为攀枝花学院科技处资助项目成果,课题名称为:度假型旅游视域下的资源型城市区域形象重塑研究,课题编号为:2014YB2-06。

作者简介:孔凯,男,汉族,1985年9月生,系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学及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旅游形象资源型城市重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厦门旅游形象广告语解析
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