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灵独语来分析《寒夜》的悲剧意义

2015-05-30张玛雅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寒夜

摘 要:《寒夜》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作品的主人翁一直生活在两难的境地中,他一边享受母亲和妻子对他的爱,一边直接承受着来自两位最亲密女人带来的痛苦。本文主要从心灵独语角度来分析《寒夜》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心灵独语;《寒夜》;悲剧意义

一、汪文宣心灵独语的表现

“心灵独语”的概念是指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自身的心理状态、自我语言描述和情感行为的表现的等来体现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态度及其变化的“无声的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用这种无声的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作品的思想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汪文宣的心灵独语体现在其各方面的性格特征上描写,讲述了他的结局必然会一步步走向悲剧。

(一)夹在母亲与妻子的战争中间

汪文宣生活在原本简单的家庭关系中,却处于母亲与妻子间的两难处境中,他一边享受母亲和妻子对他的爱,一边直接承受着来自两位最亲密女人带来的痛苦。如,这段心灵独语:“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呀!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 谁都不肯让步!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母亲和妻子无休止的争吵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这也是他对人生的抱怨,表现了他太多的无奈,这样的生活对人来说是一种煎熬。温暖和幸福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奢望,更感受不到家庭 “爱和温”。

母亲是生他、养他长大成人的人、妻子是陪他度过后半生的人,这两个女人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所以,他不可能在这种关系中倾向任何一方,这种婆媳之间的矛盾更是他不能缓和和解决的事情。母亲因为妻子不在家常常吃饭而唠叨时,他当时就这样想:“为什么我没有一丝安静的空间,为什么母亲不能爱屋及乌,你明知道我无法离开她。你爱我,为什么就不能爱她呢”,虽然这些话他没有敢说出口。他爱这两位女人,虽然爱的意义不同,一个是亲情,一个是感情,但都是他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使别无选择的生活在母亲和妻子间的缝隙中。

汪文宣是一个特别孝顺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不会伤害母亲那存有满无私爱的心,恰恰是相反,他更加孝顺和疼爱自己的母亲。现在的他最不愿看到母亲满脸的愁容,更怕看到妻子满面春风的面容。可以看出汪文宣内心深处有两种爱:一种是看到母亲为自己担心而愧对母亲的爱,另一种是怕看妻子满面春风产生自卑的爱。这两种爱给他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这时表现出他面对这两种爱只有一种思想,我对不起她们任何一方,我应该受到处罚。所有深深的自责成为了汪文宣在无法调和母亲与妻子矛盾时,唯一能除去内心痛苦的辦法。

(二)对于妻子的“花瓶”角色与出走行为

当妻子与别的男人出双入对时,汪文宣亲眼看见了这样的画面,“他觉得心里发冷。他没敢和他们面对面的走过去。”一个“冷”字,说明了汪文宣当时的心理状态既意外又吃惊。他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又没有办法容忍妻子有失个人形象的行为。于是,他选择了没有一点意义的跟踪,而这样一来只是徒劳的增加烦恼罢了。这时的他想挽回妻子的心,但他没有行动。他觉着她和他之间有无法跳越的鸿沟,他们没有活在同一时代里。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汪文宣是一贫如洗,身体有病,胆怯自卑,没有适应能力,这些也促使妻子经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最终妻子还是没有留在汪文宣身边,也因此他没能继续活下去。这不单单是曾树生的无情,而是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给汪文宣造成的现实悲剧。

(三)对于同事的冷眼

汪文宣始终处在一个令他无法呼吸的工作环境中,尽管他已经受够了这种不能自主、看人脸色的工作,但他还是为了生计勉强自己继续工作。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共同给汪文宣造成了举步维艰的生命体验。他的心理状态也因受到了家庭和工作上双重压力而发生扭曲畸变。这也是通过汪文宣的心灵独语表现出来的。

二、心灵独语的根源

汪文宣扭曲畸变的心理是他有太多心灵独语、那么的懦弱的直接原因。这种扭曲畸变的心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因为他生存环境被迫形成的。汪文宣太多的心灵独语是由2个方面形成的,而且促使他的人生以悲剧而告终。

家庭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他的内心倍感孤独。他既是儿子,又是丈夫,两个女人他都爱,但不能调和她们间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相距太远导致主人公心灵的失衡。他和妻子都是受过新文化运动教育的人,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战火不断,时局困难,生活困苦,最终使他们不得不放下理想。

三、结语

《寒夜》反映了底层知识分子在最坚难的抗战时期及家庭环境的悲惨命运,是对小人物不幸人生的描写。

参考文献

[1] 阎浩岗.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重读《寒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 范水平.“她需要温暖”——重读《寒夜》并从《寒夜》说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

[3] 马怀强.试论《寒夜》人物性格的多重性与复杂性[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作者简介:张玛雅,长沙市明德中学。

猜你喜欢

寒夜
浅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爱的方程式
从《寒夜》看都市文化对人性的影响
对巴金《寒夜》的简要论述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婚姻观
《寒夜》之寒:《寒夜》“家中人”的隔膜问题
《寒夜》中的冲突艺术
《寒夜》中的冲突艺术
《文艺复兴》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浅析《寒夜》中的好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