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重镇 纪地『广汉』

2015-05-26王纲怀

中国收藏 2015年3期
关键词:广汉纪年锐角

王纲怀

东汉桓帝刘志自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登基,至永康元年(公元167年)驾崩,在位21年;灵帝刘宏自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登基,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驾崩,在位22年。东汉桓灵时期,从建和元年至中平六年,历11个年号,计43年。时值东汉文化繁荣期,仅洛阳太学生就有三万人。而桓帝本人则爱好艺术,《后汉书》卷七载:“论曰: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存世实物表明,东汉桓灵时期变形四叶兽首纹与环状乳神兽纹的纪年镜,形制精美,制作精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仅就两汉三国西晋纪年铜镜的存世量而言,上世纪40年代时,据梁上椿先生的统计数字不足50面。70年过去了,迄今所知的存世数量应在300面以内【2012年冈村秀典《汉三国西晋纪年镜铭集释》刊录157面(缺图片资料),2014拙著《汉镜铭文图集》附表一刊录210面】。

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东汉桓灵时期的纪年镜约为33面。应该承认,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大,而在其中再有署“广汉”之纪地铭文者仅11面,恰占总数之三分之一。纪地称谓虽稍有区别,事实上皆可归纳在“广汉西蜀”的统一称谓之中。对此有两种观点:其一,“广汉西蜀”的理解应是“西蜀之广汉”;其二,“广汉”系地名,“西蜀”乃作坊名。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前者。

东汉之广汉在今四川省广汉市北,古称雒县,曾为益州剌史部与所属广汉郡的治所之地。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早期蜀文化遗存——三星堆遗址,即在今广汉市的南兴镇三星村。东汉的此类镜与三星堆文化究竟有什么关联,还需深入研究。毋庸置疑,西蜀广汉地区从人文之初直至东汉魏晋,始终是华夏青铜器(包括铜镜在内)的一个铸造重镇。

存世最早的纪地广汉西蜀之纪年镜,当数南阳市博物馆所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铭变形四叶兽首镜(窄素缘),比桓灵之初要早半个世纪。存世最迟的纪地广汉西蜀之纪年镜,当数《岩窟藏镜·汉式镜》第10页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铭对凤镜,比桓灵之末要晚一个多世纪。由此可知,纪地“广汉西蜀”之问世长达203年。

现将存世所见桓灵时期的11面署“广汉”地名之纪年镜归纳成表,详见表1。

由表一数据,再结合实物观察,可以知道以下概念,并比较出图1与图2之差异。

1. 历时区间:从元嘉三年(公元153年)至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东汉桓灵时期,纪地广汉之纪年镜历时30年。

2. 尺寸范围:11面镜之直径,最小在汉尺5寸(即今11.55厘米),最大在汉尺8寸(即今18.48厘米)。

3. 镜面锐角:这是一个寻找两类镜差异的重要指标,图2镜可称小锐角,图1镜可谓大锐角。小锐角多在35°至45°,且边缘较宽,其断面呈三角形状,可称“三角缘”(如图2)。大锐角多在60°至80°,且边缘较窄,其断面呈半梯形状,可谓“窄素缘”(如图1)。统计可知,在非纪年铭的变形四叶兽首镜中,存世器物似以“三角缘”为多;在纪年铭的变形四叶兽首镜中,存世器物似以“窄素缘”为多。图2镜乃是一个例,署有“广汉”地名,既是纪年镜,却为“三角缘”。

4. m值(用铜量):数字告诉我们,“三角缘”兽首镜(图2)之用铜量比“窄素缘”兽首镜(图1)之用铜量要小。

5. 曲率半径:表示照容效果的缩小倍率。无论是图1镜的“窄素缘”,还是图2镜的“三角缘”,这两类变形四叶兽首镜皆有较凸的照容面,统计数据表明,它们的曲率半径多在汉尺3尺(即今69.3厘米)左右。这既可说是当时的成俗约定,也可算是当时的普遍习俗:人们都希望或要求,在用汉尺7寸(即今16.17厘米)的铜镜进行照容与整装时,将脸部和整个上半身都纳入镜中。

6. 兽首特征:“窄素缘”镜多为正面虎首,“三角缘”镜常是侧面龙首。

7. 叶铭书体:叶铭主要出现在桓帝时期,“窄素缘”镜多为粗线美术体,“三角缘”镜常是细线悬针篆,灵帝时期有将叶铭改成兽首的情况出现。

8. 连弧数字:似无规律可循,应是工匠各取所需。多见22、24,少见23。

猜你喜欢

广汉纪年锐角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锐角寻亲记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年”的别称
对时间的再认识
一群人的狂欢
政绩毁于私欲
画角数角收获大
最后一片绿叶
最大的锐角是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