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巴山区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2015-05-24舒全王建明

种子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宁强县秦巴山区薯块

舒全,王建明

1.宁强县舒家坝镇农技站,陕西汉中724400;2.宁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724400

秦巴山区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舒全1,王建明2

1.宁强县舒家坝镇农技站,陕西汉中724400;2.宁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724400

为了掌握不同栽培密度下马铃薯的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选择了6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其结果为,密度75 000~90 000株/hm2产量最高,薯块大、商品率高,为最佳密度。

秦巴山区;马铃薯;密度试验

马铃薯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差异有一定影响,各主产区都有变化。为了准确掌握秦巴山区不同栽培密度马铃薯的最佳产量,确定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选择了6种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脱毒种薯早大白。

1.2 方法

采用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春玉米的二套二带型150 cm模式,设6个密度处理(密度为套种折算后的纯种密度),分别是每公顷67 500株、75 000株、82 500株、90 000株、97 500株和105 000株。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长6 m、宽3 m,小区面积18 m2,每小区两个条带栽4行,各处理每行栽植窝数按照方案规定的株行距设置。玉米两行间距40 cm、株距30 cm[1]。

试验四周设保护区,每个重复处理两端需一个带型以上保护行(为了消除边际效应),重复间走道以及重复和保护行间走道宽均为100 cm。

1.3 地点

采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早大白,安排在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三组马铃薯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片内,海拔1 100 m。

1.4 栽培及管理

1.4.1 土壤条件

试验地为旱平沙壤地,且土层深厚疏松。在冬前深耕晒垡的基础上播种前再浅耖耙一次,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雨雪墒情较好。

1.4.2 播期

选用脱毒种薯早大白,每个切块重20~30 g,并带有2个以上正常芽眼,薯块切好后用草木灰拌种,促进伤口愈合[2],3月3日播种。

1.4.3 栽培方法

采取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春玉米的二套二模式150 cm带型,马铃薯占地80 cm。采用双行垄作[3],拉绳定距,先起垄,垄宽50~60 cm,垄高20 cm,在垄上开播种沟,间距40 cm,沟深10 cm左右,按株距在播种沟内排放种薯,薯芽朝上,播后盖肥覆土并及时覆盖地膜[4]。

1.4.4 施肥水平

按照施用腐熟农家肥30 0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525 kg/hm2(含N14、P2O516、K2O15,总养分含量≥45%)的标准,即每小区施腐熟农家肥30 kg、硫酸钾复合肥1 kg[5],为了避免因化肥与种薯接触造成烧种烧苗现象的发生,开沟摆放种薯后将复合肥放在两个种薯中间,然后盖上农家肥再覆土盖膜,确保一播全苗[6]。

1.4.5 试验田管理

4月中下旬马铃薯出苗时正遇高温天气,应预先破膜降温并放苗;生长中后期疏通三沟,防止田间积水和排涝。在现蕾前每公顷用25%甲霜灵1 500 g兑水750 kg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间隔10 d后再用72%克露1 500 g兑水750 kg喷第二次;于7月9日收获,按小区单收称重计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经过实际收获,第四处理90 000株小区合计产量131.8 kg,折合产量38 490 kg/hm2,居第一位;第三处理82 500株小区合计产量127 kg,折合产量37 080 kg/hm2,居第二位;第五处理97 500株小区合计产量124.8 kg,折合产量36 435 kg/hm2,居第三位;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7,8](见表1、表2、表3)。

2.2 植株性状及生育期分析

试验是同一个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同一个地块同时播种,其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及生育期基本一致;茎颜色、叶片颜色、花繁茂性、花冠色、结实性及匍匐茎长短等植株性状也基本一致,由于种植密度不同,只在株高方面稍有差异(见表4、表5)。

表1 马铃薯密度试验产量结果表

表2 马铃薯密度试验方差分析表

表3 马铃薯密度试验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表

2.3 薯块商品性分析

薯块的薯型、皮肉色、薯皮光滑度及芽眼深浅、颜色均一致,但1处理67 500株薯块的商品率最高,为92%,单薯及最大薯重量均最高;其次是75 000~90 000株。试验表明:密度偏稀,薯块商品率、单薯及大薯重量均高[9,10];密度越高,则薯块商品率及单薯及最大薯重量就偏低(见表6)。

2.4 抗逆性

本试验区重视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轻,未发生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等其他病虫害(见表7)。

3 讨论

本试验区播种时土壤湿度较大,播期稍晚,出苗期正好遇高温,个别小区有部分苗烧芽,试验分析时按照收获的实有窝数产量,并对缺窝进行了缺区处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从试验结果可以得知,密度是影响马铃薯高产的关键,采用82 500~90 000株/hm2比较适宜,产量较高、商品薯好。应根据不低于0℃,而在5℃以上马铃薯即可萌芽的习性,秦巴山区1月中下旬即可播种,立足早播,争取冬播。

同时,在马铃薯现蕾期要做好晚疫病的防治,每公顷使用25%甲霜灵1 500 g兑水750 kg喷施预防,间隔10 d后再使用72%克露1 500 g兑水750 kg喷第二次,交替用药,效果更好,将发病株率控制在2%以下,而试验区外未喷药的发病率为15%~23.2%。

表4 马铃薯密度试验物候期记载表

表5 马铃薯密度试验物候期记载表

表6 马铃薯密度试验块茎性状调查表

表7 马铃薯密度试验晚疫病调查记载表

[1]李艳,余显荣,吴伯生,等.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形状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2(6):341.

[2]张威,白艳菊,李学堪,等.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马铃薯,2010(3):196.

[3]肖继坪,颉炜清,郭华春.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J].中国马铃薯,2011(6):339.

[4]腾亚芳.马铃薯大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1(6):30.

[5]张西露,刘明月,伍北生,等.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10(4):237.

[6]李志林,屠年忠,董云忠,等.不同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9(4):119.

[7]庞万福,金黎平,卞春松,等.马铃薯中薯3号品种密度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9(1):200.

[8]崔学开,陈建林,王明义,等.不同施肥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等[J].中国马铃薯,2010(6):360.

[9]汤凤兰,朱长波,李敏,等.寒地马铃薯“宽高密”高产栽培模式示范及应用[J].中国马铃薯,2011(4):227.

[10]展康,李祥能,高连彰,等.种植密度与大薯留种对“宣薯2号”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2(4):217.

1005-2690(2015)11-0047-03

S532

B

舒全(1976-),男,汉族,本科,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2015-08-14

项目名称:国家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编号:马铃薯2013-028

猜你喜欢

宁强县秦巴山区薯块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秦巴山区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
白薯要不要翻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