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降价将引发种植结构变局

2015-05-24赵传慧

种子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临储总成本玉米价格

◇赵传慧

玉米降价将引发种植结构变局

◇赵传慧

从大田作物到经济作物,国内一贯的跟风,导致不少作物在市场上“患病”,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而玉米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三高症”的积累,让2015年的玉米价格狠狠跌了一跤。玉米降价了,明年种植面积下降是大势所趋。在当前玉米种子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2016年玉米种子销售肯定不容易。未来一段时间,在玉米价格可能继续走低的预期下,曾经种玉米的土地该种些什么?

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的消息一发布,国内市场玉米收购价格以及玉米期货价格应声而落。实际上,临储价格的下调只是玉米价格下跌的导火索,国内玉米市场长期笼罩在库存高、产量高、进口高的“三高”阴影下,玉米供给严重失衡。同时,临储仓库高价收购的玉米长期累积,给市场造成了庞大的压力。

豆棉低效,玉米种植增长

玉米产量数年位居中国粮食产量首位。

一方面,玉米挤走了大豆,尤其是在东北地区。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最高年份大豆出口量超过百万吨。从1995年开始,中国大豆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且进口量逐年增长。21世纪前10年,大多年份大豆面积达910万~960万hm2,2010年以后,大豆面积逐年下降,2013年跌到700万hm2的水平。1993—2009年,大豆产量在1 500万t左右,2004年达到创纪录的1 740万t,2010年后以每年约60万t的幅度减少。

另一方面,玉米挤走了棉花,尤其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相对于棉花生产,玉米从种到收基本无需劳心费神。而且玉米自然生育期短于棉花,正常气候条件下只有100 d左右,可以利用套茬形式一年播收两季,而棉花生育期长达7个多月。更重要的是,玉米生产收益高于棉花。诸多因素导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自2007年的592.61万hm2下滑到2014年的421.9万hm2,降幅为28.8%。

不过,2015年可能成为玉米面积增长的转折点,在多因素影响下,价格降低必然导致面积下降。

临储收购降价引发市场多米诺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要回溯至2008年。此前,受连续多年供强需弱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下行压力不断积累,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实施临时收储政策。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为粮食连年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国内外玉米价格差的持续扩大,政策的负效应日益凸显。最近3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连续走低,进口价与临储价的差额已拉大到500元/t左右。

玉米临储价格8年来首次下调对于市场的影响很大,这意味着国家不再托市。通常8月是新玉米未上市、陈玉米价格微涨的时期,但2015年同期国内玉米价格遭遇“断崖式下跌”,期现货价格下跌幅度远远超过其他大宗商品。

2014年棉花和大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后,业内人士预期,玉米将成为下一个实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品种。但大多数农民并没有风险意识,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长。相较于棉花、大豆,玉米种植面积要高得多,涉及的农民也更多。业内人士分析,玉米收储价格下调甚至收储政策退出势在必行,但希望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以免粮贱伤农。

需求低迷,仍有下跌空间

国内玉米消费包括饲料、工业、口粮及其他消费。

饲料消费方面,2014年国内饲料销量同比下降两到三成。另外,由于终端需求持续弱势,鸡蛋及禽肉市场也受一定影响,养殖效益欠佳。

工业消费方面,下游产品持续降价,深加工行业盈利持续不佳。据悉,企业加工1 t玉米亏损300~400元,加工1 t饲料亏损700元,玉米胚芽油和玉米粕等副产品价格也处于低靡状态。玉米加工成果糖用于饮料、啤酒也只有1%~2%的回报。

据业内估计,考虑期初库存,2015年玉米结余量有望首次达到2亿t以上,占全球总储存量的半数以上。新玉米上市,将进一步打击陈玉米销售。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玉米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农民不会轻易弃种玉米

2016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2015年玉米价格可能继续走低,种植面积下降是大势所趋。那么,大田种什么不亏本呢?

先通过全国成本调查数据比较一下多种大田作物的效益:2014年,稻谷每667 m2总成本1 176.55元,产值1 381.38元,净利润204.83元;小麦每667 m2总成本965.13元,产值1 052.96元,净利润87.83元;玉米每667 m2总成本1 063.89元,产值1 145.71元,净利润81.82元;棉花每667 m2总成本2 278.56元,产值1 592.12元,净利润-686.44元;两种油料每667 m2总成本1 107.57元,产值1 098.59元,净利润-8.98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2014年作物净利润由高到低为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作物亏本。

据悉,一般情况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折标500~600 kg/667 m2,按照2014年价格,产值达1 100~1 300元;而大豆产量不足150 kg/667 m2,产值不足600元。除非万不得已,农民不会弃种玉米;在玉米亏损的情况下,可能种植大豆或者抛荒。

轮作是未来国家政策方向

据悉,国内的轮作方式有油菜-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玉米等。

油菜-玉米轮作:湖北襄阳襄北农场建立了总面积333.3 hm2、核心示范区128 hm2的示范基地,采用“油菜-玉米周年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核心示范区高油机械化油菜纯收益为950元/667 m2,比传统方式增收820元;玉米单产316 kg/667 m2,比与小麦轮作增产10%左右,经济效益528元。油菜-玉米轮作,主要得益于品种选育和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

大豆-玉米轮作:黑龙江北安东胜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015年经营2 666.7 hm2土地,其中玉米1 866.7 hm2、大豆800 hm2,种两年玉米轮作一年大豆。预计2015年玉米收获650~700 kg/667 m2,大豆收获150 kg/667 m2。北安的粮豆轮作是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马铃薯-玉米轮作:马铃薯不耐连作,如果一块地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病害严重,而且土壤养分失调,而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国家通过鼓励轮作等多项政策,对玉米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北方农牧交错区试点“粮改饲”,黑龙江四五积温带试点粮豆轮作;加快培育青贮专用品种以及高产优质杂粮、饲草等品种;集成推广配套籽粒改青贮、玉米改饲草、玉米改杂粮、玉米改大豆等不同种植模式。

猜你喜欢

临储总成本玉米价格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