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地区2014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病毒病原学分析

2015-05-20苏建友孙宝兰沈荣春宋红花倪红兵杨春兰

交通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原学病毒感染支气管炎

苏建友 ,孙宝兰 ,沈荣春 ,宋红花 ,倪红兵 ,杨春兰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医学检验中心;2儿科实验室,江苏226001)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据报道,ALRI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与门诊就医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占该人群总死亡率的19%[2]。在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的39.0%~65.5%,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3]。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肺炎一直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我国每年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死亡者约35万人,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的10%[4]。因此,明确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有效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对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升保护婴幼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ALRI住院患儿752例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以了解南通地区ALRI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状况,为本地区儿童ALRI的防治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儿童ALRI诊断标准[5],选取确诊为ALRI的儿童7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4例,女288例,年龄12天~12岁。临床诊断:肺炎335例,毛细支气管炎128例,支气管炎伴喘息111例,支气管炎无喘息14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37例。

图1 直接免疫荧光法7种呼吸道病毒镜检阳性结果(200×)

1.2 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D3 Ultra DFA Respiratory Virus Screening ID Kit(D3试剂,美国HYBRID公司)测定。入选患儿均在诊断3日内留取标本,采用植绒拭子经鼻孔插入鼻腔到达鼻咽部采集鼻咽拭子标本,立即放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中送检。操作步骤:将植绒拭子样本在漩涡混匀器上混匀见浑浊后去掉植绒拭子。于离心管中2 000 r/min,离心 10min,弃上清液(留约 100~150 μL),吸管吹打混匀,制成混浊细胞悬液。取约20μL/孔将样本分别点样在专用载玻片上,干燥后冷丙酮中固定10min,取出晾干后于每个样本中分别加D3试剂盒中7种单独包装的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流感病毒A 型、B 型(IVA、IV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1滴(25μL),37℃孵育 30min,PBS洗片 3次,风干后封片镜检。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OLYMUS I×71)放大200倍读片,1孔涂片细胞数大于100个认为此片有效,视野中找到≥2个完整细胞内有苹果绿色荧光判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病毒检出率及阳性分布 荧光显微镜下阳性细胞显示明亮苹果绿荧光,不同种类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染色上略有差异:流感病毒(A型、B型)和腺病毒为胞浆颗粒型、细胞核均质型(图1A,B,G);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为胞浆颗粒型(图 1C,D,E);呼吸道合胞病毒为胞浆颗粒型,合胞体中亦可见小块包涵物染绿色荧光(图1F)。752例鼻咽分泌物标本中,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任一阳性的标本有317例,总检出为42.1%,7种呼吸道病毒的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5.31,P=0.00),见表 1。

表1 ALRI住院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阳性分布构成比(%)

2.2 不同年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 在752份样本中,0~6月患儿中有136例检出病毒阳性,检出率53.33%;6月~1岁患儿中有70例检出病毒阳性,检出率51.09%;1~3岁患儿中有87例检出病毒阳性,检出率34.25%;3~5岁患儿中有20例检出病毒阳性,检出率27.03%;5岁以上患儿中有4例检出病毒阳性,检出率12.50%。各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4,P=0.00),以 0~6 月、6月~1岁儿童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ALRI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逐渐下降,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情况

2.3 不同月份呼吸道病毒检出率 南通地区全年均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但有月份差异,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于2014年1月、3月、12月份,检出率分别为53.63%、58.75%、53.53%;而2014年6月份病毒检出率最低为32.39%,其余月份病毒的检出率接近。各月份病毒检出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0),见表 3。

表3 2014年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

2.4 不同疾病呼吸道病毒检出率 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最高62.50%,其次分别为喘息型支气管炎49.54%、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45.94%、肺炎36.12%,支气管炎无喘息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31.21%。各组疾病检出的最主要病毒均为RSV,但占比各有不同,毛细支气管炎为80.00%,支气管炎伴有喘息患儿RSV的感染率为50.00%,肺炎组检出的RSV 57.02%,支气管炎无喘息组RSV感染率47.72%,哮喘合并感染患儿检出RSV占35.29%,见表4。

3 讨 论

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角度,对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病因了解至关重要,儿童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es,IFA)、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es,PIV)、腺病毒(adenovirus,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6]。目前我国虽有多个地区已对当地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了研究,但由于ARI的病原学受地理位置、季节、流行病学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病原学资料也不相同。我国许多地区仍长时间缺乏多种病原学的可靠检测资料,且各地区的流行病学又不尽一致。因此,尽快建立各地区系统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成为当务之急。

表4 不同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检出情况 例

为了解南通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2014年在本院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了常见7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发现7种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为42.1%,高于北京地区(36.1%)、上海地区(38.1%)、重庆地区(36.2%),略低于温州地区(43.3%)和山东地区(45.88%)[7]。这种差异的存在,提示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和地域有关,其次也与检测方法以及所测病毒种类有关。本研究发现RSV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其次为PIVⅢ,而其余5种相对较少,表明RSV是南通地区2014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最主要的病毒病原。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中,国内外研究均发现RSV阳性检出率最高,其余病毒的检出率则与地域有关。提示在各个地区RS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以往报道表明冬、春季是病毒高发期,本研究也发现2014年1月、3月、12月是病毒感染的高峰期,说明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季节性,且以冬、春季为高发。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毒的检出率不同,以0~6月、6月~1岁年龄段病毒检出率最高,并随着年龄增加,其病毒的检出率随着降低。婴儿病毒感染率高,与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道粘膜上皮细胞缺乏分泌性IgA的保护有关。RSV在5岁以下儿童ALRI中为检出率最高的病毒,且年龄越小检出率越高[8]。

本研究同时发现不同下呼吸道疾病中病毒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且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的患儿中病毒检出率(49.54%)明显高于无喘息者(31.21%),提示病毒感染更容易导致喘息,增加喘息发作频率[9]。七种呼吸道病毒中RSV在喘息患儿中检出率最高,原因可能是RSV感染的患儿呼吸道常有上皮细胞和移行细胞浸润,且有纤维素、痰液混合和水肿,从而导致患儿呼吸道明显阻塞,引起喘息发作[10]。

综上所述,2014年南通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RSV,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并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于冬、春季好发,且不同下呼吸疾病病毒检出率不同。

[1]Scott JA.The preventable burden of pneumococcal diseas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Vaccine,2007,25(13):2398-2405.

[2]Bryce J,Boschi-Pinto C,Shibuya K,et al.WHO estimate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J].Lancet,2005,365(9465):1147-1152.

[3]Pechere JC.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M].West sussex:cambridge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5:29-34.

[4]刘玉琳,林良明,刘佳健,等.1991~199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监测结果[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6):6-9.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85.

[6]Mackie PL.The classification of viruses infecting the respiratory tract[J].Paediatr Respir Rev,2003,4(2):84-90.

[7]田曼,施圣云,秦铭,等.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2):120-123.

[8]Chung JY,Han TH,Kim SW,et al.Respiratory picornavirus infections in Korea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Scand J Infect Dis,2007,39(3):250-254.

[9]Henrickson KJ.Advances in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viral respiratory disease[J].Pediatr Infect Dis J,2004,23(1 Suppl):S6-10.

[10]Johnson JE,Gonzales RA,Olson SJ,et al.The histopathology of fatal untreated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J].Mod Pathol,2007,20(1):108-119.

猜你喜欢

病原学病毒感染支气管炎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