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日报》新一轮改版的重点、过程及成效

2015-05-17姚广宽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头条党报

□ 文/姚广宽

新一轮改版的操作与原则

201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全面推出新一轮改版。在秉持“办政经大报、建信息超市”“新闻强报、特色立报、以人为本做新闻”等十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报理念的基础上强调,要着力提升内在质量,彰显党报特色,履行好舆论引导“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之职;着力强化四大报道品牌,改进地方工作报道,突破要闻、理论、传统文化、行业四个板块,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栏目;着力发挥纸媒的原创、深度、权威优势,按照新闻事件—新闻纵深—新闻评论—问题研究的顺序,主打新闻牌,做强影响力;着力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使报道更接地气,让稿件“新起来”“重起来”“活起来”“短下来”……

居于“一版头条、重点稿”位置的地方工作报道,首当其冲成为改版的重头戏、硬骨头。地方工作报道能否得到彻底改进攸关改版成败。对此,《大众日报》明确提出“一版头条、重点稿件与发行、广告彻底脱钩,以内容质量为唯一选稿标准”“在采写上要更加关注问题、关注过程、关注突破、关注个体具体,而不仅仅止于成就、结果、常规和概括抽象”“在篇幅上严格控制长稿件,让更多的报道‘短下来’”。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树立新闻标尺

只要有新闻,不论事发地行政级别高低,无须考虑各地综合平衡,一切以新闻价值为评判标准,好稿大发,大事重做,力求“丢大石头起大波澜”。比如,2014年4月12日一版重点稿《武城县率先撤销接待办》,反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武城县公务接待量降了三成,以往繁忙部门变得清闲,在全省第一个撤销了接待办,无疑是条好新闻,记者当日写完稿件,编辑部当晚就予以刊发,一点儿没耽搁;再比如,4月17日一版头条《公车服务外包 费用省了一半》,写的是临沂兰山区检察院推出车改新举措,7名司机干了原来29个人的活儿,费用大为节省,可谓公车改革的基层创新,新闻价值高,值班总编指示“发重、发好”,一个科级单位的报道就这样上省级党报头条;又比如3月26日一版头条《北东野村的“乡村儒学”试验》,写的是一个村的事,但它契合了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新闻价值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发头版头条,属破格,却合情合理,体现出办报的高水平。

突出问题意识

一方面,稿件选题要直面热点、焦点、难点,对准靶子,找准穴位,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在具体采写中要关注问题、关注过程,不说过头话,不回避冲突,重点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比如,2014年4月4日头版头条《简政放权,区县面临“幸福的烦恼”(莱山区)》、4月8日头条《食药警察:新警种面对新挑战(福山区)》、4月13日头条《旧村改造,多数如何兼顾少数(莱州市)》、5月7日头条《环保执法权为何又收回县里(广饶县)》等稿件都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不再是简单讲功摆好,而是紧紧围绕改革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剖个案,介绍当地的创新实践、先进做法,样本的借鉴意义、参考价值,稿件的新闻性、可读性都大为增强。

体现策划意图

结合省委省政府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推出重头栏目,把各地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实践探索、成就经验予以集中展示,形成规模,形成声势。比如,2014年5月下旬在一版推出的“努力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创新实践”栏目,先后刊发了《荣成渔业从卖资源到卖品牌》《一条海藻纤维披肩九年织就(淄博)》《峄城石榴攀上“诺奖”高枝》等系列稿件,生动反映了各地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比如,6月中旬推出的重大策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精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山东道德高地”,刊发了《“彬彬有礼”看曲阜》《日照“好人文化”引领善行义举》等系列稿件,将一些地方想宣传的某方面工作纳入编辑部整体策划之中,予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

另外,《大众日报》还在一版常设“大众观察”和“走基层·改革进行时”栏目,引导驻站记者按栏目要求采写地方稿件,提升稿件的新闻价值与内容可读性。同时,挂上栏目牌,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了稿件的分量,能压住版面“阵脚”,体现办报“章法”。

把握报道之格

一是总量控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发头条。在坚持新闻原则的大前提下,可根据当地在全省政治经济版图上的分量和对本报的贡献,划分梯次,拉开档次。与此同时,把更多版面让位给新闻事件和编辑部策划。在发地方稿时也要注意综合平衡,比如,同一天同一个版面,要力避出现两篇以上地方重头稿。

二是内容把握。不是什么题材都能上头条。除了省里定的重大典型和本报发掘的典型,原则上不发地方综合稿,只报道其某一方面的工作。报道立足点是介绍经验做法,而不是宣传政绩成绩,突出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报道视角应是审视、俯视,站位要高,要带有批判眼光,遇事多打几个问号,而不是给人唱赞歌。

地方工作报道:改版中的着重点

地方县市区是省级党报的订阅主体和重要广告来源。以《大众日报》为例,在目前42万份的发行量中,县市区订阅量占到了八成以上;在2013年1亿多元的广告收入中,县市区贡献的份额超过三成。曾经有一段时间,党报出于发行考虑,给予各县市区刊发一版头条或重点稿件的宣传支持。“订得多”则“发得好”,发行大县有相当的发言权,稿件质量不高、新闻性可读性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随着中央和省委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形势日益向好,改进地方工作报道迎来契机。但囿于多年来形成的报道积习与思维定式,真正提升仍面临诸多障碍。通常情况是,站长们早早把稿件写完,等着排队,有的三天两头打电话催发,有的稿件一压就是半年,最后改个日期还是发了。编辑部也多次提出要严把质量关口,但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出现反复。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曾用“与二郎神斗法的孙猴子的‘尾巴’”作比,形象说明其“面目可憎”而又顽疾难除,无论怎么遮掩,总会被人一眼识破。

客观地说,县市区作为省级党报的订阅主体,有着庞大的目标读者群,在当前报纸发行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做好县市区报道是做好党报报道的应有之义。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齐鲁传媒总经理赵念民在提及“党报不可替代的功能”时谈到:

“党报有不一样的读者群。一是省领导在看,党报的报道就具有‘汇报’功能;二是省委委员及各级党政领导在看,党报的报道就具有‘展示’功能。县市区主要领导提拔要经市全委会投票,这个‘展示’功能就有了特别的价值。三是当地的县委委员、人大代表以及各级党组织在看,党报的报道就具有‘比较’功能:这届班子业绩怎么样、有什么创新性工作?邻县或者原来发展与自己差不多的县市区发展怎么样、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通过‘比较’,对本届县委班子形成评价。”

这里的“汇报”“展示”“比较”,很大程度上就通过一版的头条、重点稿件来体现。毋庸置疑,这些版面是报纸的稀缺资源,做好这些报道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的问题是,地方想宣传的与党报想报道的不相匹配。报纸是新闻纸,以报道新闻为使命,面向的是身处不同行业、文化层次不一的广大读者,因此,内容一定要新、要活、要可读。与之相反,地方党委政府想宣传的却是当地的工作亮点、发展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越综合越好,越全面越好,追求的是“高、大、全”。传统地方工作报道之所以不好读,就在于过于迁就地方,漠视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生硬宣传政绩,偏离新闻本质,最终导致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局面——不尊重新闻规律,一味强调宣传,反而达不到想要的宣传效果。

改进地方工作报道,就是要抛开积习,回归新闻,找准地方宣传需求与党报报道要求的结合点,从新闻的立场、视角出发,采用新闻的手段、方法做好相关报道,以实现地方党委政府和普通读者的双满意。

地方工作报道:改版成果分析

如前所述,做好地方工作报道,关键是找准地方宣传需求与党报报道要求的契合点。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吃透上情、了解下情”,在大背景下寻找典型案例。这是一个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精神的过程,也是深入实地采访,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改版后,笔者曾为《大众日报》一版“努力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创新实践”栏目采写过几篇地方工作稿,其过程颇具代表性。

一篇是2014年6月9日刊发的一版头条《新泰“种子企业”助力脱煤转型》。当时,当地党委政府想做一篇转方式调结构的稿子。我们找市经贸委、发改局的负责同志座谈,了解了一些面上情况。新泰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一煤独大,在煤价持续低迷的形势下,遇到了一些困难,好在他们未雨绸缪,早在煤价高企时就出台了系列扶持非煤产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定下大致方向后,记者去企业了解情况,寻找典型案例——能代表新泰市产业发展方向、特点的。几经周折,在采访最后,我们找到了需要的案例:宝源数控机床。他们研发的“HSK刀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畅销海内外,利润高达百分之六百,而且,该企业还是新泰最大煤企泰丰矿业的子公司,虽然现在规模还小,但发展势头强劲,俨然就是新泰产业转型的最佳代表。“虽然宝源还只是个小不点儿。但她代表的是未来潜力和集团非煤化发展方向,她就像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一旦破土而出,其势不可挡”,宝源总经理朱晓全的一番话,让笔者找到了“题眼”,“‘种子企业’助力新泰脱煤转型”一稿已成竹在胸。

在写作过程中,记者以宝源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作为稿件的主干与主线,文中穿插当前经济形势、新泰经济结构特点以及为扶持非煤产业出台的政策措施等新闻背景,最后,通过2011年和2013年新泰非煤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数字作对比,得出结论“两个10%,一升一降,体现的正是转调的成效,‘种子’的威力”。如此,既扣主题,又将当地最想宣传的政绩非常巧妙地点出来了。整篇稿件主题鲜明,故事完整,视野开阔,新闻性、可读性都不错,兼顾了当地宣传需要与读者阅读需求。

同样是写转调,各地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写稿的关键是要写出当地的鲜明个性,并予以形象化表达,让读者记得住。比如,笔者在采写肥城市转调时,通过与当地市委书记座谈,了解到肥城和新泰相似,煤炭占比很大,面临资源枯竭困境,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又无可避免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好在当地岩盐资源储量丰富,他们通过引进大型盐化工企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有序开发卤水,先把基本盘子稳住。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结构升级。从煤炭到盐化工,为“从黑到白”,从盐化工到高新产业,为“由白变绿”,《看肥城经济如何升级换“色”》一稿已跃然纸面。

又比如滨州市滨城区,其经济结构特点是支柱产业与传统产业重叠,六大产业集群中纺织、化工占到了总量的七成,产品结构和产业层次偏低。为推动经济转型,当地也出台了系列扶持措施,主旨是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政府意图很明确,但稿子不好写,因为提炼不出标题。在采访中,我们反复寻找能体现滨城区转调特点的,又能让读者记得住的典型案例。最后,在泰裕公司,记者找到了所需要的。他们的小麦全产业链已经贯通一二三产,为全国最长,真正做到了把一粒小麦吃干榨净。企业所处的又是传统的农业领域,可见“传统产业也有高新技术,高新产业也有低附加值环节”“转型不是转行”,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实现突破升级。《滨城区:一粒小麦裂变的转型辩证法》就这样“出炉”了。

“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界的一句老话,这个“采”不仅指狭义上的采访,还包括采访之前,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政策理论掌握和专业知识积累。采写过程中,要把报道对象放到全省、全国、全行业的大坐标系中去评估、考量。它的优势在哪儿,劣势在哪儿,哪些是创新,特点是什么……心中有分寸,下笔才有神。新闻不是报告、论文,它面向大众,必须通俗易懂。因此,最好有一个生动事例作骨干,把故事讲囫囵、讲完整了。稿件主题可围绕这个事例去提炼,要简练、形象、具体,评价性的词句可在肩、副题上出现,“主题选点标新闻,副题带面说成就”是工作报道的常用标题形式。有典型事例做主线,有亮点数据(或措施)作支撑,再加上有高度的提升、点化,一篇合格的工作报道就基本成型了。

此外,报纸版面有限,信息时代,读者肯付出的阅读时间也有限,把稿件写短了、写精炼了,才是水平。当然,篇幅要减,信息量却不能缩水,“咫尺应须论万里”,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把一件事写明白、写出味道,考验的正是一名记者的笔上功力。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头条党报
微头条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头条》(四首之三)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头条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