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5-05-11尹茯颐

天津护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械性危害问卷

尹茯颐 孙 俐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尹茯颐 孙 俐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现状、职业防护的行为和态度,分析相关因素,为探索护生实习期间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调查问卷》对10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体功效学/心理社会/组织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职业危害发生频次数在培训史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在培训史和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分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高,职业防护培训需求较高,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以期降低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

由于医院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常常需要面对多种职业危害。实习护生由于心理素质差,缺乏临床经验和防护知识等原因,职业危害发生率高于护士[1,2]。临床实习期间职业危害的发生有可能对护生的身心造成各种伤害,使其对护理工作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就业意向和个人生活[3]。本研究对实习护生的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为探索护生实习期间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2009级护理专业107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实习满5个月;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并愿意配合者。排除标准:填写问卷中缺失值大于10%的实习护生。

1.2 研究工具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调查问卷》初稿,通过专家咨询及预实验,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信效度合格后确定终版。问卷包括四个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民族、学生来源、是否为独生子女、家中是否有从事护理专业的亲戚、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入院实习前是否参加过学校/医院组织的与职业防护相关的培训;②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调查表,包括机械性危害、生化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人体功效学/心理社会/组织性危害[4],计算每类危害的发生频次;③职业防护行为现状调查,采用Liker 5级评分法(每次都是-4,一般是-3,一般不是-2,从来不-1,无接触或遇到此类情况-0),满分36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职业防护行为越好;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态度调查表,包括 4 个问题,第 1、3、4 题选择“是”记 1 分,选择“否”或“不能肯定”记0分,第2题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非常重要-3,重要-2,不太重要-1,不重要-0)。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不同特征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频次数与防护行为得分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89.2%。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3.03±0.83)岁;95.3%的实习护生为汉族(102 例),4.7%为回/满族 (5例);48.6%为独生子女 (52例),51.4%为非独生子女(55例);36.4%来自农村 (39 例),34.6%来自县城 (37 例),29.0%来自城市(31例);21.5%的实习护生家中有亲戚从事护理行业(23例),78.5%没有亲戚从事护理行业(84例);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方面,40.2%的调查对象考虑的是护理职业稳定(43例),28.0%是受到家长干预(30例),14.0%是喜欢护理专业(15例),12.1%认为护理专业有较好的职业回报(13例),仅有5.7%有明确的职业目标(6例);80.4%的实习护生在入院实习前参加过医院组织的与职业防护相关的培训(86例),主要介绍了常见的职业伤害类型和预防方法,19.6%的实习护生并没有参加培训(21例)。

2.2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5个月内有241例经历过机械性危害,经历过物理性危害和生化性危害的例数分别为152例和42例,370例实习护生经历过人体功效学/心理社会/组织性危害,见表1。

表1 107例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分类统计

2.3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频次数的比较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频次数只在培训史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不同培训史职业危害发生频次的比较

2.4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得分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26.28±4.83)分,最高36分,最低18分。9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条目是 “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物能及时正确放入锐器盒中”,最低的条目是 “静脉穿刺时戴手套”。

2.5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得分的比较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在培训史和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分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表3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得分的比较

2.6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态度调查 92.5%的实习护生认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对预防职业危害非常重要;94.4%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认为没有必要的占0.9%,不能确定是否必要的占4.7%;96.3%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进行预防职业危害的相关教育。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率普遍较高 结果显示实习护生人体功效学/心理社会/组织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护士机械性危害发生率最高有差异[5,6],可能与实习护生接触机械性危害的机会比护士少有关。本次调查中80.3%的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且实习医院大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配备有较为完善的防护用具,如锐器盒、安全留置针等,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机械性危害的发生。但在临床工作中,由医用针头刺伤等所造成的职业危害而引发的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尤其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感染等[7]。最新统计显示,全世界每30秒钟便有1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每年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发生[8],因此机械性危害对于实习护生造成的损伤仍然十分重要。生化性危害所占比例最少,可能与实习护生不能都轮转到接触生化性危害的相关科室有关。

3.2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与态度 结果显示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的实习护生在防护行为得分上高于未接受培训者(P<0.01),说明职业防护培训对于提高实习护生防护行为有一定的效果。在职业防护态度方面,92.5%的实习护生意识到了职业防护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96.3%的实习护生有较强的培训需求。因此,应通过学校教育和进入临床实习前的职业培训,增强实习护生预防职业危害发生的意识,提高预防技能,帮助实习护生尽快融入临床工作环境中。

3.3 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措施

3.3.1 课程设置的改革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尚无针对职业防护的具体课程,陈炼红[9]对17所医卫类学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8.2%学生未受到职业防护教育。各院校应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防护的相关课程,并设立为专业必修课,以达到在学校教育里加强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和态度、树立职业防护意识的目的。

3.3.2 实习前医院内职业防护的培训 教学医院应在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工作环境前,举办职业防护的专题讲座,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讲解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发生职业危害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等内容。

3.3.3 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 实习护生在各个科室轮转时间较短,对于不同科室常见的职业危害环节和防护用具不了解,带教老师应对实习护生实践过程中的职业防护进行监督与指导,提醒实习护生将职业防护行为落到工作中的细节,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综上所述,预防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可以从学校教育、医院培训以及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以达到切实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行为和态度,避免职业危害发生的目的。

〔1〕 朱凤祥,杨瑞贞,朱宪庭,等.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604-605.

〔2〕 胡春玲,张建军,樊晓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4):67-69.

〔3〕 宋亦男,李红,王小芳.我国护理职业危害内容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11-15.

〔4〕 秦洁,何春红,王开秀.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损伤防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140-141.

〔5〕 于宏品.医院护士职业防护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56-57.

〔6〕 黄小红,覃金爱,韦志福,等.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7〕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4.

〔8〕 李菊香.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9(3):819-820.

〔9〕 陈炼红.卫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406-408.

(2014-05-29收稿,2014-07-09修回)

G424.4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5.01.041

1006-9143(2015)01-0064-02

尹茯颐(1990-),女,本科

猜你喜欢

机械性危害问卷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问卷网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丙泊酚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