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词典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5-05-11戴远君徐海

辞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子词典词库词典

戴远君 徐海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迎来了数字革命。在此背景下,首当其冲的是词典和工具书。词典继“语料库革命”后迎来了“数字化革命”的时代。文章综述国内外电子词典研究,发现现有的电子词典研究主要涉及类型研究、特性研究、用户需求及使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实现研究和电子词典评价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未来电子词典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词典类型研究用户需求词典使用技术开发词典评价

一、电子词典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性

人类的信息载体在不断变化,从最古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到竹简、帛书,再到纸质印刷,新载体不断取代旧载体,成为人类信息的一般传播媒介。而今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信息主要载体而存在上千年的纸介质受到光电磁介质等的冲击。年轻的语言学习者伴随着数字媒体成长起来。他们习惯并热衷于使用新的、更加便捷的信息阅读、学习和交流终端,从PC机、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等网络移动终端强势崛起,迅速普及开来。这对人们的阅读、学习和交流方式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2012年10月23日,全球知名IT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加特纳公司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电脑已达10亿台,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速,6年内这一数字将翻一番。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Pingdom 201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称,截至2012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达24亿;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达11亿;全球范围内正在使用的自1996年面世的智能手机数量已经达到13亿部;拥有平板电脑或电子书阅读器的美国互联网用户比例为31%;移动设备所耗流量在全球互联网流量中所占的比例为13%。国际电信联盟(ITU)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到2011年底时,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达到59亿,占到全球79亿人口的84%,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为79%。这一组数字表明:移动互联是未来的趋势,而这也推动着出版的数字化浪潮。

出版的数字革命,最先冲击的是词典和工具书。因为它们编纂周期长、更新慢、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且不易携带,但是又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功能、教学功能和描写功能。在出版数字化浪潮下,纸质词典的部分阵地开始被攻陷。英语世界的经典权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网络版的普及让纸质版的《牛津英语词典》销售量大减,2010年,出版商决定放弃纸质版《牛津英语词典》,从第三版起改为发行收费网络版。2012年3月,已有244年历史的纸质版《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停印,今后只提供电子版。麦克米伦词典于2009年推出在线词典服务。总编Michael Rundell当时表示,在线服务增长显著,麦克米伦终于在传统出版物与现代网络技术之间找到了理想的折中方案。2012年

麦克米伦词典宣布,自2013年起将停止出版纸质版词典。

而在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年开发了存储于TF卡的手机词典,适配Java、Windows Mobile、Symbian 三大手机操作平台,就像在电脑上使用光盘词典一样实现即插即用。可以说,词典在继“语料库革命”之后又迎来了“数字化革命”时代。

面向普通用户的电子词典(以下简称“电子词典”)指以硬盘、光盘﹑磁盘或芯片等作为存储介质并借助微型处理器及相关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信息呈现于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机(PDA机,如手持设备、微型芯片电子词典、电子书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屏幕上供普通用户使用的词典。而供机器翻译或自然语言处理之用的机读电子词典不在本文评述范围内。常见的电子词典类型有PDA电子词典(如袖珍电子词典文曲星、卡西欧等,汉王点读词典笔,平板电脑电子词典,iTouch电子词典,电子阅读器内置电子词典等)、光盘词典(如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光盘版等)、单机版词典(如灵格斯词典、金山词霸、有道词典、Dr Eye、Mdict等PC软件版)、在线词典(如必应词典、dictionary.com等)、智能手机词典(如有道、Mdict手机版)等。

大多品牌词典同一个词典文本已实现电子终端、操作系统多栖发展。如朗文词典实施跨终端策略,推出PDA版词典(智能手机词典、平板电脑词典、iTouch词典)、在线词典、光盘词典。朗文词典在同一终端内还推出跨操作系统版本:朗文光盘词典在PC终端内既有Windows PC版,也有苹果Mac OS X版;朗文智能手机词典既有Windows Phone版、也有Android和iOS版。

我国是全球学习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词典消费大国,在移动互联时代,应当重视国内电子词典的研发。很多国外主流品牌学习词典已经实现了词典的数字化、终端多元化,它们的特征及新功能需要及时跟进、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电子词典的理论建设和编纂实践。

二、国内外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国内外电子词典研究主要涉及电子词典的类型研究、特征研究、用户需求及使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实现研究和电子词典评价研究。

1.类型研究

词典类型学研究不但有利于梳理前人编纂的词典并将其归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指导未来的词典编纂,明确不同词典类型应该履行的职能。与纸质词典相比,电子词典存储空间大,一部电子词典可以同时容纳多种类型词典,依据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呈现不同类型的词典信息。所以国内外对电子词典的类型区分,主要从电子终端和词库类型入手。De Schryver (2003) 认为面向普通用户的词典就词典信息承载的电子终端而言有两大类:内置于手持式设备的词典(袖珍电子词典、点读笔内置词典和手机上支持短信编辑的词库)和在电脑上运行的词典(光盘词典和联网词典)。虽然De Schryver (2003)认为,他的电子词典分类法足够灵活,并考虑到未来的创新。但是在De Schryver提出的电子词典二分法到现在的十年间,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手持式设备与电脑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它们在De Schryver (2003)的分类法中无法归类。冯建明(2008)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将普通电子词典分为微型芯片词典(掌上电子词典)、光盘电子词典和计算机网络词典。这种分类比De Schryver(2003)的分类简单。卢华国和张雅(2010)只讨论了手机词典一种电子终端类型。他们将手机词典按照词库的不同(开放型、捆绑型和联网型)进行分类。开放的词典类型说不仅能够囊括现有的词典类型,而且还能够预示未来潜在的、可能的词典类型。由于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当前从电子终端类型着手进行电子词典的分类很难覆盖未来各种电子终端词典。本文从电子词典实际出发,参考卢华国和张雅(2010)对手机词典的词库分类法,增加了词库在线型一类。电子词典依据词库类型可以做如下分类:

词库类型不同,电子词典的特点也有差异。全面了解电子词典类型,对电子词典用户教育和电子词典编纂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以上对电子词典的分类进行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2.特征研究

电子词典的特征研究主要涉及电子词典特性研究、检索结构研究和词典信息及其组织研究。

(1)电子词典特性研究

目前,国内外的众多研究(De Schryver 2003;章宜华 2004;Atkin & Rundell 2008; Svensén 2009;Béjoint 2010;Granger & Paquot 2012)指出,与纸质词典相比,电子词典具有存储空间大、检索便捷、信息量丰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应该是所有类型电子词典的特点总和,但具体到不同词库类型,有些特点可能会有缺失。词库捆绑型词典词库无法继续更新。词库开放型词典更新较慢,需要用更新的词库替换原有词库实现更新。词库在线型和联网型词典多媒体技术应用较少,更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或词典信息甚至需要收费或者配合光盘词典才能进一步使用。

(2)检索研究

查询和检索是“把词典知识呈现给读者的关键环节”,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让电子词典实现了“检索的准确、方便、快捷和详尽”(章宜华 2003)。源可乐(2003)考察了袖珍(微型芯片)英语电子词典的检索功能。章宜华(2003)对光盘词典的信息查询功能进行了研究。Kwary(2012)研究了印度尼西亚学生使用的金融网络电子词典的超文本链接检索。以上研究未能全面考察各类型电子词典的检索方式。在检索入口方面,由于新技术所带来的词典终端的变化,是否有更高效率、更人性化的检索功能符合电子词典用户的需求?而电子词典用户在检索功能方面又有哪些需求?这都有待深入了解。

(3)词典信息及其组织研究

现有研究对电子词典的构词信息(Hacken et al. 2006)、光盘词典的义项区分(Tan 2009)、语料库例句(FrankenbergGarcia 2012)、光盘词典语义信息的多模态呈现(Lew 2010)、网络词典和光盘词典义项排列策略(周新知,包克纪 2006)、语义网和义链(王东海等 2007)、光盘词典微观结构中的多符号整合模式(罗永盛 2012)等特征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但不同类型的电子词典在词典信息提供及组织呈现方面的系统差异性并未得到研究,某一类型电子词典的实际情况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电子词典,特别在移动互联时代,应当研究手机词典和在线词典的信息结构如何符合用户的认知规律和满足其需求。好的电子词典不应只是文本词典的电子版。结构上不进行相应调整,词典信息电子呈现的潜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Hacken et al. 2006)。

3.用户需求和使用研究

Verlinde, Leroyer & Binon(2010)将用户的词典需求归为三类:1)交际需求(a.获取单词、短语信息;b. 获取单词、短语翻译;c.确认表达方式的使用或翻译);2)认知需求(d.学习/习得目标语词汇; e.做练习);3)操作的需求(f.做某些练习;g.文本理解、翻译和生成)。Kwary(2010)认为应该基于用户的背景、使用情景和用户三个主要方面来考察目前在线词典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并提出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和面向用户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Benbow et al.(1990)针对《新牛津英语词典》光盘词典的使用和改进进行了用户需求调查;Sobkowiak(2003)认为词典应该有“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灵活性和用户定制,更多的用户友好性,更好的检索以及与其他知识库更多的链接,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不过,用户的需求与用户的接受视野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用户可能对自己的需求不太明确,急需专业的词典使用指导;在进行用户调查的时候,电子词典用户的接受视野也应该考虑在内。

目前国内外用户使用情况研究偏向于某一类型电子词典,如微型芯片电子词典研究(Nesi 2003;Svendson 2006;邓琳 2006;冯灵林 2007)、智能手机词典研究(戴远君 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紧跟移动互联节奏的词库开放型、词库联网型和词库在线型电子词典的用户使用情况亟待更多的研究。

电子词典的使用研究涉及:袖珍电子词典(Boonmoh 2012)和在线电子词典(Chon 2009)的写作使用研究,袖珍电子词典阅读使用研究(陈玉珍2010,2012),网络词典在翻译上的使用研究(Pastor & Alcina 2010;FuertesOlivera 2012),光盘词典在听力上的使用研究 (李汉宏2007)。以上研究所涉及的电子词典类型不够全面,而且并未涉及电子词典在解决中国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口语方面的使用研究。而电子词典的一大优势是人机互动与多模态,与纸质词典相比,在口语环境构建方面应该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有研究(Koyama & Takeuchi 2003;Osaki et al.2003;Osaki & Nakayama 2004;Kobayashi 2007;Chen 2010)发现,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相比,在词汇学习效果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有些研究(Laufer & LevitzkyAviad 2000;姚喜明等 2003;盛周丽等 2005;Dziemianko 2010;Granger & Paquot 2012)则发现,在线词典、光盘词典更有利于用户理解、产出或记忆词汇;有研究则指出电子词典的效果与设想的有差距(王晓红 2003;刘梅 2011;Lew 2012),这跟不同品牌词典质量不同有关;相反有些研究(Osaki & Nakayama 2004)则认为纸质词典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电子词典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徐海(2003)指出英美国家出版的英语电子词典由于有高质量的文本版词典为后盾, 编纂水准都很高。而国内出版的电子词典很多是将几部词典拼凑起来的, 存在如下质量问题:1)收词、立目不妥;2)不注意义项分合, 释义过于粗糙;3)标注和用语不合规范。

在词典载体高科技化的同时,词典使用研究方法也在高科技化。Tono(2011)使用眼动仪跟踪电子词典的查找过程,研究用户如何在词条中查找单词语义信息,并研究了词典导航信息(义项菜单和导航词)是否会影响用户的查询行为。这给词典使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我们可通过后台日志文件或眼动仪,借助计算机跟踪用户在查询过程中所做出的所有决定。这些方法也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为未来改进电子词典的设计铺平道路。

调查电子词典的使用效果时不应忽略词典质量的差异、不同类型、不同品牌词典潜在的特征及功能差异,否则容易以偏概全,难以做出客观评价。

4.技术开发与实现研究

电子词典之所以叫“电子词典”,首先是因为其采用了电子载体,其次是因为它与传统的纸质词典在数据存储﹑检索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电子词典的技术开发和实现是国内研究的重点。国内近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子词典研究的文献从技术层面谈论电子词典的开发和设计,例如基于Android、J2EE、Windows CE等平台、Javascript框架下的Ajax网页技术、Qt/Embedded嵌入式技术、PB数据库开发前台工具、Lucene信息搜索库等的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田莺,杨中华 2009;黄艺锋,闫巧2011)、电子词典文种自动识别算法(买日旦2011)、数据结构设计(商陆民等1995)、数据压缩(何志兰,崔杜武2005;伊马木 2010)、词典硬件设计(梁春成,邢洪波 2001)等。最近两年的电子词典技术探索(吴鹏,李林华 2011;黄艺锋,闫巧 2011)比较趋向于移动互联终端。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普及,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互联网终端。越来越多的PC机应用被移植到智能手机中,其中电子词典是智能手机应用的热点。来自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上智能手机平台,Android系统仍以53.4%的份额占主导地位,其份额环比增长0.9%;苹果iOS系统份额增长2%,达到36.3%;黑莓位居第三,份额为6.4%;其次是微软和塞班系统,份额分别为2.9%和0.6%。

电子词典需要有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但归根到底它还是词典,词典学﹑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否则再完美绚丽的技术也难以更好地实现词典的思想功能、教学功能和描写功能。

5.电子词典的评价

目前国内电子词典评价(王建新2005;常晨光2008)只涉及光盘词典,仍未建立系统的评价原则。而且目前提出的词典系统评价原则(Kasimi 1983;陈楚祥 1994;黄建华1998;章宜华,黄建华2000;林明金,周敬华 2001)面向的都是纸质词典。亟待对现有的各种类型的电子词典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 这将极大地促进国内电子词典编纂的健康发展,对于语言教育工作者和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词典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国内外电子词典研究主要涉及电子词典的类型研究、特征研究、用户需求及使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实现研究和电子词典评价研究。当前电子词典研究只是局限于一个或几个方面,研究的结论并不具代表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类型电子词典的实际情况。传统的词典学研究思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子词典的研究。传统词典学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成果都是建立在纸质词典基础上的,虽然部分成果具普适性,但由于词典信息载体的不同,电子词典有着其自身的特性,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词典“数字化革命”的号角已在西方和邻国吹响。国外无论是电子词典的理论研究还是产品开发都领先于国内。我国当前电子词典研究仍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和词典使用研究方面。

基于电子词典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今后的电子词典研究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1)移动互联时代,配合新的、更加便捷的信息阅读、学习和交流终端的各大主流品牌学习词典(在线词典、手机词典、平板电脑词典、微型芯片词典、电子阅读器词典、点读笔词典等)的特征和使用研究;(2)不同类型电子词典的对比研究;(3)中国学生电子词典的使用需求和接受视野调查研究;(4)具备人机互动优势与多模态特点的电子词典在口语学习方面的使用研究和环境构建;(5)使用计算机后台日志文件调查分析用户在电子词典使用过程中的需求、习惯、偏好、技能、策略等,进而从词典用户视角提出改进电子词典设计特征的建议;(6)建立不同于纸质词典的电子词典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常晨光.英语电子词典编纂的新进展——《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七版)》光盘版评介.中国外语, 2008(2):101—102.

2.陈楚祥.词典评价标准十题. 辞书研究,1994(1):10—21.

3.戴远君.智能手机词典的使用研究——星海音乐学院的个案研究.语文学刊, 2011(21):63—65.

4.邓琳.大学生使用纸质词典与电子词典情况的调查分析. 辞书研究, 2006(1): 172—181.

5.冯建明.电子词典的种类及结构分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2—35.

6.冯灵林.关于袖珍电子词典使用情况的思考——基于一份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问卷和访谈.双语学习, 2007(11):57—59.

7.何志兰,崔杜武.一种新的用于电子词典的数据压缩算法.计算机工程,2005(21): 186—188.

8.黄建华.双语词典的类别划分与评价(在“第一届亚洲辞书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辞书研究, 1998(1):33—40.

9.黄艺锋, 闫巧.基于Android平台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11(31): 228—232.

10.梁春成,邢洪波.电子词典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微计算机应用,2001(5): 318—321.

11.林明金,周敬华.英汉词典评价原则及方法.集美大学学报, 2001(4):78—82.

12.刘梅. 高校学生使用袖珍电子词典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研究.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6): 206—208.

13.卢华国,张雅.移动学习时代的移动词典——以词库开放型智能手机词典Mdict 为例.现代教育技术, 2010(1):115—117.

14.罗永胜. 电子词典微观结构中的多符号整合模式——基于《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光盘版的个案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 2012(4): 65—69.

15.买日旦·吾守尔,维尼拉·木沙江.电子词典软件系统中对维、哈、柯文进行自动判别技术的研究.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88—92.

16.商陆民,周然,朱丹群等.电子词典的数据结构设计.电子器件, 1995(1): 50—54.

17.盛周丽,许锬.袖珍电子词典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得.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5): 143—145.

18.田莺,杨中华.基于Qt/Embedded的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信息化纵横,2009(14): 21—23.

19.王东海,张志毅,王丽英.电子词典编纂中的语义网与义链研究.长江学术,2007(4): 121—128.

20.王建新.英语教学电子词典的创新——介绍《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光盘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4): 42—45.

21.王晓红.袖珍电子词典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有益还是有害?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003(1): 2—5.

22.吴鹏,李灵华.实现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电子词典相关技术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34): 8876—8878.

23.徐海. 现行电子词典编纂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学术研究, 2003(1): 123—126.

24.姚喜明,刘森林.电子词典与英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 2003(2): 16—20.

25.伊马木·达吾提.电子词典数据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8): 110—111.

26.源可乐. 电子词典对纸质词典的选用——《袖珍电子词典的现状与展望》之一.辞书研究, 2008(4): 94—102.

27.章宜华, 黄建华. 关于双语词典评奖的几点思考.辞书研究, 2000(4) :65—72.

28.章宜华.电子词典的功能结构及系统设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3): 21—24.

29.章宜华.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30.赵文鹏.基于Ajax的Web电子词典设计与实现.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2): 67—69.

31.周新知,包克纪.电子词典中义项排列策略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6(6): 141—143.

32.AlKasimi. Lingui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Leiden:the Netherlands, 1983.

33.Atkins B T S,Rundell M. The Oxford Guide to Practical Lexic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4.Béjoint H. The Lexicography of English.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5.Benbow T,Carrington P, Johannesen G, Tompa F, Weiner E. Report on the New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User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1990(3): 155—203.

36.Boonmoh A. Edictionary Use under the Spotlight: Students Use of Pocket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for Writing. Lexikos,2012(22): 43—68.

37.Chen Y. Dictionary Use and EFL Learning: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cket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and Paper Dictiona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10(3): 275—306.

38.Chen Y. Studies on Bilingualized Dictionaries: The User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11(2): 161—197.

39.Chon Y V. The Electronic Dictionary for Writing: A Solution or a Probl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09(1): 23—54.

40.De Schryver G M. Lexicographers Dreams in the ElectronicDictionary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2): 143—199.

41.Dziemianko A. Paper or Electronic: The Role of Dictionary Form in Language Reception, Production and the Retention of Meaning and Collo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0(3): 257—273.

42.FrankenbergGarcia A. Learners Use of Corpus Examp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2(3): 273—296.

43.FuertesOlivera P A. Online Dictionaries for Assisting Translators of LSP Texts: The Accounting Dictiona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2(2): 191—215.

44.Granger S, Paquot M. Electronic Lexicograph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45.Hacken P T, Abel A, Knapp J. Word Formation in an Electronic Learners Dictionary: ELD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6(3): 243—256.

46.Koyama T, Takeuchi O. Printed Dictionaries vs. Electronic Dictionaries:A Pilot Study on How Japanese EFL Learners Differ in Using Dictionaries.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03(40): 61—79.

47.Kobayashi C. Comparing Electronic and Printed Dictionaries: Their Effects on Lexical Processing Strategy Use, Word Reten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Bradfordwatts K.(ed.) JALT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7:657—671.

48.Kwary D A. Access Routes of Internet Finance Dictionaries: Present Solution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Lexikos,2010(20): 272—289.

49.Laufer B, LevitzkyAviad T.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Plus: A Dictionary for Production in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2006(2): 135—155.

50.Lew R. Multimodal Lexicography: The Representation of Meaning in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Lexikos,2010(20): 290—306.

51.Nesi H. The Virtual Vocabulary Notebook: The Electronic Dictionary as Vocabulary Learning T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ALEAP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10—12 April, 2003.

52.Osaki S, Ochiai N, Iso T, Aizawa K. Electronic Dictionary vs. Printed Dictionary: Accessing the Appropriate Mea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Murata M, Yamada S, Tono Y. (eds.) Dictionar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How Can Dictionaries Help Human and Machine Learning?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Third ASIALEX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Urayasu: The Asian Association for Lexicography, 2003:205—212.

53.Osaki S, Nakayama N. Denshijisyo vs. insatujisyo—Yuyosei to jikkousei no chigainituiteno kosatu (Electronic Dictionary vs. Paper Dictionary: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Dictionary Studies). Bulletin of Tokyo Denki University. Arts and Sciences,2004(2):77—83.

54.Pastor V, Alcina A. Search Techniques in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A Classifica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0(3): 307—354.

55.Svendson A. The Phenomenon of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Raising Student Awareness. The Language Teacher,2006(2): 17—21.

56.Svensén B A. Handbook of Lexicograph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ctionaryMak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57.Sobkowiak W. Pronunciation in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Advanced Learners on CDR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4):423—441.

58.Tan K H. How Effective Is the Electronic Dictionary in Sense Discrimination? Lexikos,2009(19): 262—274.

59.Tono Y. Application of EyeTracking in Efl Learners Dictionary Lookup Proces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1(1): 124—153.

60.Verlinde S, Leroyer P, Binon J. Search and You will Find. From StandAlone Lexicographic Tools to User Driven Task and Problemoriented Multifunctional Lexima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10(1): 1—17.

(戴远君星海音乐学院广州5105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

(徐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

(责任编辑王慧敏)

猜你喜欢

电子词典词库词典
一“吃”多用
米沃什词典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输入法词库乾坤大挪移
词库音系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刍议
英语专业学生手机电子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国内双语电子词典现状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