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解质电离和离子反应知识复习

2015-05-05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

学苑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强酸弱酸单质

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 常 青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在复习时要注意概念的三个方面,“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两者符合其中一个即可;在两者之一的条件下能够导电;该物质必须是化合物,三方面缺一不可。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但电离程度上有强、弱之分,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反之称为弱电解质。

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类物质都是强电解质。酸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可以用通式HnXOn+m来表示,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当式中m≥2时,这种含氧酸为强酸,是强电解质,当m<2时,这种含氧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无氧酸中,以卤素形成的除氢氟酸外均为强酸,是强电解质。碱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这些碱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虽然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它溶解在水中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它是强电解质。盐类物质除个别特殊的例外,中学阶段学习的盐一般都是强电解质。除上述强电解质外,其他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和水等都是弱电解质。

二、电离理论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理论要点。

(1)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时,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2)每种电解质都能电离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相等,因此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4)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用“葑”表示。

例如:H2SO4=2H++SO42-

NaCl=Na++ Cl-

(2)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用“葑”表示。

例如:HCl O葑 H++Cl O

NH·3H2O葑 NH+4+OH-

其中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写;多元弱碱也是分步电离,在中学为了简便起见就一步写。

(3)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

例如:NaHSO4=Na++H++SO42-(水溶液中)

由于酸的电离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故 NaHSO4=Na++HSO4-(熔化时)

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根不能完全电离。

例如:NaHSO3=Na++HSO3-

三、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间的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中学化学里学习的离子反应主要类型为离子互换形式进行的复分解反应、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和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1)复分解反应。

①生成难溶物质。

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

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②生成挥发性物质。

例如:CaCO3+2HCl=CaCl2+H2O+CO2↑

离子方程式:

CaCO3+2H+=Ca2++H2O+CO2↑

③生成弱电解质。

酸碱中和反应、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等都可归为生成弱电解质。

例如:NaOH+HCl=NaCl+H2O

离子方程式:H++OH-=H2O

(2)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

①非金属单质与离子的置换反应。

此类反应只能是非金属性强的单质置换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例如:2NaI+Br2=2NaBr+I2

离子方程式:2I-+Br2=2Br-+I2

②金属单质置换出氢气或其他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

此类反应一般为活泼性强的金属单质才能置换氢气,只有较活泼的金属单质才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是按金属活泼性顺序进行的。要特别注意,钾、钙、钠等极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时,不是置换出比它活泼性弱的金属单质,而是置换出水里的氢离子。

(3)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但能发生的根本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可称为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弱电解质等用化学式表示。

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方程式两边质量、电荷是否守恒,如果有电子转移,还要检查电子转移是否守恒。

通过对上述相关知识的复习梳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透彻理解这部分内容,同时学会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将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点整合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强酸弱酸单质
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谈弱酸强碱盐溶H+、OH—的关系
一种高强度耐强酸强碱环氧树脂密封胶
三思而后行 强酸制弱酸规律的应用与思考
强酸和弱酸的对比及应用
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几种“反常”
一道高考题对化学教学的启发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