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对比研究

2015-05-0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邸聪娜吕金凤陈佐利

学苑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乡教学资源信息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 邸聪娜 吕金凤 陈佐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教育部2000年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而后又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并且自2001年开始增加了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指标,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监测。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这些年来也在极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本文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河北省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真实现状,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挖掘该地区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及策略,也对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

在生机比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超过一半的学校生机比达到20:1,但城市、县城、农村地区生机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城市中小学生机比达到20:1的学校达90%,县城为60%,而农村只有37%,低于平均水平,而且有20%的农村学校没有计算机。根据数据分析,县城、农村与城市差距明显。尽管近几年已加大投入资金力度但与城市相比要达到生机比20:1的平均水平仍需努力。在校园网建设方面,城市有89%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县城占59%,农村学校占20%,由此可见:城市校园网的覆盖率是农村的5倍,城乡差距明显。但接通互联网学校的比例城镇、农村分别为72%和67%,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这与国家大力推进“校校通”工程有关,也标志着“校校通”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在硬件建设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学校,普通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建成率逐年上升,其次就是数码照相机;而在城市,数字摄像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制作系统及实物投影仪的拥有或建成率相对农村高很多。任何设备都没有的农村学校仍占3.6%。由此可见,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有不同的差距,缩小城乡在此方面的差距,任重道远。

2.教学资源。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题库、学科素材库、案例库等。这些教学资源有购买的、从网上下载及学校自制的。通过对调查表分析,58.3%的学校拥有这些资源。城市学校这些资源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且有16%的学校有试题库、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省评优课件等,科目齐全,资源丰富,与外界交互功能强。而农村学校资源资源缺乏,一些现成资源与当地教材内容不配套,无法直接用于教学。

3.师资建设。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调查数据发现,在网络应用方面城乡教师之间有显著差异。40%的城市教师能熟练使用网络工具与本校或外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交流而言,经常相互交流,而农村教师经常使用的比例只有7%,而有88%的农村教师从来不用;有85%农村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网络教研,经常参加网络教研的比例为0。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应用课件的老师城市占80%,农村只占10%。在教师培训方面城市平均每所学校举办4.9次,而农村只有在县城学校举办培训班,且城市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占教师综述的5%,而农村多数学校未有专职教师。因此,要加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应该让更多专业对口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这将更有助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提高。

二、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产生城乡教育信息化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人,教育经费投入由地方政府承担,多数县级财政基础薄弱,致使长期以来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城市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比较高,再加上政府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使得城市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扩大。虽然我们很重视农村教育,但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又暗存一种轻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倾向。因为国家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等资源的配置明显地向城市倾斜而不是农村,甚至农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其结果是使城乡间本已存在的教育差别继续扩大。

2.教学资源的不对称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差距。

城市学校拥有的教学资源丰富,农村学校拥有的教学资源贫乏。分析其原因,首先,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可有可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效率低,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学校“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的观念依然普遍存在。信息化教育始终处在排版练习、打字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其次,城市教师多数掌握信息技术,掌握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技能,能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利用互联网资源自主开发教学资源。而农村教师,只有少数具备这种能力。日积月累,城乡教学资源的不对称差距越来越大。

3.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差距内在原因。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师资水平普遍偏低。教育信息化队伍严重影响着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一是农村学校的师资缺乏,包班现象严重,一个老师同时教几门课的现象常见,这样老师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信息技术能力难以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水平;二是农村教师学历水平明显低于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大部分教师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三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待遇和福利等方面都比较差,很多农村优秀教师都向城市流动,学校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教师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这就造成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缺乏指导;四是城市学校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比农村学校多,领导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高。

三、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1.加大稳定的资金投入,拓宽教育信息化投资渠道。

首先,要使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均衡发展,则必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并使这种投入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只有提供稳定有效的投入,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之间的差距。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节省开支,设立专项资金,做到资金专款专用;保证信息技术投入比例逐年增长。其次,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也需要企业注资来推动。最后,学校作为教育资金的使用主体,各种渠道的资金流入学校,能不能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这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在分配学校开支时,应有意识地加大对教学资源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2.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注重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然后提高认识,最终得到应用,对于信息化教育建设也是如此。首先,领导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学校领导要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搞好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其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加强教师思想观念培训,加深他们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能使学校由于观念淡薄或缺乏师资人才而导致硬件设备的闲置,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造成阻碍。根据以上的信息化现状,我认为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倾斜。一是对中小学校长,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考核制度之中,年度考核时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批评指正。二是对于教师参评优质课、做示范课,课堂教学没有课件可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思想认识上对信息化教育建设加以引导。

3.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与教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的关键。

对农村地区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迫在眉睫,一是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主要是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职培训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基地。二是与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组成教育共同体,一方面,聘请高校教师定期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共同研究学校信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高校信息技术专家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分析与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中获取理论的提升与感悟实践的力量,从而实现互利双赢。三是学校组织校本培训,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组织经验丰富、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四是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机制。为了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可以通过选派城市学校的部分优秀教师到农村开展一定时期的支教活动,同时选派部分可塑性强的农村教师到城里学校观摩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城乡教师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以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

[1]袁俊平.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J].教育时空

[2]李葆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3):37-42

[3]王海丹、程琴芳.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82-84

[4]李兰兰、熊小亭.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7.(4)

[5]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猜你喜欢

城乡教学资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城乡涌动创业潮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