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的成败主要在音乐,而中国歌剧的成败主要在旋律

2015-05-05吴粤北

歌剧 2014年7期
关键词:唱段桂花歌剧

吴粤北

为备战将于今年金秋10月在武汉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于5月下旬在琴台大剧院全力推出了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预演相当成功,全场观众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给予全体演职人员和创作团队以巨大鼓励。

阵容强大 队伍整齐

目前国内大型舞台剧,尤其是歌剧大多采取属地出资、项目外包、强强联手,合力打造的模式展开创作及演出。因此。近10多年来,有影响力的原创剧目不断涌现,到处串场的歌剧大牌明星地位日益巩固,歌剧市场也开始进入最活跃的阶段。《八月桂花》(以下简称)虽未能完全避开属地出资、合力打造的创作演出模式,但作为有着深厚底蕴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仍坚持以我为主、外援助阵的方式构筑起强大的创作演出阵容。

作为故事创意和原创编剧的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史研究20余年,出版小说、散文、诗集、历史札记、书法和演讲文集等30余种,但极少从事歌剧编剧;其代表作《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于19了8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另一位主创编剧周慧是湖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一级编剧,长期从事戏曲脚本创作,《八月桂花》是她对于歌剧创作的第一次尝试。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资深的音乐文学家、编剧李穗写给女主人公桂花的核心唱词——“生生死死做你怀里的人”,分量颇重,为整部歌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作为歌剧灵魂的作曲家王原平。现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音协副主席、一级作曲,代表作有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山路十八弯》、《三峡,我的家乡》、《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涉足歌剧创作还是头一遭。在这部歌剧中他主要完成了旋律部分的创作。

有着不少大型舞台音乐创作实践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朱才勇担负了歌剧的主要配器;副院长罗曼除了出色地完成歌剧的指挥任务外,还担任了核心场次、核心唱段的配器工作。与国外传统不同,这种多人合作的歌剧音乐创作模式在中国、在湖北、在地方院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显现或隐性的)。

此次《八月桂花》的导演聘请了在戏曲领域硕果累累、被舆论称为“舞台导演女中三杰”之大姐的天津歌舞剧院张曼君副院长。她所导演的戏曲种类繁多,有昆曲、京剧、评剧、黄梅戏、川剧、花鼓戏、山歌剧等,其中多部剧目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戏剧节优秀奖”等,而歌剧则是她涉足未深的学科方向。

《八月桂花》的创作以本土力量为主体,而整体呈现的主要设计者却均为外援,他们也是与导演长期合作的班底。其中舞美设计是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精品工程优秀奖”的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修岩副教授。灯光设计由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担纲,他曾多次获得“文华舞台美术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服装与形象设计由获得过“服装设计文华大奖”的杭州尚舞服饰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王玲担任。

尽管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自身拥有较为强大的演员阵容,但此次女一号的A角仍然聘请了解放军总政歌舞团著名青年声乐表演艺术家、全国声乐比赛大满贯得主王庆爽担纲女一号。其余所有男女主角、配角、群众演员与合唱队员均为本土力量,参演人数近百人;此外,还有一个剧院自身的、编制齐备的了。人左右的交响乐团参与演出,这种以本土力量为基础的、强大的创作演出阵容和实力在全国也不多见。

有歌有剧 呈现完整

这部歌剧首先有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故事。在土地革命的大背景下,财主家的养女被迫要嫁给自家大哥,而养女爱的却是二哥:大哥和二哥既是水火不容的死敌,又是血脉相连的手足,与养女又同是超越了情同手足的兄妹,其中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必定给观众留下悬念和期待,观众有兴趣一探究竟。当然最终也可能留下失望和不满。当前有许多还能正常上演的歌剧未必一定是“好歌好剧”,但必须“有歌有剧”。歌剧,尤其是“民族歌剧”,如果缺少三到五首动听的小中型唱段、两至三首掷地有声的大型咏叹调是没人认可的;但歌剧中没有令人纠结的剧情,没有戏剧性动作推动其发展,便没有人为之揪心,为之动情,继而也就没有人为之喝彩,为之花费。评价《八月桂花》,首先我要说她好就好在“有歌有剧”。无论从音乐创作、听觉呈现,还是视觉传达、观众感受来看,就总体而言,预演是相当成功的。

桂花的扮演者王庆爽以其对音乐内涵和地域风格的深刻理解,高水准完整全面地呈现出一个富于戏剧性变化的桂花,一个在地主家长大的养女变为一个革命的同情者、追随者的成长历程。她的嗓音甜美、自然,山歌风格的小曲驾轻就熟,音乐内涵、地域风格都表现得尽善尽美。而在大型咏叹调的演绎中,尽管因连续多场排练而声带略带疲劳的状态也能精准地靠气息和方法控制嗓音,借助某些戏曲和美声综合发音方法,游刃有余地完成了高难度唱段。

男一号唐剑啸的扮演者王敏,作为抒情男高音的嗓音条件不错,演唱非常轻松、漂亮。男中音易俊所扮演的唐剑豪也有不俗的表现,不仅声乐条件较好,戏剧表演也有一定才能,将人物性格和内心的矛盾冲突表现得较为到位。女中音胡美春扮演的唐母,其演唱也可圈可点,虽然戏份不多,给人留下的印象却较为深刻。

这部戏的导演张曼君敏感地抓住了被革命浪潮和家庭变故共同推到了风口浪尖的桂花与其两个立场对立的哥哥之间的人性纠葛,而将农民与地主之间、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和信仰冲突作适当淡化,但在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中透过唐剑啸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领导作用仍做了一定笔墨的描写:对桂花继承革命者遗志,将唐剑啸留下的苏维埃政府匾牌最终树立起来的理想和信念的升华作了一定的交代,具有可信度。导演在舞台调度和演员布阵及形体表演方面借鉴了许多戏曲的程式化形式,以及场景虚实结合的手法,获得了不同于西洋歌剧表演呈现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舞台美术设计相对写实的态度较之近年来国内一些原创歌剧并不多见,那些歌剧基本上以一个大型固定的多面体结构为基础平台,变换不同角度进行场景展开,容易给人以较为拘谨、不太大气的印象。此剧的舞美设计相对较为朴素,简洁,没有夸张的、夺人眼目的“大制作”,恰到好处地呈现了该剧所处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灯光设计非常好。各种光源的布局与运用非常巧妙,尽可能地采取客观照明、主动补光、效果渲染相结合的摄影棚灯光方式进行场景设计,很难看出暗光区裸露的追光,很好地烘托了各种情绪的发展和场面的转换。

音乐动听 色彩突出

歌剧的成败主要在音乐,而中国歌剧的成败主要在旋律。《八月桂花》的音乐基调定位于民族歌剧,充分展现了鄂东及鄂东北地区的地域色彩,优美动听,尤其是旋律部分的创作不乏神来之笔。

由于《洪湖赤卫队》唱腔在全国范围的流传、普及,已经在许多热爱民族歌剧的观众心中扎下了根,也成为衡量湖北省歌剧团其后创作的一把尺子。无形中增高了后来人成功的门槛。《八月桂花》首先在音乐风格上另辟蹊径,成功地避免了与《洪湖》正面相撞,却与其遥相呼应,达到了另一番艺术境界与高度。全剧音乐除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外,都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即便是非常民歌化的主题歌《桂花调》也是作曲家根据自己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借鉴了鄂东民歌的某些典型音调或语调创作而来的所谓“原创民歌”,委婉动听且易于传唱。咏叹调《生生死死做你怀里的人》是在桂花(民族女高音)得知自己身世并受到极大震撼和打击后唱出的一段有分量的核心唱段。唱腔旋律一改全剧基本属于鄂东山歌风格为同属大别山区的鄂北梆子风格,更大气、更戏剧性、更有张力地表现了桂花在做生死抉择前痛苦、矛盾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作为革命者“二哥哥”的仰慕、追随的朦胧爱意和勇气。桂花开场不久的一首咏叹调《雁在月中叫声寒》风格清新、纯朴,旋律线条随性起伏,委婉、酸楚、希望又失望,五味杂陈,耐人玩味。

除了重要唱段外,正反派男主角唐剑啸(男高音)、唐剑豪(男中音)及其母亲唐母(女中音)的独唱、重唱的歌剧感相对更强,旋律流畅,声种特色分明,性格刻画到位。歌剧中多处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合唱,使建立在戏曲基础之上的民族歌剧演唱形式有了更多的变化,更加接近“正歌剧”某些特点。还有几段,如群众小合唱“革命是个好东西”,土法师做道场时的重唱等具有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山歌剧、秧歌剧特点的唱段也非常出彩,此举与《洪湖》的某些设计不谋而合,但风格迥异。

序幕、过场音乐以及乐队配器均较好地配合了全剧的音乐叙事,其手法老到,音响平衡,张弛有度,给人留下了较完整的印象。

瑕不掩瑜尚待琢磨

全剧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有些细节还有雕琢的余地。

1.全剧音乐的歌剧性,即音乐与唱段中的戏剧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目前看来多少有一点“山歌剧”的感觉,即由一个一个动听的、朗朗上口的歌曲或是小曲(没有宣叙调)构成了整个歌剧的叙事和结构。配器中的和声与多声部运用还不够到位,手法稍显简单,不足以满足一个历史剧题材歌剧的戏剧性需求。

2.主题歌演唱次数太多,达十次以上,有时存在割断剧情发展脉络的现象。死去的桂花母亲教唱“桂花调”一段,除了一厢情愿地想教会剧场观众演唱的目的外,看不出有其他什么意义。

3.全剧没有一个真正感人的场面和直击听众内心的唱段,包括核心唱段《生生死死做你怀里的人》。由于桂花开唱的时机不当,观众对她和她二哥的关系都还不挂心,因此无法被卷入其中感情的漩涡,难以引起共鸣。养女,尤其是不知自己身世的养女,与童养媳和使唤丫环不同,她与两个哥哥的关系被认为是真正的兄妹关系,不会自然产生爱情。即便刚刚知道身世,也不会如此之快地投入其中而不可自拔。

4.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27年至1929年之间,此时不应到处秘密传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是由民歌《八段锦》填词而来,为了庆祝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歌词充满庆典气氛和喜悦之情,发生的时间应该在1930年左右。1930-1934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一片鲜红旗帜竖起来的地方,是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年代,这才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年代。

5.不能淡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面终场打出的红旗决不能代替镰刀斧头的党旗(也是当时的军旗)。唐剑啸不能孤军奋战,革命不能没有信仰!

6.桂花手中一直抱着的那个核心道具——契约盒给观众带来一个大大的悬念,可到了最后也没有看到它起多大的作用。

7.桂花对唐母,也就是称自己的养母为“太太”的称谓不合理;对唐剑啸一会儿二哥,一会儿二弟的称谓非常没有逻辑。如果称其为二弟,则自认是决定嫁给大哥唐剑豪的大嫂,可剧情中并没有这样的需求。

8.大哥唐剑豪第一次出场时是国民党县党部的文职官员身份,而后来却毫无交代地变身为国民党军官不太合理。另外,作为一个主要对立面,唐剑豪最后竟然不声不响地消失了,没有下文,有悖常理。

瑕不掩瑜,只要我们勇于发现它、面对它,就可以处理它、完善它。最终,在今年桂花飘香的金秋武汉所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歌剧节上呈现给观众的就会是一台更加接近完美、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猜你喜欢

唱段桂花歌剧
桂花
绵绵古道连天上
做桂花糕
一弯新月挂半天
走进歌剧厅
桂花蒸
打桂花
火呀火呀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