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的计量分析及走势预测

2015-05-05吉灿忠张晓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类学报期刊

吉灿忠 张晓琳 秦 浩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6;3.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061)

1 前言

当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尤如银河星斗包罗万象,但只有科学追忆其研究主题方向、学术动态、理论观点、研究范围、学科创新点,才能正确地疏导其研究瓶颈,规避重复低层次研究;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理论态势;优化学术成果的绩效转换和提升科技生产力,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计妙方[1,2]。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借助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路径。反观民族传统体育及其学科建设的萌芽、成长、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轨迹,期望能为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传承、文化传播、理论丰富和发展路径提供一幅全景图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05-2014 年连续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9 种体育类期刊(无先后排序,下文简称“CSSCI 体育类期刊”)中所引载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成果为研究对象。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简称《上体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简称《天体学报》)、《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简称《北体学报》)、《体育学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简称《西体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简称《武体学报》)为调查对象。由于《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文化导刊》3种期刊并非连续被评为CSSCI 体育类期刊,故暂不作为本研究调查对象(文中所有数据均以第一作者为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论文库中2005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连续十年被评为CSSCI 的9 种体育类期刊中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论文。同时,查阅了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机构的文献计量学、体育学原理方面文献典籍。

2.2.2 文献计量学法

利用计量学原理确定统计子项,对2005-2014年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的载文数量、主题分布、作者特征、论文引用等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类,并运用Excel 软件进行数理处理。

2.2.3 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文献和数理处理结果对所得信息的特征、规律进行了综合归纳、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CSSCI 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3.1.1 对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载文量的分析

“载文量通常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期刊所刊载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3]“它是反映一种期刊信息含量和传递信息量的指标之一,它不代表科研信息学术水平的高低。”[4]虽然载文量只是期刊质量评价的辅助指标,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同一水平层次期刊吸收、传递情报能力的强弱,同时能准确反映出某一学科在一种期刊内的权重。

从表1 可知,十年间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刊发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1566 篇(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发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情况

从上述数据可知,刊载民族传统体育论文量分布不均衡,离散度较大。《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之所以刊文量最多,一方面它是单月刊,每期刊文量较多,基数大;另一方面,虽然它没有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栏,但期刊侧重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版块,易吸引相近学科的民族传统体育类的论文。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和《西安体育学院学报》4 种期刊相继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栏,故使其刊文量紧随《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之后,位次靠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以刊文189 篇位居双月期刊之首,可能与该校民族传统体育是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设该校期刊也重视此方面理论研究相关。

而《体育与科学》、《体育科学》和《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 种期刊刊载民族传统体育论文量较少,可能与其年均载文量偏少和刊文侧重方向相关。

图1 2005-2014 年民族传统体育论文数量走势

对发文量走势分析可反观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传承和发展状况,不仅有利于调整科研机构工作的导向,而且有益于管理机构文化决策的调整。据对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调查,2001 年7 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国人看好武术能借此契机挺进奥运,促使诸方学者将研究焦点移位于传统体育方面。由图1 中所获知的2005 年刊发170 篇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的刊文量就足以证明这一点。2008 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刊文量达到最高峰,这段时间正值北京举办奥运会,众多文化爱国者开始抒发学理,阐述对本土体育的学术主张,使其刊文量阈值骤然攀升。直到奥运会后,有关传统体育论断的余温开始缓慢降低。2012 年后,此方面刊文量才趋于平稳,但处于平均刊发量之下,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3.1.2 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研究主题情况分析

根据当下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生存和研究现实,本文对武术、健身气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间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普遍性理论五个研究维度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5]。

表2 民族传统体育各研究主题论文数量和分布情况

由表2 看,十年间以武术为主题的发文量为1070 篇,占68.32%;以泛理论为主题的发文量为249 篇,占15.90%;而民间民俗体育和健身气功为主题的发文量较少,合计仅占总数的7.07%。由此可见,武术理论研究一直占据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主流。而普遍性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多青睐于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学科发展方面,在近三年此方面发文量有增长态势。但同时可看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研究的权重并不均衡,民间民俗体育、健身气功价值尚未得到重视,研究较为滞后。

3.1.3 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的作者情况统计分析

3.1.3.1 作者年龄情况分析

据统计,十年间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上刊文作者,年龄在26 岁以下的有52 篇,3.32%,所占比例偏低,他们基本上是在读硕士生。此部分人群还无法提纲科研大任。有29.31%的发文作者处于27-34 岁年龄段,共发表了459 篇。此部分作者具有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的已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经过严格学术培养,明确了研究方向,命题新颖,成果多倾向于应用性研究。35-44 岁年龄段人群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已完成学业目标,确定了研究目标,经过了严格科研锤炼,又是参与高级职称评定的关键时期。这无形中迫使人们去从事科研创作。因此,此部分人群数量最多,共有497 篇,31.73%。45-54 岁年龄段的作者在研究方向趋于成稳,在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其产出量相对稳定,共有366 篇,占23.37%。55 岁以上年龄段作者的创作缘于他们高尚的学术信仰和开阔的视野。绝大数作者评晋过了教授职称,所以创新力较低,刊文较少,仅192 篇,占12.26%。

图2 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发文作者年龄表征

3.1.3.2 作者学历、职称情况分析

学者的学历和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者专业技术、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科建设的侧重方向和存在缺陷。

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论文中显示作者学历成果有892 篇。其中,有本科学历的仅4 篇,占0.45%;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435 篇,占48.76%;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453 篇,占50.78%。博士学位作者比硕士学位作者多18 篇,高出2.02%。研究发现,硕士学位作者发文量逐年递减。可能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所培养的博士数量逐年增加,科研创作能力不断突显;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相对滞后,忽视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表3 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发民族传统体育论文作者职称情况

职称是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据统计可知,刊发论文标注作者职称的有726 篇中,最多的是副教授297 篇,占40.90%,其它依次是讲师218 篇(30.02%)、教授188 篇(25.89%)、助教23 篇(3.16%)。一般来说,我国职称评定条件要求副教授晋升教授需要6-8 篇核心期刊论文,而讲师晋升副教授需要2-3 核心期刊论文,而助教晋升讲师不需要核心论文。因此,致使副教授刊文量最多,然后是讲师。

一言以蔽之,职称评审条件成为不同职称作者进行科研创新的最强劲驱动力。

3.1.3.3 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分析

某个学科是否发育成熟,不仅决定它是否具有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和学术期刊,而且要看是否拥有一批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是指在某一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作者集合体。”[6]它不仅是体现在撰写、发表论文的数量上,还反映在学科发展速度上。美国统计学家普莱斯研究发现,核心作者数量与论文篇数之间存在特定关系,即“核心作者群中的最低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等于最高产作者论文数平方根的0.749倍(即普莱斯定律)。”[7]普氏把刊发论文篇数多于M 篇的作者称为“核心作者”,即:M=0.749(Nmax)0.5,其中,M 代表核心作者的论文篇数,Nmax 代表年限内高产作者所发的论文篇数。

经过对2005-2014 年9 种CSSCI 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学论文(仅限独著或第一作者)统计发现,王岗教授发文数量最多,共计31 篇。那么(Nmax)=31,由此可推算M=0.749(31)0.5=4.17,即发文量在5 篇以上作者为核心作者。

3.1.4 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引文情况统计分析

“引文特指在某一篇论文中,援引已知事实时,标记出来构成其来源或出处的那些文献。”[8]引文是一篇论文给予后文文献信息的标识,亦是对后文某些信息取自前文的证明。引文表现在期刊论文上就是“参考文献”。引文分析是“指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的定性分析,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9,10]

经统计发现(见表4),十年间民族传统体育所发论文中引文数量共24879 篇,篇均引文量为15.9篇。2005 年最少,有12.2 篇;2013 年最多,有18.7篇,数据离散程度不大,呈现稳步增多态势。单篇论文中引文量最多的高达32 篇。在9 期刊中,《上体学报》篇均引文量较其它期刊高,为15-32 篇,而其它8 种期刊引文量为10-25 篇。

据文献资料显示,国外科技期刊中大部分学科论文引用文献在10-20 篇,平均15 篇。依此可知,除了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达到此峰值外,其它期刊均不在此峰会范围内,相对较低。

表4 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引文量统计情况

据表5 统计可知,十年间9 种期刊刊发的民族传统体育论文共引文24897 篇。其中期刊型文献最多,有13294 篇,占53.43%;图书型文献,有9937篇,占39.91%。两者共占93.34%。其它引文依次为会议文献(594 篇,占2.38%)、报纸(388 篇,占1.55%)、学位论文(127 篇,0.51%)、电子文献(77篇,占0.30%),未注明的有462 篇,占1.85%。其原因可能是学术期刊是目前我国科研领域传递情报、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最广泛的文献形式,其载体广、速度快、内容全等特点使它成为我国各学术研究领域利用率、引用率最高的文献类型。其次,随着近年来经济崛起,我国文化建设、文化安全、文化生态等成为树立国家形象的首要问题。各大媒体从不同层面和渠道注脚传统文化主张,诱导了众多学者倾力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史料整理和内涵建设研究,于是大量跨学科的图书文献被广泛引证,使图书文献引证率大大提高。其三,会议文献和报纸文献引用比例偏低,不仅是由于获取会议文献数据库源所限,而且会议文献的质量不高也是其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报纸文献具有很强导向性、时效性,但往往未引起作者们关注,这一点应引起重视。

表5 2005-2014 年民族传统体育CSSCI 论文引文类型分析

3.1.5 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基金项目情况分析

基金项目是针对科学领域重点和前沿问题而设的研究成果,是衡量团体或机构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发挥着一定示范和导向作用。而基金论文比是指某期刊所刊录载有基金资助论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百比例。从某种程度讲,学术期刊通常将基金论文比视为期刊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能从侧面上反映出刊录论文学术质量和创新能力。

表6 2005-2014 年民族传统体育CSSCI 论文基金项目情况

经过对2005-2014 年CSSCI 体育类期刊论文基金项目情况统计,带有基金项目论文共计734 篇,占总数的46.87%。其中,获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有275 篇,占17.56%,前三位期刊依次是《武体学报》、《西体学报》、《上体学报》。《上体学报》则以73.54%的基金论文比排名第一,而其后依次是《体育学刊》(63.60%)、《天体学报》(61.22%)、《体育科学》(60.60%)、《西体学报》(48.23%),而《北体学报》(36.36%)、《中国体育科技》(27.55%)、《体育与科学》(23.14%)、《武体学报》(19.08%)均没有超过46.87%的平均值。此外发现,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共计364 篇,占23.24%;市厅级基金项目资助论文94 篇,占2.23%。

自2011 年全国社科规划办对部分CSSCI 体育类期刊实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以来,针对相应期刊的选题策划、栏目建设、论文质量、学术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督与评估,促使各期刊重视刊发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影响力,这无形中敦促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学术成果的引领作用,及其与项目间的绩效转换和对接,获得项目资助的论文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了各期刊整体质量。

3.2 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走向的预测

3.2.1 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内容体系将越发均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体育意识日渐增强,一些趣味性强、动作简单、修身价值高的项目有较大研究空间,会被不断增设科研投入。从前期论证中可以看出此类成果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这预示着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内容体系将越发均衡。

3.2.2 武术仍将是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的主场域

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骨架的武术项群仍将处于东西体育论战的风口浪尖。由统计结果显示的以武术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占到总数的68.3%就足说明了这一点。在未来,武术传承和传播将将是长期争论的话题。

随着后现代时代来临,人们生活消费方式不断变化,武术的技术功能和发展走势,譬如对其演艺性、休闲性、娱乐性等领域甚至对微观领域的解读都会引起业内外学者们关注。

3.2.3 跨学科交叉研究将被广泛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工作中

随着现代科学方法和一系列新兴学科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科研分化和多学科交叉进程,如生理生化、信息技术等自然学科开始关注本土体育的研究,文化人类学、现象学、美学、行为学等以前鲜为人知的人文社会学得以尝试。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深度的加深,会有更多学科学理被不断认知和使用。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发展需求和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3.2.4 实践性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的最终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人所产生的,其最终目标又是为人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必须落脚去实践,落根到为人特性上。在未来,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要不断发展、完善,更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社会化、 休闲性、健身性等方面研究将是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4 结语

CSSCI 体育类期刊发文数量与栏目设置、期载文量、出版周期等休戚相关;各期刊刊文量分布不均衡,离散度较大,但总体发文量平稳,有时会随政治风向的变化而变化;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方向不均衡。以武术方向仍是当下研究的主战场,而民间民俗体育和健身气功为研究主题的发文量偏少;核心作者发文量稍低于核心作者理想值。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家队伍仍需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近年来用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科研方法有注重实证研究的趋势,实验法和田野调查法用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CSSCI体育类期刊开始关注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成果,重视项目与论文间的绩效转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2014-10-20.

[2]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18.

[3]蒋颖.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3-26.

[4]陈颇.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2):73-78.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邱均平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01-103.

[7]孟连生.文献计量学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46-48.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5.

[9]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3-46.

[10]朱唯唯,邓三鸿,白云.体育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 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10):27-37.

猜你喜欢

体育类学报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