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及启示

2015-05-05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办刊学术期刊期刊

张 慧

(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编辑部,上海 200438)

1 前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科研力量逐渐壮大,我国每年产出几十万篇体育科研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每年有数万篇中文体育学术论文发表在50 余种体育学术期刊上[1]。与生物医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学术期刊相比,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整体水平不高,尽管都普遍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著名检索机构,但同被SCI/SSCI 等世界级检索系统收录的一批国际优秀体育学术期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4]。

笔者作为专业学术期刊工作者,参与了目前我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SSCI 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5]的创办工作,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国际知名体育科研学者、学术出版机构及期刊出版人,有机会了解到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和运作状况。本文从SCI“体育科学”列表中找出排名前20 的期刊,分析其办刊理念、方法、特色等,结合以往通过访谈获取的信息,尝试总结出一些值得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同仁借鉴的经验。

2 基本情况

根据SCI 列表中的信息,笔者对这20 本期刊的主页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分析,总结出刊物基本信息(表1)。这些期刊中有一半属于美国,4 本来自德国,其余6 本分别来自英国、爱尔兰、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除1 本创办于2006 年,其余各刊均创办于2000 年之前。共有8 本月刊,5 本半月刊,双月刊、季刊各2 本,年刊1 本,其余2 本每年各出版8 期、14 期。少数期刊仅刊登传统类型文章(2本刊仅接受综述文章,3 本接受综述和原创文章),其余还刊登其他类型文章,最多达到10 种类型。

表1 SCI 收录体育类排名前20 期刊概况

3 办刊经验

3.1 注重传承与经营,突出特色

西语有云:罗马并非一日可建成。“质”的飞跃往往需要“量”的积累。从表1 中可见,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创办于1920 年,正在向“百年老刊”迈进;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更是早在1898 年就已创刊,前后跨越3 个世纪;其余绝大多数期刊也有十余年到数十年的办刊历史,这些期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逐步历练,积累经验,成长为现在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此外,不同于我国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依靠政府支持的“事业单位性质”,这些期刊在经营方面经受了市场考验,在少量开放全文免费阅读权限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主经营”,如成为学会会刊、加入大型出版数据库、尝试提供Open Access 作者付费开放获取模式选项等。

在内容方面,我国很多体育类期刊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综合性期刊较多,特色不明。与之相比,国外期刊更加注重突出特色与个性。不少期刊跨越到生理学、免疫学、心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提倡运动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在期刊规模及文章栏目设置方面,不同期刊也有各自的方针:有的坚持“少而精”,严格控制文章数量及刊期,邀请学界顶尖学者撰写“精品”文章;有的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传统的综述和原创文章之外,开创“观点”、“视角”、“临床分析”、“亮点”、“评论”、“辩论”等栏目,组织专栏、专刊,鼓励读者与作者间互动,发挥学术平台作用,活跃学术气氛。

3.2 编委会队伍专业化、国际化

编委会是学术期刊的核心力量。国际上优秀的学术期刊大多遵循“学者办刊”、“科学家办刊”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视编委会的组建。在编委会中,通常由一位本专业中的“权威”专家担任主编,领导整个编委会的工作。在主编之下,有些期刊根据学科分类或地域分布设置副主编(deputy editor)及学科编辑(associate editor)、栏目编辑(section editor)等。在编委会成员选择方面,会综合考虑候选人的研究领域、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学科分布等因素。笔者调查的20 本期刊中,有一半都属于美国,但这些期刊在编委构成方面都注重国际化及地域分布,保证有相当高比例的成员来自其他各个国家。

从规模上看,这些高水平期刊的编委会一般由数十人组成,尽管有个别例外(如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 仅有12 人的“精炼组合”,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则有超过200 人的“庞大团队”),有超过半数期刊的编委会成员人数在50-100 人之间。不同于国内常见的“挂名编委”,这些成员都具备真才实学,以能够担任高水平学术期刊的编委为荣,能在各方面发挥优势,配合主编开展组稿、审稿工作,同时也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界同仁推广期刊,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

3.3 与国际高水平学会合作

在国际上,很多期刊都寻求与相应的学会合作,特别是优质期刊,更是愿意与国际化高水平学会合作,成为其官方会刊,由学会将期刊纸质版本以及电子版本全文阅读账号发放给会员,订阅费用自动包含在会员缴纳的会费当中。这样不但能保证期刊有稳定的发行收益,而且能确保读者群相对固定并维持在较高水准。SCI 排名前20 位的体育期刊中,有15 本与学会合作,而且形式多样,有的一刊对应一家学会,如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和美国生理学会;有的几刊对应一家学会,如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三刊都是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的会刊,还有的一本期刊同时对应若干家学会,著名的如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就是17 家学会的会刊,Gait&Posture 是步态及临床动作分析学会(GCMA)等4 家学会的会刊。

此外,期刊在学会组织年会等学术活动中有更多机会向目标读者进行集中展示,有更大可能向潜在作者约到高质量文章,而且有优先权承办学术年会的会议论文集。经验丰富的期刊编辑往往会在参会期间,抓住机会寻找引发热议的主题,找到会议上作报告的学者进行探讨,为期刊围绕该主题组织专题特刊。这类热门主题特刊的发表,能吸引到更多学者来关注期刊,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3.4 与大型学术出版商合作

国外体育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国际化还体现在与大型学术出版商合作方面。在SCI 排名前20 位的体育期刊中只有5 本由各自独立的出版机构或所属学会负责出版发行,其余15 本都同Elsevier、Springer、LWW、Human Kinetic、Wiley-Blackwell、Thieme、SAGE 等大型国际出版商合作,其中5 本属于全球第一大的Elsevier 出版公司。这些出版商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展开出版业务,在文献数据库、网络出版平台电子化技术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如总部位于荷兰的Elsevier 在全球数十个城市设有分部,其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ScienceDirect(SD)覆盖全球,包括我国中科院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内的众多科研单位都是其机构用户,这些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十分便捷地进入该数据库,检索到其旗下的期刊全文电子版。笔者所在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通过Elsevier 的SD 平台在创刊后较短时间内走向世界,目前每年可以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十万次点击与下载。

这些国际专业化学术出版商还拥有高度专业化、标准化的加工制作部门和经验丰富的经营销售团队。笔者曾拜访过美国Human Kinetic 总部,据公司期刊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拥有资深的专业学术编辑、生产编辑、数据经理及销售经理,能够根据期刊各自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编辑加工、在线出版、推广销售等服务,为期刊提供优质的出版平台。例如在宣传推广方面,市场部会提前为期刊制定下年的市场推广计划,其中包括下年将会作为展商参加哪些与期刊内容相关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笔者不久前参加第20 届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年会,在展区除了该学会会刊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还有Human Kinetic,不但展出其出版的体育学术书籍教材及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等期刊,还向参会者发放样刊、赠送印有期刊标识的纪念品。此类市场推广活动使期刊能有机会固定在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场合得以展示,提高期刊在学术界的展示度。

4 结束语

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升办刊质量、扩大体育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是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出版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6]。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和文化成果传播载体,学术期刊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7]。《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能成功创办并获得众多国际学者的普遍认可,说明通过借鉴学习国外优秀体育期刊的办刊经验,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也完全有可能提升、成长为国际化期刊。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国外优秀期刊先进的办刊理念、方法及特色能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工作者有所启示,促进中国体育科研走向世界。

[1]田野,任海,冯连世,等.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5,25(1):5-10.

[2]李爱玲.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17-420.

[3]钟炼.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20-22.

[4]张业安,冉强辉,王磊.SCI 收录体育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9-14.

[5]鲍芳,冉强辉,张慧,等.《运动与健康科学》被SCI 和SSCI 收录的成功要素与思考[J].编辑学报,2014,26(4):380-383.

[6]李勇勤,王永顺,孔垂辉,等.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12-17.

[7]吴伟根,章晓光,周莉花.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43-447.

猜你喜欢

办刊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期刊审稿进度表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