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评价: 1984—2014

2015-04-28田时中吴慧慧田淑英李景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综合评价生态文明

田时中,吴慧慧,田淑英,李景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评价: 1984—2014

田时中,吴慧慧,田淑英,李景晨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县域生态经济建设对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词频统计方法对CNKI收录的184篇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质量。研究表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呈现出几个特点:论文数量持续增加、研究主体相对集中、研究主题过于分散、研究整体处在初级阶段、研究技术有待改进和研究资助有待增加,建议研究者、研究机构、期刊、学术组织和政府共同协作,进一步提高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质量,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县域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研究质量;文献计量;词频统计;综合评价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 cnki. net/kcms/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12.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5:30

一、研究概述

2014年11月15日,生态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暨学术会议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三十年来我国生态经济的研究轨迹,指出了今后生态经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需要将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可以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使得本次评价尤为必要。通过文献计量方法[1-5]、词频统计法及SPSS软件对县域生态经济建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所谓文献计量是通过对文献体系及其单元的研究,揭示文献信息流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6-9]。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活动的成果形式,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对学术论文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能够评价研究领域的研究质量。CNKI中收录的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论文可以作为评价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质量的样本源,从而全面评价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质量,总结研究特点,提出改进建议,为决策者和学术界提供数据参考。

二、确定评价样本

本次评价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在CNKI数据库中,以“期刊”为搜索约束条件,在文献全部分类中,选择“篇名”,输入“县域生态经济”,检索1984年—2014年发表的研究论文,结果显示,数据库共收录184篇县域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论文。

以“县域生态经济”为“篇名”进行检索,能够确保检索论文的研究主题与本次评价目标一致,无需筛选不相关的论文,在此基础上,下载184篇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论文,建立综合评价数据库,运用词频统计方法、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评价。

三、数据分析与评价

(一)什么时间开始的研究

表1给出了1984年—2000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论文分布情况。具体为1984年—2000年共有29篇县域生态经济论文发表,2001年—2006年年均5篇,此后,年均发表论文超过10篇。

从整体上看,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年份有所减少。其中,2000年—2006年三年发表论文数量基本一致,2007年较之2006年论文数量增长了160%,此后各年论文数量保持较快增长。

表1 1984年—2014年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二)哪些人在做研究

1.作者单位。对作者单位的统计显示,高等院校的作者是主体,占45.65%,如表2所示。其中,高等院校作者方面,中国农业大学6篇,占7.15%;湖南农业大学5篇,占5.9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篇,占5.95%;北京师范大学5篇,占5.95%;北京林业大学5篇,占5.95%;上述五所高校的发表的论文占高校论文总数的30.95%,其他学校占69.04%。

可以看出,超过五成的作者来自于高等院校、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即高校和研究所是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主要机构,其他组织和机构也对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比例偏低。

2.作者学术地位。对作者学术地位的统计显示,教授及研究员占总数的8.15%,副教授及副研究员占9.78%,讲师占10.87%,研究生占28.26%,助教及助理研究员比例为4.35%,没有标注作者学术地位的占38.59%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期刊对作者学术地位是否标注没有硬性要求所致),如表3所示。

表2 作者单位

表3 作者学术地位

可以看出,中级以上职称(28.8%)和具有研究生学历(28.26%)的人员成为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中坚力量,初级职称人员(如讲师、助教)将成为研究的后备力量。

3.发表论文数量。对作者发表论文数量的统计显示,发表三篇论文的作者有3位,发表二篇论文的作者有22位,共发表了53篇论文,占总数的28.80%。其他131位作者每人均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县域生态经济关注的持续性不够,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的研究氛围。

(三)在做什么样的研究

1.专业背景。对作者专业背景的统计显示,对县域生态经济进行研究的作者专业涉及马克思哲学、信息研究、管理学和旅游规划以及经济学和生态环境一级学科下的相关专业,占比59.24%,未注明专业的占40.76%。表明具体专业背景的比例分布为:资源环境19.57%,经济学专业13.04%,生态学11.96%,其他占14.67%。表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人员具有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等专业知识,研究的专业性比较强。

2.研究主题。通过对论文内容、论文标题和关键词[10]的分析与统计发现,中国县域生态经济主要围绕27个相关主题展开,如表5所示。

表4 作者发表论文数量统计

关注度较高的主题涉及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一定程度上说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深入人心,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系列成果。

(四)处在哪个研究阶段

1.研究层级[11]。通过对样本论文的阅读和统计显示,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论文最多,占39.67%,对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启发的论文占25.00%,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探究的论文占18.48%,对县域生态经济的实践途径进行评价的论文仅占16.85%,如表6所示。

此外,对研究论文的解读还显示,通过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论文有68篇,占36.96%,这表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统计表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还处在理论基础研究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技术性评价研究,这方面有待提高。

表5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主题及频次

2.期刊质量。从期刊级别来看,184篇评价样本论文中,有110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占59.78%,其余74篇论文出自普通期刊,占40.22%。载文两篇以上的核心期刊及其影响因子统计如表7所示。

表6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层级统计

表7 载有两篇以上论文的核心期刊及其影响因子统计

表8 载有一篇论文的核心期刊及其影响因子统计

这表明,核心期刊论文比重偏低,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发表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论文数量偏少,因而,发表核心论文是趋势[12-13]。总体上来说,处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的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整体质量中等。

3.论文被引和下载。根据统计,每篇论文平均下载次数为245次,下载次数最高的论文是《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县域生态经济分区中的应用——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下载次数为855次,最少的也有19次。此外从被引情况看,篇均被引次数超过10次的论文有21篇,表明研究质量还有待提高。

(五)研究技术如何

对研究方法的统计显示,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非经验主义方法,案例举要与统计调查法运用比例相当,超过60%,这是令人欣喜的数字,表明研究者注重实证研究。

定量方法运用比例偏低。通过对论文研究内容的分析统计显示,只有26.76%的论文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如层次分析法、RS和GIS、ARCGIS、DEA、GISESDA、PSR、Fuzzy等[14]。

对国外文献的跟踪情况统计显示,样本论文共引文献1 386条,外文文献211条,对外文文献的跟踪比例为15.22%。研究中,对所引外文文献开展理论对话的比例为25.11%。对外文文献的跟踪引用和开展必要的理论对话能够进一步明确研究前沿,得出创新性的结论,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六)有无基金资助

对基金资助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达67.93%的研究没有基金资助,国家级基金为21.20%地方政府基金资助占2.17%,且无校级基金资助,如表9所示。

表9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资助情况

三、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总结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过去三十年,我国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总结如下:

1.研究论文数量逐年攀升。以2007年为分界线,2007年以前,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论文稳步增长,2007年以后,大量研究论文涌现。原因在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十七大”以后,掀起了县域生态经济研究高潮。“十八大”再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后,将会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出现。

2.研究主体相对集中。高校和研究所是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主要机构,并且中级以上职称(28.8%)和具有研究生学历(28.26%)的人员成为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中坚力量,初级职称人员(如讲师、助教)将成为研究的后备力量,人均发表论文不超过2篇,最多的也只有3篇,显示出学术界对县域生态经济关注的持续性不够,总体上说,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主体相对集中。

3.研究主题过于分散。参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人员都是专业性较强的研究者,围绕县域生态经济的27个相关主题展开研究,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系列成果。

4.研究整体处在初级阶段。从研究层级上看,基础理论的研究比重较大,注重实证分析,但整体评价较少,刊发论文的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为主,普通期刊发文量占40.22%,说明一大批研究论文质量有待提高,发表核心论文是趋势。并且,篇均论文下载次数为245次,篇均被引次数超过10次的论文有21篇,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于10次,总体上来说,处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的中国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5.研究技术有待改进。通过研究方法运用、定量分析和模型建构以及对外文文献的跟踪和理论对话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县域生态经济研究技术还有待改进,定量分析和模型建构需要加强,对国外理论研究前沿的把握和理论对话的开展有待深入。

6.研究资助有待提高。高达67.93%的研究没有基金资助,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以高校教师、研究所为主体的研究群体,在进行县域生态经济研究时居然没有获得较多的校级基金的资助,表明高校和研究所在县域生态经济研究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立项数目和资助金额。

(二)改进建议

1.研究者。要改变目前县域生态经济研究主体过于集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壮大研究群体,吸收高校教师、研究所研究员之外的研究人员参与到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中来。尤其是要提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员开展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人员要牢牢把握和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关注和领悟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领导人关于县域生态经济的讲话精神,选择恰当的选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政府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15]。此外,还需要研究者掌握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以及现代综合评价工具与模型,并能熟练运用,为提高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2.研究机构。在以高校为主体的研究机构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理论功底扎实、具有多学科背景的老中青教师资源,形成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二是为科研团队提供科研条件,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帮助他们申请县域生态经济方面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三是重视科研产出,以高质量的专著、权威论文、报告申请项目结题,为继续申请新的课题做准备;四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本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同时,加强与本专业领域其他专家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期刊。在我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评价某一主题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尺之一,更是衡量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参考标准。要提高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质量,扩大核心论文数量,需要生态、经济、环境类的期刊在增设生态经济专栏,为生态经济提供交流平台,目前,有生态经济专栏或主题的期刊比较少,建议CSSCI类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适当增加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专栏,激励青年学者开展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此外,在优化刊物结构的同时,严格投稿与审稿程序、杜绝“关系户”和“走后门”现象的发生[16-17],吸引研究人员开展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并撰写高质量研究论文,发挥核心期刊的研究导向作用。

4.学术组织。县域生态经济研究是生态经济研究的一个分支,是生态经济学会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过去三十年来,生态经济学会在举办学术会议、探讨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证经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发挥生态经济学会等学术组织的指引作用,倡导学术自由,拓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题,扩大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视角,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5.政府部门。我国高校、研究所、事业单位等研究机构具有典型的行政化特征,在“去行政化”没有完全到来之前,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持。在科研项目立项方面,设立专项基金,采取直接财政拨款的方式,资助高等院校、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甚至个人开展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同时,在省社科规划项目、省人文社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等项目招标中,适当增设县域生态研究的选题,供研究人员参考,开展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芳芳,余世英.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数字出版研究态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5(1) :89-93.

〔2〕程辉,吴胜军,王小晓,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 :127-140.

〔3〕方红玲.SSCI收录我国社科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国际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 :93-97.

〔4〕刘爱原,林荣澄,郭玉清.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5(9) :1-14.

〔5〕吕明权,吴胜军,陈春娣,等.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三峡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5(11) : 1 -22.

〔6〕侯素芳,汤建民.国内期刊评价研究综述和评估: 1998-2011[J].情报科学,2014(1) :150-156.

〔7〕邹永利,冯静娴,郑荟.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 :33-40.

〔8〕徐一方,许鑫,张秀敏.基于词频计算原理的环境政策分析与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4(7) :37-43.

〔9〕储节旺,钱倩.基于词频分析的近10年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方法[J].情报科学,2014(10) :156-160.

〔10〕李文兰,杨祖国.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J].情报科学,2005(1) :68-70.

〔11〕叶继元.学术规范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PERRY J L,KRAEMER K L.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5-1984[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215-226.

〔13〕CALDWELL L K.Methodology in the theory of publicadministration[M]//CHARLESWORTH.Scope of publicadministration.Philadelphia: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68.

〔14〕田时中,田家华,李四林.中国立法后评估研究评价(2005—2011)——基于CNKI论文数据的量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 :76-81.

〔15〕张光进,马向平,杨程.中国公共行政研究评估(1999-2008) :对代表性期刊作品的考察[J].理论与改革,2009(6) :13-17.

〔16〕周建,何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管理学核心期刊评价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 :127-130.

〔17〕王术.基于百度指数核心期刊影响后效应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 :82-85.

(责任编辑周吉光)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County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Metrology from 1984 to 2014

TIAN Shi-zhong,WU Hui-hui,TIAN Shu-ying,LI Jing-chen (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601)

Abstract:As everyone knows,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goa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all-round of well-off society.The article analyzes 184 academic papers about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y from CNKI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via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the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Then it founds the research which taken on th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s continuous increase,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object,the disperse of the theme,technology of research lies primary stage integer which will improve and the subsidy of research remain to increase.It suggests that researchers,research institutions,periodicals,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take action to collabor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ecological economy in county region and real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quality; literature metrology;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作者简介:田时中(1984—),男,安徽岳西人,资源产业经济博士,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生态经济与绩效评价。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010013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12BJY141)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创新团队项目“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现状、模式与效率研究”(J05024542)。

收稿日期:2015-05-20

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12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 (2015) 04-0066-06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综合评价生态文明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