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角下的基本不等式再认识
——一道高考题的源与流带来的启示

2015-04-28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沈金兴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质点高考题时刻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沈金兴

多元视角下的基本不等式再认识
——一道高考题的源与流带来的启示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沈金兴

每年6月份的高考如期而至,而综观各个省的高考题,都会有一些新颖的题目.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直接来自于教材上的题目,只不过进行了修改与提炼.所以高考命题者们经常提到一句话,说高考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由此来说明教材的重要性.其实,教材是教学之本,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能否通过研究高考题来进一步加深对教材中的公式、定理与例、习题等内容的认识呢?答案是肯定的[1].本文就是根据2014年浙江省的一道高考题,通过挖掘其来源,从而从多角度来认识所要考的某一知识点.

一、高考题呈现

浙江省2014年的理科第17题与文科第10题是同一道题,题目是:如图1,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A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到墙面的距离为AB,某目标点P沿墙面上的射线CM移动,此人为了准确命中目标点P,需计算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θ的大小(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ABC所成的角).若AB=15cm,AC=25cm,∠BCM= 30°,则tan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_.其中在文科高考卷中改成了选择题.

对此题的解法,本文不再赘述了,考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是一道好题.

图1

二、源自教材

该高考题作为理科填空题与文科选择题的压轴题,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此题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众多.首先它具有应用题的性质,要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析,然后从立体几何入手,由线面夹角概念继而转化为函数,最后求最值时又要用到基本不等式.可以说从立体到平面,从几何到代数,再到最值问题都涵盖了.但从实际生活常识来看,该题涉及的其实就是最大视角问题,而这种问题曾在人教版教材(必修5)3.4节“基本不是这样的.

图2

如图2,树顶A离地面am,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bm,在离地面cm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多远时看A、B的视角最大?

显然,教材上的习题也是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视角最大问题,只不过已抽象成在二维平面上讨论,而高考题把它改成了三维空间,在立体空间上讨论射击的视角最大问题,可两者在本质上讨论的是相同问题,所以这道高考题源于教材中的习题.但如果继续挖掘,发现教材上的这道习题又起源于数学史上第一个极值问题[2].

三、始于Regiomontanus问题

在15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雷吉奥蒙塔努斯(Regiomontanus,1436-1476),他的著作《论各种三角形》曾对三角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是现代三角学的雏形.他于1471年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垂直悬挂的杆子,从地面上哪点看上去它最长(也就是视角最大)?”,这个问题被称为迄今为止数学史上的第一个极值问题,即最大视角问题.

图3

如图3,把杆子表示成线段AB,假设点P是地面上使得θ=∠APB最大的点,则设OA=a,OB=b,OP=x,∠OPA=α,∠OPB= β.所以有:tanθ=tan(α-β)=最大值,即θ取最大值.

由此可见,教材中的习题其实就是雷吉奥蒙塔努斯提出的最大视角问题,两者如出一辙.如果继续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当θ最大时的其实就是两个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观察图3,当OP为OA与OB的几何平均数时,θ最大.此时,如果过P、A、B三点作圆,就会发现该圆与直线OP相切,P为切点,于是对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或证明又有了新的认识.

四、基本不等式的再认识:多元视角

图4

1.从历史视角认识:Regiomontanus问题的拓展

受雷吉奥蒙塔努斯问题解决的启发,并对它进一步拓展,于是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就有了新的方法.

如图4,圆O外一点A,过A作圆O的切线AD,切点为D,连接AO交圆O于C、B.设AC=a,AB=b.由圆O的切割线定理有:AD2=AC·AB=ab,故AD=

2.从几何视角认识:创建几何模型

(1)半圆模型.

图5

上面的证明方法是通过比较线段长短而得,事实上在人教版教材中也提到了这种方法.教材在得出基本不等式后,给出了图5,然后让学生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在图5中,CD⊥AB,AD⊥BD.设BC=a,AC=b,由射影定理可知CD2=AC·BC=ab,即b).显然,在直角△COD中,CD<OD,得证,其中图5称为基本不等式的半圆模型.

(2)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型.

图6

图7

图6 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型,是通过比较面积大小证出基本不等式的,而这种方法是直接借鉴了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出入相补原理,即面积变换法[3].事实上,人教版教材在引入不等式a2+b2≥2ab时就是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模型是赵爽弦图,如图7.所以从几何角度来认识基本不等式,半圆与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两个几何模型反映了基本不等式的本质:线段长短或面积大小的直观体现.

3.从代数视角认识:构造数列与方程

(1)构造等差数列.

(2)构造方程.

对两正数a、b,构造一元二次方程(x-a)(x-b)=0,即x2-(a+b)x+ab=0有两个实根a、b,故判别式Δ=(a+b)2-4ab≥0,所以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式得证.

通过构造二次方程,然后利用判别式来推导,方法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所以从纯粹的代数运算来证明基本不等式,也是方法众多,而且很简便,如教材上用的作差法.但不同的方法,可以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认识该不等式.

4.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运动模型

设想有两个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其中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但质点B还具有这样的性质:随着时间的变化,位移按等比数列变化,换言之,质点B每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都增加到前一个位移相同的倍数,这样质点B的运动规律就可表示成:s0、q为常数,q>1).如图8,设在时刻t1,质点A与B的位移大小都是a,而在时刻t(2t2>t1),质点A和B的位移大小都是b(a<b).下面来计算质点A与B分别在中间时刻时的位移大小.

图8

由于质点A做匀速运动,所以A在中间时刻正好运动到a、b的中点,即位移为.质点B在a处的位移是:a=在b处的位移是:所以质点B在中间时刻t=

这时候的大小关系是很直观的.因为质点A与B都是从t1时刻的位移a到t2时刻的位移b,两者在相同时间内运动了相同的位移.而质点B做加速运动,所以它在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故前半段时间走过的距离必小于后半段所走过的距离,即在时间中点,质点B没有到达位移中点,于是有a=b时等式就成立了.

从物理学角度来认识均值不等式,图8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模型,基于生活经验都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模型,可以说既直观又有生活气息.

五、结束语

通过对高考题的深入挖掘,找到了其来源,发现是来自教材中的习题,然后经过改编所得,而再深入研究教材习题,更发现了其源头,原来曾是历史上的数学家研究过的问题.经过再挖掘,得出了对基本不等式的更深认识,可以从几何、代数、物理等不同视角全方位拓展,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一年一度的各省份高考题值得一线教师去深入研究,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会反过来促进教师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本文从各个角度给出的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均可供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直接进行教学之用,而这些方法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思维弹性,启迪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1.王伯龙.重视教材习题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道课本习题的复习教学[J].中学数学(上),2014(7).

2.张小明.均值不等式的HPM学习单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2(10).

3.汪晓勤,韩祥临.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A

猜你喜欢

质点高考题时刻
冬“傲”时刻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巧用“搬运法”解决连续质点模型的做功问题
捕猎时刻
两道高考题的整形处理
高考题怎么改编(一)——集合篇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质点的直线运动
质点的直线运动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