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投行的未来新课题

2015-04-27裴钰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霸权亚投行投行

裴钰

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正式提交了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书面确认函,希望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随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

近日,外媒披露“为了吸引欧洲主要国家的加入,中国代表已经向部分美国最坚定的欧洲盟友做出了中国无否决权的表态。”

筹建亚投行的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近日表示:亚投行是互利共赢的倡议,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有益补充,将遵循公开、透明、高效的方式建立一个全新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将按域内和域外划分其成员,随着成员国数量的逐步增加,每一个成员的股份比例都会相应下降。所谓中方寻求或放弃一票否决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

笔者认为,史耀斌的回应富含外交辞令,模棱两可,“亚投行否决权”的制度安排仍然是今后关注的焦点。

在主要发达国家参与之前,为了保证股本金达到必要的规模,保障亚投行顺利启动,在初创阶段,中国的出资额有可能高达50%(500亿美元)。

在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一票否决权的方式,这意味着亚投行的组织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金融组织的惯例。中国放弃了否决权,也就丧失了对亚投行的主导权,因此,中国的角色是亚投行的牵头人,而非主导人,这样的制度安排给亚投行的未来制造了新的问题——这个组织内高达500亿美元的中国资本的投向,到底听谁的?天经地义的回答是中国人民自己!

在没有否决权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中国资本由中国人民支配——这是亚投行未来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亚投行给中国出了一个新课题。

国际金融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国际政治组织,谁出资多谁就是老大,游戏规则往往就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儿”,国际金融组织的决策权被超级大国玩弄于股掌之中。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模式,尽管只有少于20%的投票权,美国却在IMF的某些重大决定上拥有否决权,而且,美国极力维护自己的主导权,全面压制其他国家增资扩权的诉求。

虽然被IMF其他成员国所诟病,甚至被扣上“金融霸权”的帽子,但是,美国的霸权归根到底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美国资本的安全,而且还确保了国际金融组织的效率。

亚投行关系到中国国有资本对外输出。作为出资50%的大股东,放弃一票否决权,这会造成小股东成员国窥测染指大股东利益的潜在风险,通俗地说,别的国家会用中国资金做自己的事儿。在具体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过度的“金融民主”毫无意义,只会拉低亚投行的运行效率,导致成员国之间的互相扯皮。

如果亚投行多数成员国要求中国资本投向中国不看好的项目,中国到底投不投?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是,中国没有一票否决权,何以说不?由此,亚投行会出现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即多数成员国利用所谓的“金融民主”,为己私利而吞噬中国资本。

亚投行的制度安排必须把中国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我们搞中国的金融霸权,也决不能放任小股东国家窥测染指中国资本。笔者认为,从纯粹的国家利益出发,搭建新的国际金融组织,隐性的金融霸权没有什么不好。

美国传统盟友陆续加入亚投行,在亚投行决策机构内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实际上已经介入其中。部分媒体渲染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是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纯属自欺欺人。

如今,美国政府对亚投行释放了合作善意,美国的加入实际上已经并不重要了。传统盟友加入亚投行,美国输掉的只是一点面子,中国赢得的也只是一点面子。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更谈不上被中国所颠覆。

亚投行的成败取决于中国资本的决策权归谁所有,如果所谓的“金融民主”决定着中国资本的投向,那必然是中国的惨败。endprint

猜你喜欢

霸权亚投行投行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量子霸权”之谜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