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2015-04-24台盟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消费者生产

文 台盟北京市委员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仅是新时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经济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北京市近年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安全追溯等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分析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存问题

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标准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北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管理的制度不够周密,标准化程度较低,认证与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细致程度和认证率还有待提升。

农产品生产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关的产业组织发展较为滞后,参与成员的覆盖率仅占全市农业就业人员的43%,同时,运行管理的机制、制度和管理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提高。消费者组织偏少,个体消费者识别能力及时间有限,无法快速有效识别农产品的优劣,难以有效参与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不利于市场优质优价机制的建立。

农产品运销体系还较为松散和自由,缺乏相关的法律约束。自发性露天市场较多,监督管理难度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属于物业经济形态,经营者更关心能否招到商、收取到摊位费,并不重视市场内交易产品的质量如何,不利于市场对交易农产品的质量监管。

农产品市场产销不顺。存在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收不明显的问题,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得不到市场认可,挫伤了农业生产主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同时,相对细碎的产业主体规模和较为初级的业态经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也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范围有待扩大。质量安全追溯仍处于试行措施阶段,投入品管理、质量检测、产品质量认证等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四点建议

与我国台湾地区相比,北京的农业生产与消费阶段背景相似,两地都处在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先后阶段,台湾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上的一些先进做法,可以为北京借鉴和利用。

实施更为系统有效的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广措施。借鉴台湾地区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广工作系统、科学、扎实、细致的做法,在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管理体系中,研究更为系统有效的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广措施,进一步形成功能定位明确、制度周密、管理严格的安全农产品认证制度,并加大认证的力度,推广标识认证,引导和促进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大对“三品”认证的技术指导和认证培训,重点将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培训对象和推广对象,努力提高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三品”认证率。率先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促进“菜篮子”产品无公害标准的全覆盖。借助政府、企业、消费组织等各种渠道加大对消费者的“三品”宣传以及消费终端宣传,倡导有机农业,强化消费者认知,不断拓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营销渠道。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完善合作社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加快促进合作社成为引导和促进分散农户实施安全农产品生产控制的主体和源头屏障。借鉴台湾农会组织在保障农民权益、服务农业生产销售、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做法,提高合作社组织在全市农业就业人员中的覆盖率,优化和提升合作社组织运行管理的机制、制度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组织和制度优势,组织合作社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标准,做到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内部成员的组织约束,使合作社成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控制的主体和主力军。大力引导和鼓励合作社申报“三品”认证,可适当降低认证费用,或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加大对合作社及社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上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农产品安全生产控制的能力。

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控力度,使之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二道屏障。研究制定北京市农产品市场交易法规,对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贩卖人要进行审核和登记备案,对交易的农产品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销售。对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要求标明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产品的品级等内容,确保能及时有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根溯源。研究建立农产品市场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扩大和提升对农产品的种类以及生产企业、组织的追溯范围和追溯力度,尤其要将北京外埠的农产品纳入到追溯体系中。质监部门应在批发市场设立长期固定农产品抽样检测点,建立批发市场产品抽检制度,并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

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引导农业安全生产。借鉴台湾优化农产品消费环境的做法,促进相关政府部门与农业生产者加强对消费者购买安全农产品的直接沟通,建立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了解和信任,推动优质农产品销售,带动整个农产品市场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建构消费者服务咨询制度,以专线专人服务、消费者免费咨询专线与网站查询功能,提供信息以供消费者实时查询。加强市民的安全饮食教育,在中小学开设饮食教育课程,从孩子抓起,引导市民逐代建立正确科学的饮食观念。鼓励社会、单位成立安全农产品消费者组织,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消费者快速有效识别农产品优劣的能力,共同购买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食品。拓宽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和维权能力,发挥消费者组织及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督作用。通过建立健康的消费环境,以优质优价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农民个人利益与农产品品质挂钩的良性循环市场机制,促进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增收,以经济手段引导农业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农产品消费者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知识付费消费者
表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