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4-20付勤修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

付勤修

【摘 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发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培养     环境     材料      方法      资源

图书阅读是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此很多学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语言区、图书角,教师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其阅读,并在定期的集体阅读中,也会给小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但现实却并没像我们预设的那样,孩子们的阅读根本达不到阅读本身的目标,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这固然与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有关,但同时也与教师为孩子创设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有关,与教师在孩子集体阅读中的指导有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采取适当的方法,例如创设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精心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现代化的阅读资源等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

一、创设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来源于对阅读环境的感官认同和心理满足,因此,应为孩子的阅读环境营造温馨的生活气息,让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萌发归属感和安全感。例如:在图书角张贴夸张的动物图片,提供有趣的动物拼板,这些环境对小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其次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阅读,情绪愉快、饱满地与小学生进行图书交换、交流,共同猜测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情节等,更为小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阅读氛围。另外在共同的阅读过程中,还能合理利用非语言交流,如抚摸、微笑、竖大拇指等,让小学生体验到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关爱、鼓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精心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语言发展需借助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如提供的图片必须色彩鲜艳、悦目、图文并茂;提供的图书中的人物形象应可爱,表情动作夸张有趣,情节生动充满想象力,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夹带一些孩子已经熟悉的故事、童话,为他们提供重复阅读的机会,以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及培养其能力。其次,不定期更换图书角里的图书。为此,我鼓励小学生每人从家里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利用讲新闻的那段时间请他们来介绍自己的图书,随后再把图书放在图书角里,在区域活动时让孩子们轮流去阅读。孩子带来的书有大有小、有方有长,有抽拉式,也有凹凸式……内容丰富多彩、款式精致不一的图书使小学生在一月一次不断地调整、扩展和深化过程中加深了阅读兴趣。

三、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一本图书,不是让孩子们平铺观看、平铺直叙。在阅读中设置一些悬念,会让小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悬念能紧紧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们不断地想知道下一页图书里有什么?所以“猜测”和“遮挡”是教师可以运用的增加阅读悬念的好方法。因为小学生往往对“猜一猜是什么”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能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他们在猜测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表达活跃,从而达到了阅读的最终目的。小学生在阅读图书时往往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人物,在讲述故事时表现得并不是那么主动,所以教师必须运用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法,例如:图片故事接龙、听讲述猜图片或扮演角色等,让讲述变得生动活泼,并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讲述中去。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阅读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的引进提供了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开放了阅读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来优化语文教学,创造良好条件,注入活力,善于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VCD的音、动、画阅读;实物投影的大图书阅读;录音机的配乐听故事……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再阅读的兴趣。

五、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前,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和报刊;而一些学生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健康的。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春雨》就可以指导学生读关于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协调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细节,让小学生能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图书阅读,孩子们才会渐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参考文献】

[1] 李志格.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8(10).

[2] 周 瑛.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