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特与多样的自觉

2015-04-20马航

上海戏剧 2014年5期
关键词:淮剧昆剧剧种

马航

袁雪芬的一句评语

得闻淮剧《祥林嫂》之名久矣。此剧创演于2002年,“淮剧第一花旦”陈澄凭此一角连夺白玉兰、梅花、文华等多项戏剧大奖。据说祥林嫂戏曲形象的首创者袁雪芬看了此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是淮剧《祥林嫂》要比越剧《祥林嫂》更佳。

此话是否过于谦虚,姑且不论,但表明了两剧具有显著的不同,且表明了淮剧拥有越剧所无的独特之处。这是没有疑问的。

果不其然。2014年淮剧《祥林嫂》再度来沪演出,笔者得以初观,即为其戏剧结构的独特变化所惊,惊其打破了以往读小说、看越剧的经验与惯性。贺老六居然在祥林嫂逃婚后的第二场就出现,并在后者的苦苦哀求下携其出山,进了鲁镇。祥林嫂进鲁府帮佣,在河边一边淘着米、洗着菜,一边念着那位善良健壮的猎户大哥,脸上轻泛红晕,心头微起清涟……只消电光石火般的心理铺垫,就足以使强抢拜堂后的剧情发生巨变。祥林嫂头触桌角昏死,醒后惊觉床前之人,竟正是那夜将自己带出迷途的好人。两颗纯朴善良的心,于是很快连在一起……

此举是否完全成功,姑且不论,但表明了淮剧主创具有强烈的剧种意识,这种意识从剧本起始,延伸并覆盖了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整个创演体系。这是没有疑义的。

从小说到戏剧,是一个从文学到艺术、从平面文字到立体形象的再创过程,本已复杂;何况戏曲更须从表演到音乐的程式加以外化,愈加繁难。所以,戏曲改编小说的宗旨和目的,是在尊重原著主题、人文精神、人物定位、情节设置的前提下,尽可能朝戏曲的本体特质拉近,向戏曲的审美特征靠拢,使原著在戏曲擅长的唱念做打中,发出综合的能量、特殊的神采。就《祝福》的戏曲改编而言,1946年首演的越剧《祥林嫂》系开创之功,但因其离《祝福》问世仅22年、离越剧改革成功仅有3年,无论文学(剧本)准备还是艺术(技术)实力都嫌不足,故而在剧情安排、人物塑造、情节布置上小心遵循原著脉络,应在情理之中。同时,越剧《祥林嫂》在唱词和表演上都作了充分越剧化的处理,并在此后多次改善中不断强化越剧的艺术质感及韵味。这些做法,对五十六年后问世的淮剧《祥林嫂》来说,不仅具有强烈的引领作用,而且产生了鲜明的启示意义。换句话说,在越剧的先行与开拓下,淮剧既得到了艺术上可参照的坐标,更看到了在文学(剧本)上作出再创造的可能,因而试图寻找淮剧的艺术性与原著的文学性得以最佳匹配的机会。虽然,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原因,越剧《祥林嫂》与淮剧《祥林嫂》在创作难度上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两者的精神却是一致的——即都看到了戏曲不同于小说的独特性,更都看到了这一戏曲剧种不同于那一戏曲剧种的独特性。

于是,笔者不难以理解袁雪芬当年此话的内涵。首先,她在1946年创作越剧《祥林嫂》时,因上述限制而难有在文学性上的更大发挥;其次,她在2003年观看淮剧《祥林嫂》时,清晰地发现了越剧无法实现的另一种独特的创演方法。事实上,淮剧《祥林嫂》的创作初衷,就是要“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有别于越剧、深受苏北地区百姓喜爱的淮剧祥林嫂的典型形象”(陈澄2007年接受采访时语)。其中的关键,就是剧本对祥林嫂与贺老六提前相遇的处理,使“生旦并重”的淮剧传统格局得以充分展开,在发挥演员优势、实现综合配搭上发挥了极大的效能。

较之越剧,淮剧细腻不及、奔放过之,情感抒发直接而激烈,音乐表现有力而强烈,动作幅度加大而刚烈。陈澄的嗓音清刚柔韧且有爆发力,演艺全面而出于自然,情感到位更张力十足,特别能将淮剧唱腔“杀渴”的优长,通过直截痛快的唱词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在演祥林嫂痛失爱子时,陈澄先以【大悲调】大放哀鸣,哭得扯肝断肠;接以【大红花调】怨天不公,骂得撕心裂肺,将前悲恸后愤怒的人物情绪演绎得层次分明而又融合无间,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心灵震撼与艺术共鸣。饰演贺老六的陈明矿扮相质朴,身段简约,其唱腔于厚实稳正中带有金石之声,刚中蕴柔,柔中带哀,将人物的质朴直爽、无奈无助演绎得恰到好处。由于贺老六的戏份得到提前和增强,陈明矿有了更多的表现时空,但他极注意分寸,始终以疾徐自如的平和表演烘托主角,托戏而不抢戏,表现出良好的角色掌控力和戏剧整体感。

演员台前演,众人台后帮。江苏省淮剧团拥有一套齐全完整的创作体系,从编剧、导演到演员,从唱腔设计、音乐伴奏到舞美服装,俱为江苏本土、淮剧本体,对自身剧种的特质与特征,他们拥有从意识到下意识的认知和敏感,故能首先在思想情感、然后在创作审美、最后在舞台呈现上达成心有灵犀、浑然一体的贯通。由于经验远远大于冲动、共识远远多于异议、配合远远高于磨合,剧团的创作演出往往非常顺畅而易于取得成功。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出自这个团队之手的《祥林嫂》已是现代淮剧的名剧之一。它的源头是小说,曾借鉴于越剧,但并不全然属于小说和越剧。更多的情况下,它是属于淮剧自己的。

值得一提的是,像越剧《祥林嫂》这样的源头性创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戏曲界并非单独现象,沪剧《少奶奶的扇子》等剧亦如此,其源头性创造精神延至此后更为成功的《雷雨》、《日出》、《家》等。淮剧《祥林嫂》立足本体基础的改编,虽非源头性创造,却是长期缺失、当下少见的对源头性创造精神的弘扬,体现出作为独特性的艺术自觉和作为多样性的文化自觉。

多样性的一个范例

中国的地方戏曲现存三百多个,分别属于和来自不同的地域、方言、民俗生活,在中华文化一统的格局下承担着独特性、多样性文化的延续和弘扬之责。因此,“非遗”的保护既需要出于宏观大局、同等公平的战略性意识,又需要出于微观层面、分类特殊的策略性意识。前者主要体现在文化政策和投入上,后者主要体现在艺术创造和表现上。

经济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有害的,因其设置壁垒沟壑,导致局域垄断和相对封闭,破坏平等竞争格局,纵能获得短期利益,最终都是害人害己。艺术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有利的,既能使地域文化不受侵害,又由于文化的特性,非但无妨交流,反而能使交流更有可能、更有意义。尤其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地方戏曲艺术创造和表现的保护,更为必要。遗憾的是许多情况恰恰相反——经济的地方保护主义流行,为了短期既得利益,戏曲的“地方不保护主义”盛行,为了所谓包容创新。特别突出的是老戏新演、新剧创演时,任凭外来(外国或外地)剧种、主创对本地剧种的特质和特征进行任意拼贴、改造和变异,甚至还带着敬佩的眼光和享受的心态。更遗憾的,是地方戏曲家们自己动手,以生搬硬套的外来形式阉割自己剧种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技术特征,使本剧种向着同质化加速攒行。endprint

各个地方戏曲剧种,以文化上的统一性和艺术上的独特性,构成了全中国戏曲的版图,从各层面、各方位、各角度支撑着整个中华文化的大格局。换言之,任何一个地方戏曲,只要其拥有艺术上的独特性,都是可贵的、必须的存在。这种独特性理应是本地域的戏曲家们最稔熟、最热爱、最坚持的——演员们要去努力演绎它、学者们要去精心诠释它、社会上要去大力支持它……令其以自身独特性的彰显,为一个多样而和谐的中华戏曲文化世界作贡献。遗憾的是许多情况并非如此,有许多人,甚至包括从业人士在内,明知艺术同质是不好的,却仍在不自觉中充当了这个趋向的推手。比如,一些京昆剧专家要求其他地方戏曲的行当、表演向京昆剧靠拢,以便去除“杂乱、不规范”的现象。此论令人疑惑。京昆剧经庙堂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长期浸润,在剧种文化、学习方法、演出样式、观众构成、市场环境等各方面,都与地方戏曲有很大的差异。将京昆剧的表演去规范地方戏曲的表演,实际上是以自身剧种的独特性,去同化其他剧种的独特性。这种一面高喊多样化、一面抹消多样化的行为,与以话剧创作理念及手法对地方戏曲施以“改造”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一个是不自觉一个是自觉,一个是五十步一个是一百步的距离罢了。

不惟实践,上述情况在理论界同样存在,只是稍为隐秘。随着“非遗”保护力度增强,许多地方戏曲的理论建设获得相应的重视。但因绝大多数地方戏曲剧种的研究 极为贫弱,于是不少研究者便以相对丰富、成熟的京昆剧研究工具加诸地方戏曲研究之身。由于地方戏曲的剧种特质、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不从属(或不完全从属)、不协同(或不完全协同)于京昆剧,因此研究结果往往在个体上产生偏差、于群体上出现同化。以京昆剧理论工具去研究地方戏曲,很有可能在理论上抹消地方戏曲的特质与特征,甚至模糊某些地方戏曲的文化本源和艺术原貌。更令人忧虑的是,在针对性的合适理论工具出现以前,可留待其总结提炼的鲜活材料也在日渐流失中,许多地方戏曲的行当正在减少、表演趋向单调、流派的丰富性正向单一化萎缩……

地方戏曲向京昆剧和其他兄弟剧种进行学习、借鉴与交流,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提高;但其前提,须是“以我为主”,也即以本剧种的艺术和文化自觉为核心。淮剧《祥林嫂》对越剧《祥林嫂》的借鉴即秉承了此道,而且更进一步,在遵循戏曲的文化特质、剧种的艺术特长的基础上,作出了准确而有效的突破。以下仍以贺老六提前出场的处理,进行分析。

首先,这种初遇重逢的安排,源自于从小说演义到杂剧传奇的中国传统创作思维,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同时,自然符合中国戏曲观众积久成习的观剧心理,具有审美的合“情”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传统文化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历史的合“理”性在现当代小说、戏曲创作中已趋式微;但审美的合“情”性却仍在中国当代戏曲观众(特别是地方戏曲的观众)的心中顽强地存在着。

其次,这种生旦配演的格局,有利于淮剧传统演艺优势的发挥和戏剧氛围的营造,具有淮剧的合“艺”性。淮剧从早年始便以生旦戏最擅长,其“九莲十三英”中的许多剧目以及传承至今的《白蛇传》、《蓝桥会》、《吴汉三杀》、《千里送京娘》等,均为生旦配合的剧种经典。淮剧《祥林嫂》顺应了这一剧种历史运行轨迹,遵循了这一自身剧种的艺术逻辑,无怪演得如此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戏曲剧种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体现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等各个方面。当下许多戏曲剧种着重表演的核心、音乐的特性,虽然十分正确,但易浮于技艺层面,往往难以掌握整个体系。笔者以为,只有从一剧之本开始就体现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自觉,才能真正从源头、从整体上驾驭地方戏曲的特质与特征。据说淮剧《祥林嫂》成名后,一些地方戏曲剧种亦欲试图移植此剧,正如当年淮剧借鉴越剧那样。笔者但愿,这些剧种所演绎的《祥林嫂》能像淮剧《祥林嫂》那样,不仅在形式和技艺上,更在内容和精神上表现出自身的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endprint

猜你喜欢

淮剧昆剧剧种
淮剧还好吧
从零做起,创造与突破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牡丹亭》: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