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之痒

2015-04-20武志红

爱你 2015年6期
关键词:花心幻象婚恋

◎ 武志红

七年之痒

◎ 武志红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另一次是爱情。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岁。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已基本定型。第二次童年,是恋爱,还有婚姻。

第二次童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六年,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错误”的需求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身上,像六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六年,我们再次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不得不再次放弃。

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一个朋友前不久与男友分手了,两人正是相爱了七年。她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束。她的一个重要的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人。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过广州一段时间,不到一个月,男友就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恋爱的第六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萝卜的真相。

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她将自己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这个男孩在许多方面像她的父亲,但他毕竟不是她的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的父亲对母亲非常忠诚。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看到的不是他,而是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忠诚。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且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理想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自己的意识。她其实很在乎这些信息,并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然而,这些努力几乎失败了。到了最后,她不得不直面男友花心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时间选在了第六年。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六年或第七年就严重地“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即便是这些短命的婚恋,也不过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七年之痒”有其特殊的意义:它令我们放下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时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问题,但她一直忍着。到了第六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改变他。也就是说,她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结果,到了第七年,他们离婚了。

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地,应去认识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

(摘自《为何爱会伤人:爱情是一个轮回》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亓寂)

猜你喜欢

花心幻象婚恋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这样过生活要慢一点 —个人的“花心”养成记
漂浮之物(2)
People get to be inside of paintings
怎样判断他是不是花心男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爱无国界
新闻浮世绘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