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追求“活”的语文学习
——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调研

2015-04-19江苏省泗洪中学程振理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调研高中生

☉江苏省泗洪中学 程振理(特级教师)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P.77)因此,语文教学不应只关注“教”,更应当关注“学”。从“教”的目的意义上说,“教语文”其实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那么,当前学生是怎样学语文的呢?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现状,努力追求灵活多样、简便实效的“活”语文学习,我们“活语文学习实践与理论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关于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的专题调研。

一、调研内容与方式

为了相对全面而准确地获取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们课题组面向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东、福建、河南等十个省市的十所高中约1000名学生发放了调研问卷。涉及学校有四星级高中(或省级重点示范高中),也有三星级、二星级高中(或省市级普通高中),受访学生既有高一、高二学生,也有高三毕业班学生。调研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认知、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素养、日常习惯、课堂状态、学习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共计5个方面66个问题。调研方式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或QQ群,委托当地教师随机选择学生组织实施,并将基础数据统计回传课题组,课题组汇总各地数据形成大数据进行专题研究分析。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关于语文学习的心理认知

根据问卷调研统计,有74.89%的学生对语文学习“非常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53.08%的学生“喜欢”语文课;但是有51.18%的学生“不喜欢”或“不太喜欢”现在使用的语文课本。在课本诸多文类中,“喜欢”小说文类的学生占到66.35%。有71.09%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需要”讲究方法,58.77%的学生语文学习“有”或“有一点”方法意识,其中62.56%的学生认为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21.80%的学生“经常会”、61.61%的学生“有时会”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功;有63.06%的学生“非常愿意”得到简便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些数据说明,当前高中生尽管对现行语文教材并不十分满意,但总体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和语文课,并渴望拥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语文学习方法。

调研问题 A B C D你对语文学习是否有兴趣 非常有兴趣30.81% 比较有兴趣44.08% 一般21.80% 基本没兴趣3.31%你是否喜欢上语文课 喜欢53.08% 一般26.54% 无所谓12.32% 不喜欢8.06%你喜欢现在使用的语文课本吗 喜欢27.01% 不太喜欢36.49% 不喜欢14.69% 说不清21.81%你喜欢课本中哪一类文章 诗歌9.95% 小说66.35% 散文18.96% 戏剧3.32%其他1.42%你认为语文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吗 需要71.09% 无所谓10.43% 不太需要14.69% 不需要3.79%你觉得你的语文学习有方法意识吗 有21.80% 有一点36.97% 说不清20.85% 没有20.38%你认为语文学习方法应从哪里来 来自老师指导18.48% 借鉴别人的16.59% 寻找适合自己的62.56% 不知道2.37%你语文学习有过成功或难忘的体验吗 经常会21.80% 有时会61.61% 基本没有11.85% 没关注过4.74%你渴望得到简便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吗 非常愿意63.06% 可以借鉴20.05% 无所谓11.27% 不需要5.62%

2.关于语文学习的基础素养

调研问题 A B C D你曾经学习或练习过书法写字吗从小就学,一直坚持3.79%曾经学过,但没有坚持52.13%没有专门学过,但时常练字33.18%你认为在高中阶段有必要练习书写吗已经定型了,没必要13.27%你是否坚持写日记或生活随笔很有必要60.66%有必要,但没信心22.75%有时写47.39%你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吗坚持写5.69%经常写8.06%经常读38.39%偶尔读46.45%不怎么读13.27%你阅读课外读物是否坚持记录或随笔坚持13.74%有时35.55%很少32.70%不太注重书写10.90%没必要,浪费时间3.32%从不写38.86%从不读1.89%从不18.01%你是否坚持订阅语文报刊或文学报刊坚持订阅11.37%有间断订阅25.59%很少订阅31.28%你日常订阅或喜欢阅读哪类读物时闻报纸类26.54%科普知识类13.74%文学作品类41.71%从不订阅31.76%文化史哲类10.90%学习辅导类1.90%通俗畅销类5.21%

问卷调研结果表明,有52.13%的学生自幼“曾经学过,但没有坚持”书法练字,有60.66%的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很有必要”练习书写。47.39%的学生“有时写”日记或随笔,38.86%的学生“从不写”,只有8.06%的学生“经常写”,而“坚持写”的只有5.69%。有38.39%的学生“经常读”课外读物,46.45%的学生“偶尔读”。阅读课外读物只有13.74%的学生“坚持”记录或写随笔,“有时”或“很少”的占68.25%。只有36.96%的学生“坚持”或“有间断”地订阅课外语文报刊或文学报刊,其中41.71%的学生订阅文学作品类(诗词、散文、小说等)。由此可见,当前高中生尽管大多喜欢语文,但真正能“坚持”课内外读写训练、提升基础素养的却并非多数,即“心动”大于“行动”。

3.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习惯

调研问题 A B C D你的语文学习主要来自何种场合语文课堂40.28%语文早晚读7.11%语文自习课22.75%课外自学29.86%除上课外每天用于语文学习时间1小时以上9.01%0.5至1小时64.93%0.5小时以内20.85%基本没有5.21%语文学习制订计划及落实情况有计划并能落实2.37%有计划能落实一般30.81%有计划不能落实42.65%没有计划24.17%你上语文之前是否有预习的习惯经常自觉预习4.74%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42.18%很少预习48.82%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4.26%是否喜欢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非常23.70%比较54.03%很不19.91%无所谓2.36%预习过程中你喜欢讨论交流吗喜欢交流24.64%有时交流41.23%喜欢安静思考24.64%不交流9.49%遇到疑难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自己独立思考解决15.64%翻阅教材及教辅材料38.39%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40.28%其他5.69%你最关注哪一类学习方法考试解题56.40%课外读写16.59%提升素养22.27%其他技能4.74%

从调研数据来看,有40.28%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场合是“语文课堂”,29.86%的学生认为是“课外自学”,其余则是“语文早晚读、语文自习课”。有64.93%的学生每天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为0.5~1小时;66.82%的学生语文学习“没有计划”或“有计划不能落实”;42.18%的学生“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77.73%的学生“比较”或“非常”喜欢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65.87%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喜欢交流”或“有时交流”;遇到疑难问题时独自解决和寻求帮助的学生分别为54.03%和40.28%;56.40%的学生平时最关注“考试解题”类的学习方法。可见,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独立能力与合作精神兼具,但因受到应试背景影响,学习方法与习惯总体偏于单一和被动,语文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方法的多元化、灵活性有待加强。

4.关于语文学习的课堂状态

课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有63.51%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是以听讲方式为主;有90%的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被提问)回答问题;有35.07%的学生喜欢“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39.34%的学生上课时会“边听边想,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59.72%的学生认为语文课上“非常”有必要组织讨论;50.71%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应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讨论;有56.40%的学生愿意“积极投入”;甚至有72.99%的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自己说,也听同学说”;有48.82%的学生认为“先小组后全班交流”对于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最为有效;课堂小结“由学生讨论得出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教师直接提出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学生分别为42.18%和34.60%。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学生普遍不喜欢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而大多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指导自主探究活动类的课堂学习模式,反映了当前高中生追求自我发展、彰显个性成长的内心需求。

三、调研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归类分析,课题组形成以下关于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初步印象:

一是当前高中生总体对语文学习比较有兴趣,体现了高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充实性、生动性、多样性、趣味性;二是当前高中生普遍喜欢自主、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理念,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当前高中生大多渴望拥有自己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更加关注个体成长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四是当前高中生包括高三学生尽管身处应试应考环境,但并不屈从于单一的应试学习方式,而是自主寻求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五是部分学生对当前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并不认可,体现了当代高中生的独立审美与个性追求;六是部分学生缺乏语文基础素养提升行动的持之以恒和学习方法的突破创新,这体现了当代高中生有浮躁拈轻的一面,需要语文教育者耐心引导和持续培养。

调研问题 A B C D你在语文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以听老师讲为主37.44% 听讲并常处于思考感受中26.07%能主动回答问题吗 经常主动参与6.64% 偶尔主动,有时被动参与43.13% 老师提问才参与45.02% 从不参与5.21%常游离于课堂,走神17.06%,边听边记7.11%你在语文课上与老师同学产生交流、碰撞12.32%你最喜欢哪种课堂学习活动方式老师指导下去图书馆阅读21.33%你喜欢哪种课堂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交流32.23%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35.07%自学前提下的专题讨论11.37%教学方式 教师讲,学生听10.90% 师生共同探讨26.54%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27.49%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35.07%你听课记笔记的基本方法是不记笔记,但会配合老师节奏(如讨论问题等)思考14.69%记板书和老师要求记的内容19.90%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但常会因笔记错过有些内容26.07%边听边想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39.34%你认为语文课有无必要组织讨论 非常必要59.72% 可有可无30.33% 无所谓9.48% 没有必要0.47%你认为一节课应该花多少时间来讨论 四分之一的时间50.71% 三分之一的时间29.38% 二分之一的时间11.85% 其他8.06%你参与语文课堂讨论的情况是 积极投入56.40% 偶尔参加38.39% 没兴趣参加5.21% 其他0.00%课堂上你参与探究学习活动时72.99% 听同学说17.06% 自己主动说7.11% 说与讨论问题无关的内容2.84%哪种方式解决学习困惑最为有效自己说,也听同学说先小组后全班交流48.82% 老师解答31.28%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8.01% 其他1.89%你喜欢哪种课堂小结的方式学生讨论得出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42.18%自己总结出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16.59%教师直接提出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34.60%没有小结环节,做练习3.32%,其他3.31%

鉴于以上调研思考,课题组本着“推动和发展”的宗旨,提出以下几点“教与学”建议:

1.教师要树立“以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理念

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多喜欢“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或“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这就提醒我们,过去“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高中生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个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和辅助者。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能“目中无人”地“自说自话”,而要“忘我无我”地“相机布道”,让学生“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2.教学要践行“以学为中心”的语文导学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的目的,全然在学。教师“教语文”,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因此,语文教师要自觉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堂生活情境,让所有关于“教”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学”而进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承认学生理解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学生要追求“以活为特征”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不是“生”的,而是“活”的,因而语文学习应当是多样化、丰富化、灵动化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应当是“以活为特征”的。语文学习要走进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开放、个性、灵活的学习方式,倡导思维多视角、路径多渠道、方法多元化、形式多变化,努力追求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活动化、个性化、多元化。

陈鹤琴先生曾在《活教育——中国新教育的幼苗》一文中指出:“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2](P.308)“活语文学习实践与理论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研与分析,以及其他相关探索与研究,正是要着力倡导“活”的理念和“活”的方法,努力改变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按部就班、单调乏味、应试战术、唯分是举的不良现状,让学生在“活”的语文世界里,充分享受“活”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幸福,从而激荡起爱语文、爱学习的生活热情。

注释: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柯小卫.陈鹤琴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语文课调研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语文课上做游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