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相关性研究

2015-04-18刘丽华林金煌林明水

关键词:信度旅游者量表

刘丽华,林金煌,林明水

(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清350300;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大学生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相关性研究

刘丽华1,林金煌2,林明水3

(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清350300;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近年来,不文明旅游行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文章采用美国学者Dunlap的“新生态范式”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调查环境意识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分析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大学生游客群体中,环境意识得分与旅游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环境意识得分和旅游行为得分与旅游次数无显著相关,部分旅游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的部分选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环境意识;旅游行为;大学生游客;新生态范式量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游客的各种不文明旅游行为被媒体广泛关注和放大.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不利于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还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而如何改变国人的旅游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人的意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意向受意识支配.从根源上了解游客种种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意识,对于治理游客不文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采用美国学者Dunlap的“新生态范式”量表,对大学生群体问卷调查其环境意识,并分析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治理游客不文明行为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Awareness)也称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或环境关心(Environ⁃mental Concern)[1],源于1968年美国学者Roth提出“环境素养”一词[2],主要针对欧洲国家与美国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自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揭示环境素养的重要性之后,美国、欧洲国家以及联合国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学者们较早就认识到,人们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中心工作[3].而对于如何了解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测量方法,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是美国学者Dunlap和Liere在1978年提出的“新环境范式”量表(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后又完善为“新生态范式”量表.

在国外旅游研究领域中,对环境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方面的研究:(1)环境意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旅游领域,如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者方面;(2)研究某旅游区域或某部分游客群体的环境意识及其与旅游者人口统计学之间的关系[4];(3)研究环境意识与旅游者行为的关系;(4)研究提高旅游者环境意识的方式,如环境教育等,近几年这一部分研究已成为主流[5-7].

我国学者对环境意识的研究相对较晚,全国大规模的环境意识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2月正式公布了《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报告》[8].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教授在主持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城市部分)时引用了Dunlap等的“新生态范式”量表,数据分析表明,此量表在我国使用具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9].在环境意识调查方面,如郭力华等[10]在2000年对海南省部分旅游区的游客进行的环境意识调查,李燕琴[11]以EI、NEP、VIS为基础,对生态旅游者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张宏乔[12]以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不同统计特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是丽娜[13]等对我国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此外,刘丽梅、吕君等针对草原旅游区的旅游管理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者的环境意识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14-16].

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者主体行为的定义还没有比较权威的界定,有“非道德行为”[17]、“道德弱化”[18]、“不文明行为”[19]、“自主性非生态行为”[20]等说法,鉴于此,本文用“旅游行为”统称为旅游者的主体行为.

1.2 新生态范式NEP量表

1978年,美国学者Dunlap与Liere提出的“新环 境 范 式 量 表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简称NEP量表),被认为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测量环境意识的工具.2000年,Dunlap等人又对NEP量表进行了修订,为与原来的量表相区别等原因,修订后的量表叫“新生态范式”(New Ecological Paradigm量表,也简称NEP量表),新量表的测量项目由12项增加到15项(见表1),涵盖的内容由3方面增加到5方面.其内容包括:对自然平衡的看法(第3、8、13项)、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第2、7、12项)、对人类例外主义的看法(第4、9、14项)、对生态环境危机的看法(第5、10、15项)和对增长极限的看法(第1、6、11项)[9].NEP量表与目前其他测量环境意识的量表或工具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层次上的测量,按照Dunlap等人的初衷,该量表就是测量公众对正在出现的新的生态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具有普适性.

表1 NEP量表各项分析Tab.1Analysis of NEP scale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构成

本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因调查对象必须至少有一次旅游经历,所以调查选择在大二至大四三个年级的本科生中进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所需的数据.问卷总共发放300份,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及25份旅游次数为零次的问卷,可用问卷为263份,问卷有效率为87.7%.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见表2.

表2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Tab.2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

2.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旅游行为、环境意识以及个人信息.第一部分调查题目主要针对大学生游客的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与学者们关注的旅游环境友好行为等,共设计10道题目,其中第3、4、8题为负向题,余下7题为正向题.对于正向题,被采访者回答“会”、“不确定”、“不会”,依次被赋分值3、2、1分;负向题赋分值为1、2、3分.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新生态范式NEP量表与李克特量表相结合测评学生们的环境意识.NEP量表由15道题目组成,其中,奇数题的8道题为正向题,被采访者回答“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被赋分值为5、4、3、2、1分;余下7题为负向题,被采访者回答“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则被依次赋分值为1、2、3、4、5分.因此,如果被采访者逐项回答,这个量表的分值范围为15~75分.第三部分是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共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旅游次数4个题目.

本研究采用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2.3 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2.3.1 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对测度一致性程度的估计.信度越高,表示误差越小,测度的可靠性也就越大.信度可用多种方法测量,但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在具体实践中应用有一定的限制与难度,因此,克朗巴哈系数成为目前学术界最常用的信度系数[21].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就可以接受.在旅游调查测量实践中,信度只要达到0.6,即可表示该测量工作的信度是可接受的[22].

对263份调查问卷的环境意识量表进行克朗巴哈系数信度分析,NEP量表的alpha系数为0.721,大于0.7,说明量表是可以接受的.

2.3.2 效度分析

量表测验的有效程度称为效度,目前学术界多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如表3所示,此次量表KMO的检验值是0.749,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为0.000,说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表3 NEP量表KMO and Bartlett检验分析Tab.3 KMO and Bartlett test of NEP scale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环境意识量表分析

对263份问卷的环境意识量表进行均值分析(见表1),得出263位大学生的平均环境意识得分为3.81分(5分制),每项的平均得分均高于3.0,说明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其中NEP量表中分别针对环境关心的5个不同侧面的平均分如下:自然平衡(第3、8、13项)均分为3.91分,人类中心主义(第2、7、12项)均分为3.90分,人类例外主义(第4、9、14项)均分为3.54分,生态环境危机(第5、10、15项)均分为3.91分,增长极限(第1、6、11项)均分为3.81分.在5个不同侧面均分中,人类例外主义均分最低,且人类例外主义的第4项与第14项的平均分值也是15项当中最低的,这说明大学生的“人类主宰自然、控制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与Hyoung⁃gon Kim学者的调查结果相同[3].而第7与第9项的平均分值最高,说明大学生思想上虽然“控制自然”仍占主导,但十分愿意“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2 旅游行为分析

由表2可知,拥有4次及4次以上旅游经历的同学占62.7%,拥有3次出游经历的同学占10.6%,拥有2次出游经历的同学占11.8%,此三项累积百分比为85.1%,说明大学生市场正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由于大学生拥有寒暑假、拥有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且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促使大学生们努力走出家门、走出校门,探索外面的世界.

对263份问卷中大学生旅游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见表4)得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大学生旅游行为平均分为2.33分(3分制),旅游行为的正面效应较好.对旅游行为10道题目具体分析过程中发现,第2、7题的平均分值最高,都为2.80分,说明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垃圾的处理与遵守秩序已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可能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第4、6题的平均分最低,分别是1.40分和1.73分,特别是第4题1分值的百分比占到68.4%,询问其具体原因时,大多数解释说出行以方便为主.在第6题中,会上去劝阻的仅占8.4%,不确定的占55.9%,不会的占35.7%.调查其具体原因,大多数人解释他们有这个意识要劝阻,但通常不会付诸行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不仅是被调查者自身的原因,还是社会氛围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数据的结果与赵丽娅、丁梅[23]的调查结果是相符合的.第10题与第5题的旅游行为分数很相近,说明大学生游客群体对这种文字性的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会留意或阅读的人都占47%左右.

表4 大学生旅游行为得分分析Tab.4 Analysis of students'travel behavior score

3.3 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相关性分析

3.3.1 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均分相关性分析

用SPSS对263个环境意识均分与旅游行为均分进行相关性检验,两者的Spearman系数为0.139,显著性水平0.024,说明环境意识平均分与旅游行为平均分双侧检验置信度在0.05时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此同时,对环境意识得分划分区域范围分析也能证明此结果(见表5),大学生游客群体随着环境意识的提升,其旅游行为得分也逐步提升.

表5 环境意识得分所对应的旅游行为得分Tab.5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core and travel behavior score

3.3.2 环境意识、旅游行为与旅游次数相关性分析

对环境意识、旅游行为与旅游次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环境意识、旅游行为与旅游次数相关性双侧检验在0.05水平上不显著.旅游行为得分、环境意识得分并不会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3.3.3 具体旅游行为与环境意识均分相关性分析

在具体十项旅游行为当中,“您会触摸景区内规定不能触摸的景观(如雕塑、壁画、文物和动植物等)吗?”、“在旅游中,你会自觉遵守景区各项规章制度吗?”这两项与环境意识均分显著相关,前者双侧检验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后者双侧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进一步针对具体旅游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的五个不同侧面进行分析时发现,随意触摸与人类例外主义双侧检验在0.05水平时呈显著相关,遵守规章制度与人类中心主义双侧检验在0.01水平时呈显著相关,声音大与人类例外主义、增长的极限双侧检验在0.05水平时呈显著相关.

表6 环境意识、旅游行为与旅游次数相关性分析Tab.6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core,travel behavior score and travel times

3.3.4 具体旅游行为与单项环境意识的相关性分析

将10项具体旅游行为与15项环境意识项目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丢垃圾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中的第3项“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开发常常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双侧检验0.05水平时显著相关,说明如果承认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将严重影响环境,那么大学生游客可能就不会随意丢弃垃圾,破坏自然环境.

2)随意触摸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中的第6项“只要人类掌握开发技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很充足的”、第8项“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足够强,完全可以承受现代工业社会的各种影响”在双侧检验0.05水平时显著相关,说明如果大学生游客群体认为大自然的极限或承载力很大、很强,那么随意触摸行为就会增多.

3)使用一次性用品与环境意识量表中的第3项“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开发常常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双侧检验0.05水平时显著相关,如果赞同此观点,那么大学生游客可能会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进而减少对大自然的开发.

4)会不会上前劝阻与环境意识量表第12项“人类生来就是自然界的主宰者”、第15项“如果人类活动按照当前的状态继续,人类将很快遭自然界的惩罚”都在双侧检验0.05水平时显著相关,说明如果大学生游客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那么他就倾向于劝阻,改变不良行为.

6)声音大与环境意识量表第4项“人类的智慧完全可以保障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第6项“只要人类掌握开发技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很充足的”在双侧检验0.01水平时显著相关,与第12项“人类生来就是自然界的主宰者”、第14项“人类终将懂得足够的自然规律,从而完全控制自然界”在双侧检验0.05水平时显著相关,说明大学生游客如果认为人是地球的主导者、自然的控制者,那么就不在意声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7)耐心排队、阅读环境标志、听导游员讲解与阅读景点标志与环境意识量表各个项目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4 结论

大学生游客环境意识普遍较高,平均得分为3.81分(5分制),旅游行为的正面效应较好,旅游行为平均分为2.33分(3分制).在大学生游客群体中,环境意识均分与旅游行为均分呈显著相关关系,但环境意识均分、旅游行为均分与旅游次数无显著相关关系.随意触摸行为与环境意识均分、人类例外主义呈显著相关关系,遵守规章制度与环境意识均分、人类中心主义呈显著相关关系,声音大与人类例外主义、增长的极限呈显著相关关系.随意丢垃圾、随意触摸、使用一次性用品、会不会上前劝阻、遵守规章制度、声音大六大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的某些项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但耐心排队、阅读环境标志、听导游员讲解与阅读景点标志与环境意识量表各个项目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大学生游客群体中的某些旅游不文明行为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例外主义的相关性很大,即大学生游客群体在旅游的过程中,其思维的出发点是“人”还是“生态”,是“己”还是“他”,决定着他的旅游行为.且旅游行为的改善也无法通过旅游次数的增加得以实行,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游客群体的环境意识,改变大学生游客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致谢:感谢林夏梦为本文数据的收集工作所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晨阳,洪大用.环境关心量表(NEP)在中国应用的再分析[J].社会科学,2007,168(1):55-63.

[2]林明水,龚芳华,袁书琪.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5): 136-141.

[3]Kim H,Borges M C,Chon J H.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on tourism motivation:The case of FICA,Brazil[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57-967.

[4]Abdul-Wahab S A,Abdo J.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Omani Citizens[J].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0,16(2):380-401.

本文严格按照扎根理论的编码步骤,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使用定性分析软件NVIVO辅助完成编码条目统计工作。

[5]Golumbeanu M,Nicolaev S,Jeremic V.Tool of training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y,2012,13(2A):1139-1147.

[6]Is1jamovic S,Petrovic N,Zaharia T,et al.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as a key component of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st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elgrade[J].Technics Technologies Education Manage⁃ment-Team,2011,6(4):1175-1181.

[7]Keramitsoglou K M,Tsagarakis K P.Raising effective awareness for domestic water saving:evidence fro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me in Greece[J].Water Policy, 2011,13(6):828-844.

[8]林越英.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与旅游环境保护[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77(3):22-26.

[9]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J].社会,2010,26(5):71-92.

[10]郭力华,龚劲勇,杜宇,等.海南省部分旅游区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3(1):91-98.

[11]李燕琴.基于EI、NEP和VIS相互作用的生态旅游者培育模型探析[J].地理研究,2009,26(6):1572-1582.

[12]张宏乔,张捷,陈友军,等.旅游者环境意识分析及其景区环境管理意义——以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四川环境,2005,24(6):59-63.

[13]是丽娜.我国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研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26(9):193-196.

[14]刘丽梅,吕君.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60-165.

[15]刘丽梅.旅游企业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2):166-174.

[16]吕君,陈田,刘丽梅.旅游者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地理研究,2009,28(1):259-270.

[17]邱剑英.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01,11(2):84-86.

[18]胡传东.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推拉因素与形成机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96-100.

[19]蔡雪莉.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因归类研究[J].旅游论坛,2008,1(3):352-356.

[20]张国栋,李祝舜.旅游者自主性非生态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治理对策[J].旅游经营管理研究,2007,18(2):182-185.

[21]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22-128.

[22]李春程,陈桂煌,林明水.福建永定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特征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3):329-335.

[23]赵丽娅,丁梅,李艳蔷,等.大学生旅游环境行为思考——以湖北大学学生为例[J].科技信息,2010,33:428-446.

责任编辑:黄 澜

A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Tourists’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ourists'Behavior

LIU Lihua1,LIN Jinhuang2,LIN Mingshui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qing350300,China;2.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3.College of Tour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For the past for years,uncivilized behavior of Chinese tourists has caused controversy in the community,but has yet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In this paper,the“new ecological paradigm”and the part of uncivilized behavior were applied in the survey among tourist groups in colleg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our⁃ists'behavior.The results shows that it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verag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ourists'behavior.The average score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tourists'behavior and tourism times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The part of the tourists'behavior and some item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tourist behavior;college students;New Ecological Paradigm

F 590.1

:A

:1674-4942(2015)01-0088-06

2014-11-07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JA13354s,JB13051S);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020)

猜你喜欢

信度旅游者量表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