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内涵解读和培养路径选择*

2015-04-18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院系双师型双师

成 英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内涵解读和培养路径选择*

成 英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在转型发展时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应用型办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进行研究,明确体育院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详细解读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影响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并提出建设路径:树立应用型办学观念,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建立多维合作关系,不断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构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完善“双师型”教师流动机制。

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内涵;路径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后,各级职业学校逐步开始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现代化应用人才的必备条件,并逐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相关研究。至今,十几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却相当缓慢,相关研究也寥寥无几,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给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很大障碍。在应用转型发展时期,理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探索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体育院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名师出高徒”,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高素质、优结构的师资队伍。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应用转型时期地方高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1]在此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办学的重要工作之一。

加强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专升本”以后,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专业方向不断拓宽。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掩教学质量下降和毕业生职业能力下降的不争事实。虽然体育相关专业对学生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运动技能训练能力和竞赛裁判能力等技能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多数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践教学,多数技术教师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实践技能指导经验不足。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教学工具和技术装备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办学。

同时,加强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与地方的联动,促进地方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基本定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地方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发挥作用,而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的应用型办学也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社会体育事业这一平台。在学校与地方的联动过程中,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既能为地方体育事业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又能承担起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与竞赛,还能提升地方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地方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锻炼需求、健康测量与评估需求。

“双师型”教师既可承担课堂教学,又可承担实践教学。因此,加强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可促使教师队伍由数量的扩大向结构调整的优化、素质的提升转变,从而解决当前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2.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

2.1“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

自王义澄在1990年首先提出“双师型”教师后,教育文件和学者陆续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给出了诸多不同的表达,有“双资格”、“双素质”、“双资质”、“双来源”等等表达。[2]在应用转型发展时期,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是地方高师院校所亟需的。因此,“双师型”教师应是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大学教师。而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应是具备教师职业工作素质,精通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胜任体育专业教学和体育工作者培训的大学教师。

2.2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分类

当前,体育学共包含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和休闲体育七个二级学科,大部分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两个以上专业。专业的多元性和综合性使得体育院系的师资结构多元化。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分类也应是多元化的。笔者依据教师的教学、研究领域和具备的实践能力,大致将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分为“教师+裁判型”、“教师+教练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保健型”和“教师+服务型”五种类型(详见表1)。

表1 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分类表

2.3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高校评聘师资队伍的依据,它的制定应符合国家转型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办学要求,还应遵循专业领域特点。因此,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制定不仅要满足应用型办学需求,还要满足所开设专业的需求。

2.3.1必备条件

“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3]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拥有教师资格,并达到中级及以上职称。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其次,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第三,要具备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必须具备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专业工作能力,全面把握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4]最后,要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拥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还应拥有强健的体魄。

2.3.2选项条件

在满足必备条件的基础上,符合以下选项条件之一的教师方可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1)具有其他专业技术中级及以上职称。

(2)具有实践工作资质证书(一级及以上等级裁判员等级证书、一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C级及以上教练员等级证书、中级及以上按摩师证书),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能力,并拥有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

(3)具备两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并具备五年以上指导教育实习工作经历。

(4)近五年主持两项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项目成果达到同领域先进水平。

3.影响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3.1思想观念

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先进的思想观念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观念则制约着事物的发展。[5]长期以来,在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教师队伍中存在两种传统观念:一种是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局限在校内传授知识,形成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观念;另一种是在以考核科研能力为主的职称评定制度下,教师为了晋级职称而加强科研力度,逐步养成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科研论文的发表,轻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传统观念。传统思想观念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左右着教师意识形态的形成,制约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当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相符,延缓了学校应用型办学改革步伐,也阻碍了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思想观念是影响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观因素,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就需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与时俱进。

3.2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编制趋于饱和,再引进的人才占师资队伍总数的比例较小。要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就必须提升当前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在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上学时期或者短期培训后虽然取得了社会实践工作资质证书,如裁判员证书、教练员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等,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实践工作能力不强,证书也被压在箱底,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部分教师有意愿去参与社会实践工作,但是又缺乏精力、时间以及工作平台;还有部分教师有意愿通过进修或者短期培训去获取相应资质证书,但学校提供的机会又不足。当前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把握师资队伍现状有利于发挥优势资源和条件,做到事半功倍,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3.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法律”,内容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规章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规章制度不仅要合理、适当,而且要随着时代步伐不断改进完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次被列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这就给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劳动合同管理规定、工资管理规定、职称评定制度、职工奖惩条例、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等等人事制度都要革新,对外合作交流制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度、参与社会服务制度等等实践工作制度都要改进。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体育院系也要不断完善二级学院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3.4经费状况

在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为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顺利进行,足够经费的投入是必要的。一方面,体育院系绝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验,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都不高,在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过程中,需要再进修或短期实践培训。学校进行足够的经费投入既能激励这部分教师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又能保障各种进修培训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造成体育院系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实践锻炼和工作的平台。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为教师提升自身教育实践能力和应用科研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只有提高工资待遇,才能引进更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因此,经费是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学校只有不断拓宽经费来源,增加教师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才能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建设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路径选择

4.1树立应用型办学观念,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应用型办学就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教师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树立正确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学校也应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应用型办学目标,坚持“人才强校”的办学方针,制定并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建立有效的措施激励在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系,制定出管理条例、评聘条件、考核办法、绩效分配和职称评定体系等规章制度,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出“双师型”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工作条例,合理分配“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践工作比例,确保“双师型”教师在制度保障下有时间参加培训、体育赛事实践、社会服务、科研工作等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服务作用。学校还应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投入制度,持续地、稳定地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2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实践工作。鼓励教师到中小学支教以提升教师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体育相关部门和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教师的体育行业工作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相关协会管理以提升教师实践管理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体育赛事的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以提升教师专项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地方群众体育活动以提升教师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能力,鼓励教师担任各运动训练队的教练员角色以提升教师竞技比赛执教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体育科研项目研究以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要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技术类教师应坚持参加技能锻炼,积极参加擅长领域的实践工作以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向“教师+裁判型”和“教师+教练型”教师发展,人文社科类教师应积极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事业,提升自身社会指导能力,努力向“教师+服务型”教师发展,人体科学类教师应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保健工作,努力向“教师+保健型”教师发展。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综合提升各项素质,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4.3建立多维合作关系,不断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对口的单位、企业、俱乐部和协会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双方各取所需,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而合作伙伴可以为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搭建实践平台和提供实践经验。首先,通过合作伙伴的实践工作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在合作伙伴的实践平台上,专任教师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其次,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加强优秀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相关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专项技术交流和探讨活动,促进体育院系专任教师迅速掌握体育市场的最新动态,间接提升专任教师的综合能力;最后,共同合作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中小学校、体育俱乐部、企业和体育协会等合作伙伴应参与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发挥各方优势建立一套完备的实践技能培训方案。

4.4构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完善“双师型”教师流动机制

为快速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应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构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6]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走出去”模式就是指体育院系专任教师走向社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体育事业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使自己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而“请进来”是指聘任中小学优秀教师、俱乐部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体育企业优秀管理人员等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任体育院系的兼职教师,从事教学和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弥补体育院系实践能力薄弱这一环节,又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两种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快速提升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满足应用型办学的需求;另一面却存在很多弊端,譬如“走出去”的不再回来,“请进来”的是否尽心工作。因此,体育院系应加强“双师型”教师流动机制建设,建立合同制,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待遇,全方位的关心“双师型”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留住他的人和心。

在应用转型发展时期,地方高师院校体育院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势所趋。然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合作,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个人积极投入。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目标一定能实现。

[1]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gjs.xxu.edu.cn/info/1014/1082.htm.

[2]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3]胡海员.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能力及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57—59.

[4]薛宝林,石东斌.新组建的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01—102.

[5]李净,谢霄男.以用为本:新时期传承延安精神的活力所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31(05):10—13.

[6]李德恩.法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分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18(01):78—82.

(责任编辑 刘祖鑫)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of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 Selection for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CHENG Ying

(SchoolofSportsandHealth,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team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or departments of the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application type.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o study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or departments of the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in institutes and depart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in institutes and depart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in institutes and depart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ath: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mind,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of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establish a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continue to broaden the way of training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construction two kinds of mode of "going out" and "please come in" ,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the flow of the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or departments; double-position teachers; connotation; route

楚雄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410。

2015 - 03 - 19

成 英(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民族传统体育。

G807

A

1671 - 7406(2015)06 - 0100 - 05

猜你喜欢

院系双师型双师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