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2015-04-16李丽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口技电教三峡

李丽玲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的学习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文言文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经验。教师要教好、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自主阅读教学,学习的主动权要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言文。

一、精心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文言文导入的方法很多: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褒扬作品的价值;引录文中佳句名言;描绘情境;简述有关故事、笑话、趣闻;制造悬念;复习旧知识;点明学习目标或是直观导入;等等。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是首选,基于这一点,在学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时,如《桃花源记》,就可以先把它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并留下悬念,吊起胃口,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讲《岳阳楼记》时,可以先介绍范仲淹的生平,突出他政治上变革求新、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力争强国富民最终却被贬流放的坎坷经历,再引用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总结,突出强调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激起学生对作者的钦佩崇敬之情。在导入《口技》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洛桑学艺》第二集的口技表演,学生很容易被高超的口技表演吸引,在赞叹不已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通过诵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诵读,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可使学生认知文字,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感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把课文中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可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领会洞庭湖胜景,体会岳阳楼阴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从中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通过诵读,课文烂熟于学生的心里,为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范读课文,明确朗读要点,再请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仿读,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读、齐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舍生取义”的情感。再如,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等等。灵活多样的朗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语感,获得对作品的形象感知,在不知不觉中扫除学生面对文言文时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三、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认知的障碍性,导致学生和文言文之间总隔着一道鸿沟,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若能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多种情境,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选编进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还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横在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鸿沟自然就会消弭,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如,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图片形象再现琅琊山的美景,使学生产生形象直观的印象,再对照课文中的语句,品味琅琊山特有的奇观。这一幅幅奇丽的图画语言,把学生引上了人间仙境,其情其境令人神往。再如,教学《水调歌头》时,先播放学生熟悉的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三峡》时,先播放三峡风光的视频,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对比文中三峡与画中三峡的异同;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都能够创设出浓厚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口技电教三峡
擅长口技的猎人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90后口技传承人:用一张嘴还原《阿凡达》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