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撷取古诗文英华助推写作教学

2015-04-16万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钟子期伯牙名句

万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得到滋养和熏陶,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因此,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翻译练习,锤炼语言。

每学一首诗或一篇文言文,理解内容是首要任务,而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大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出示翻译的部分内容,留一部分空白,任学生随意发挥。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我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翻译这样展示给学生:伯牙( )地弹琴,心里想到( )的高山,钟子期说:“( )!”心里想到( )的流水,钟子期( ),说道:“( )!”每一句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既掌握了文章内容,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名句,化俗为雅。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强化学生积累的基础上要学以致用,特别是古诗文名句在写作中运用,比如,作文的题目,作文的开头,作文的结尾,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引用、化用古诗词,文章便会鲜活起来,更加的典雅,别致。如:学生写默默奉献的人,就可以引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名句。写自己的追求可以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替代。正所谓古诗词的旧瓶装自己的新酒,瓶以酒新,酒以瓶香,使学生的作文别开生面。

三、学习手法,提升品位。

古诗文中经常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想象与联想等多种表现手法的灵活使用,才使佳作迭出。在教学过程中,边鉴赏边体会写法,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就能为其增添色彩。

四、构思布局,成就美文。

好的古诗文,不仅可以美化段落,还能成就美文。如描写水的文章:水,它汇集了溪的灵气、湖的秀丽、江的汹涌和海的广博。曾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过它,歌颂过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不正是活泼可爱的溪水吗?对,正是那溪水,把水中的月亮揉碎了,揉碎成片片梨花。它唱着优美、婉转的曲子,奔跑在青翠的山林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年东坡居士吟唱出的西湖赞歌,应该是对西湖最美妙的点评吧!青山蜿蜒如带,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一江秋水在永不停息地奔流着。碧浪拍岸,令峭壁颤抖;白花翻滚,搅得江底激荡。

…………

中国古典诗文浩如烟海,语文教材所选取的一些优秀诗篇只是古诗文百花园中的数枝红杏,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巧于运用,这一枝枝“红杏”,就能让读者感受学生作文中的“满园春色”。

猜你喜欢

钟子期伯牙名句
伯牙鼓琴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何谓“知音”
高山流水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
伯牙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