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记忆快乐起航

2015-04-16赵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记忆力记忆能力

赵月

培根曾说:“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开始。”可见,拥有强大的记忆力就拥有了一个满满的智力库,它能唤醒人们身上巨大的潜能和力量,帮助人们取得非凡的成就。在璀璨的历史星河中,许多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纵横四海的军事家、才思泉涌的文学家、技艺精湛的艺术家,都因其惊人的记忆力而获取巨大的成功。因此,记忆力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正在完成原始积累的高中生更为重要。那么,如何让身处繁重作业负担之下的他们不怕记忆,乐于记忆,让大量的知识在心里生根发芽,就是当前每一个教师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记忆之于语文教学

记忆是学习的根基,千里之行,始于记忆。古往今来学识渊博的大家无一不是记忆的高手。从随口即吟的蔡文姬、曹植,到群书万卷诵的李白、杜甫,再到博览群书的巴金、钱钟书,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拿破仑、比尔·盖茨等,也在取得非凡成绩后深深感叹记忆的巨大作用。可见,记忆的巨大作用值得关注。

对于语文教学,记忆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记忆的语文就不是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语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那么,要想获得积累就必须依靠记忆,只有记忆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存储,装满大脑的仓库。

二、语文记忆教学之现状

要想真正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者就要把包括记忆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摆正位置,不应该过分夸大和完全依靠记忆,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理解而忽视记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要记忆,而实际上高中语文课堂在记忆教学这条路上,却走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1.教师的尴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教学不需要像以前有那么多的背诵,或者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抓学生的背诵。他们担心让学生背诵尤其是大量的背诵会被别人讥讽为“死记硬背”,“呆板训练”,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有违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观念是导致记忆教学陷入困境的基础,也是学生基础知识得不到夯实的源头所在。当然,很多初高中教师还是注重记忆背诵的,但往往无力躬亲指导,这也使记忆教学很低效。

2.学生的尴尬。记忆本是帮助理解、增加知识的好办法,然而,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面对浩如烟海的背诵内容,面对死记硬背的枯燥课堂,面对教师强制的背诵,面对时背时忘的无奈心酸,面对花大量时间却得不到教师肯定的背诵结局,他们开始厌倦、反感、抵触、不愿付出。甚至得过且过,忘记了复习巩固,结果,他们完全失去了记忆的乐趣,也失去了积累的过程,更失去了人文素养的原始积累。教师挥汗如雨的讲解,只能在时光中苟延残喘,奋笔疾书的背影只是枉然,剩下的是事倍功半的伤感,这就是语文记忆教学的真实现状。

三、快乐记忆之尝试

《语文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积极、多样、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是一个朴素而有效的标准,也是开展记忆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实践中,找出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提高记忆教学效果的关键。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引路人”,教师应该努力探索,积极寻找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快速记忆、永久记忆、快乐记忆的好方式。

猜你喜欢

记忆力记忆能力
你的记忆力好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非凡的记忆力等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超强记忆力
测测你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