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对比进行古诗文比较阅读

2015-04-16张鸿艳李秀

散文百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李清照古诗文苏轼

张鸿艳李秀

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河北省围场县围场镇中学香

巧用对比进行古诗文比较阅读

张鸿艳李秀

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河北省围场县围场镇中学香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充分运用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同一作家相同境遇下系列作品的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同一风格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等比较阅读的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改变“译——讲——背”的教学思路,形成“读——比——思——解——悟”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生的思想能和作家的思想交融碰撞,在深刻的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传承古典文学的精粹,在全面解读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先学作文,再学做人的目标,文言诗文教学会取得更好效果。

对比;古诗文;比较;阅读

古诗词、文言文一直延续传统的“译—讲—背”的教学模式,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字、词、句的机械记忆与理解之中,只用少量时间解读文章内容和写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颇有丢掉西瓜专拣芝麻的嫌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在实施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巧设对比点,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才是文言诗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

对于同一个作家来说不同的生活境遇会在作家心目中留下特定的烙印。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理解作家某一时期作品时,如果能将这一作家其它时期作品补充进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学习李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时,就可以把把她前期作品《点绛唇》及后期作品《醉花阴》、《武陵春》放在一起阅读。学生比较分析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在比较分析中教师适时引入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对李清照的个人生活、苦难经历及李清照的作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容易整体掌握李清照诗词特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品内容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点。

二、同一作家相同境遇下的作品比较

同一作家同一境遇下作品会有一个统一的感情脉络,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思想的,这样会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如南唐后主李煜沦为阶下囚后写了《虞美人》《相见欢》等很多词,教学中让学生比较两首词是如何抒发作者的离愁的,学生就会会发现作者善于将抽象的“愁”进行物化的惯用手法,“愁”被比喻成“一江春水”、“乱丝”后,形象、具体、可感,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写“愁”的诗句,深化对物化手法的理解,再运用物化的手法写一下自己的“愁”,就能学以致用。

再如,苏轼被贬期间写过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按词风可分三类。一是豪放风格,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具有代表性;二是旷达风格,写景抒情以联想想象的奇特和飘逸空灵的豁达胸襟见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体现苏轼的思想和性格;三是婉约风格,以委婉细腻的文笔和哀怨伤感的悲伤情绪立足,《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等在诗词数量上占有一定比例。教师教学时合理整合资源,在苏轼作品的比较阅读中全面而立体的感知苏轼其人、其词,那么在内容复杂的苏词中他经世济民的抱负,特立独行的政治见解,耿直敢言内外如一的性格就会跃然纸上。再来理解他《记承天寺夜游》时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情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系列化教学远比一首一首单兵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认识会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

三、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

对于古诗或文言文来说总有一些作品风格迥异,教学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不同之处,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古诗文的水平就会显著提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豪放词,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它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李清照的《醉花阴》、晏殊的《浣溪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学生就会对宋代豪放词、婉约词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了解这些风格流派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构建文学史脉络。这种做法打破了教材的内容体系,虽然要多费一些课时,但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及鉴赏能力的提高极有好处。

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关键要抓准对比点。学生通过鉴赏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不同之处在于作家笔下的物象是不同的,豪放词中经常出现体现阳刚之美的“大江”(“大江东去浪淘尽”)、“沙场”(“沙场秋点兵”)等物象;而婉约词中则经常出现体现阴柔之美的“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物象。

四、同一主题下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

第四学阶段有许多经典的文言文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在反映主题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曹刿论战》中“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人和”思想,《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引导,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更好

地传承国学的精粹。

五、同一风格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

风格相同的作品,由于出自不同作家手中所以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同中找异,学生会对某一作家的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把握。如同是豪放词苏轼的作品、辛弃疾的作品、岳飞作品就有不同之处。苏轼的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豪放中展示旷达;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豪放中流露无奈,岳飞的作品《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豪放中尽显苍凉。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充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改变“译——讲——背”的教学思路,形成了“读——比——思——解——悟”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生的思想能和作家的思想交融碰撞,在深刻的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传承古典文学的精粹,在全面解读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先学作文,再学做人的目标,我们的文言诗文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成果(编号1404078);承德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成果(编号1303061)

猜你喜欢

李清照古诗文苏轼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从善如流
点绛唇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