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域理论视阈下《早秋》的人物塑造解读*

2015-04-15周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式语场人物塑造



语域理论视阈下《早秋》的人物塑造解读*

周玲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域理论的三个情景要素“语场”、“语旨”、“语式”,对兰斯顿·休斯的经典短篇小说《早秋》中的人物塑造进行语域分析,展示不同语域的选择对刻画人物的有效作用,并进一步指出语域理论在诠释文学文本内涵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语域理论;语场;基调;语式;人物塑造

一、引言

人物塑造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而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印象深刻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语言艺术策略。美国黑人著名作家兰斯顿·休斯的经典短篇小说《早秋》没有重大事件以助人物塑造,鲜有人物性格冲突,更谈不上情节跌宕起伏。全文仅451个英文单词,语言堪称简约、精炼。故事聚焦于一对昔日恋人的重逢,故事叙述的动力是由两人的对话所推动,即问候、叙旧、告别。正是通过这些表面平淡无奇的话语对白,可以管窥到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和性格,从而对《早秋》中的人物刻画有更准确的理解。在文学批评和语言学交叉产生的文体学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在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的语域理论是一种“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本”[1](p13)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语域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力图从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语式三个维度解读《早秋》中的人物塑造,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蕴含的主题和内涵。

二、语域理论

发扬于伦敦学派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弗斯(Firth)的“语境主义”、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他把语域解释成一个意义概念,是由话语范围(discourse field)、话语基调(discourse tenor)和话语方式(discourse mode)来支配的,即由语场、语旨和语式构成。语场、语旨和语式三要素是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的具体体现,共同决定着一个语域。同时这三种情景语境变量与语义学的三大理论功一一对应,语场对应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对应语言的人际功能,语式则与语言的语篇功能密切相关。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变异,产生新的语域。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也在特定的语境中被理解。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2](p16)。运用语域理论来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特征,有助于解读作品的人物刻画和理解深层主题。

三、《早秋》中人物塑造的语域分析

(一)语场和人物塑造

语场指语篇涉及的题材范围和语言事件的背景,不仅涵盖谈论的话题,还包括说话者或参与者参加的整个活动。此外,语场决定词汇和话语结构的选择和使用。作者仅用了61个单词就概述了《早秋》中的背景环境:昔日情侣玛丽和比尔在华盛顿广场意外相遇。年轻时,他们很相爱却因为小事而闹别扭最终分开。出于冲动,玛丽嫁给了一个当年她自认为很爱的人。比尔则从此对女人心怀苦涩,远走他乡。这一段文字不是简单地描述事件经过,实则交代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情感历程并埋下伏笔。故事真正展开是在玛丽在人群中认出比尔后,两个人展开了一段对白,谈论的话题为各自现在的事业、住址、婚姻状况,聊到配偶和孩子等家庭琐事。表面上看不过是一次偶遇后的闲聊,然而对话中的语言以及交谈时双方截然不同的反应和态度,展示了玛丽和比尔迥异的心态和情感,塑造了反差鲜明的人物形象。

“Bill Walker”,玛丽一下子就叫出男主人公的名字,而比尔却因为玛丽显老没有立刻认出对方。玛丽欣喜地告诉对方自己就住在纽约,比尔只说了“Oh”,反应漠然。玛丽急于了解比尔的现状,连用了两个省略句“Always wondered what happened to you,Bill”和“Married yet?”[3](p5),毫不隐晦对比尔的挂念。西方人向来不直截了当询问对方的婚姻状况,玛丽却表达直白,说明玛丽对于曾经的感情难以释怀,一直牵挂比尔。对于玛丽的询问,比尔寥寥数语,用词简单,“I am a lawyer. Nice firm, way downtown. Sure. Two kids.”[3](p5),却显然在强调自己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得知比尔早已组建家庭后,玛丽同样用了“Oh”这个词,“哦”了一声就沉默下来,两人的对话出现了短暂的停顿。玛丽的失语暗示玛丽的心情由刚见面的惊喜转向失落。比尔主动打破沉默,“And your husband?”,想了解玛丽嫁给什么人。玛丽没有直接回答,“We have three children. I work in the bursar’s office at Columbia.”[3](p6),只是含糊地说有三个小孩,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财务处工作。可以想象出,她对自己的婚姻和丈夫不甚满意,不愿谈及丈夫的姓名和工作,甚至敷衍一下都勉强。但是玛丽在昔日恋人面前也不甘示弱,暗示自己的财务工作收入不错,过得很好。可以看出玛丽和比尔的自尊都很强,这也印证了前面背景中 “两人因为一点小事而分手”的细节。两人互相发出邀请也大有不同,玛丽说“我们住在中央公园西路,什么时候过来看看”,希望比尔有空来看她;比尔则回应“找个晚上,你和你丈夫一定和我家人吃个饭。不管什么时候,露西尔和我都愿意和你聚聚”[3](p6),邀请玛丽和她丈夫两人并强调自己和妻子会非常欢迎。比尔这句话表面上礼貌客套,却在炫耀他的优越感“自己和妻子感情很好”,撇清既往和玛丽的关系。玛丽刚说“我等的公交车来了”,比尔迫不及待地伸出手,一句“Good-by”匆忙甚至有点迫不及待地结束了这次邂逅。玛丽可能还有一丝希望,比尔会挽留她,但是比尔却显得如此潇洒理性将过去的感情完全忘却。痛苦的玛丽用尽力气,最后在车上朝比尔大声告别“再见!”,眼中噙满泪水,比尔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远处。结尾处不忘点出重点“这时她才想起忘了给比尔她的住址——也没有向比尔要他的住址——更没有告诉他,她的小儿子也叫比尔……”[3](p6)。显然,玛丽对于当年的选择无比后悔,一直活在对往事的回忆里,仍深爱着比尔。对比玛丽始终不渝的爱情,在比尔身上已经找不到爱情的痕迹,他对玛丽的爱只是“随风而去、随水而逝”的冲动,浅薄而现实。小说塑造了两个爱情观截然不同的人物,玛丽感性多情,比尔理性无情;两个人都有很强的自尊,注定两人有缘相识却无缘相伴。

(二)语旨和人物塑造

语旨指参与者亲疏高下的人际关系,即参与交际事件的人物之间角色关系、交际意图和藉此采用的不同正式程度及态度情感的语体,表明关系是疏远还是亲密。语旨通过语气系统、情态以及称呼语表现出来。《早秋》中的语旨:玛丽和比尔是昔日的恋人关系,二人地位相当。但随着交谈的深入,二人说话的情感呈现出心理上的波动和变化,地位也发生反转。分手时,比尔平静坦然,玛丽留恋痛苦以至于失声痛哭。语言除了传达内容,展现语言修养,还表现说话者对于这种内容的态度。在这次邂逅中,比尔逐渐占据了话语主动权,进退有余,处于强势交际角色。

再次重逢,玛丽内心激动不已,“下意识地抬起头仿佛等待着一个吻”[3](p5),说明以前他们恋爱见面时经常有亲吻的动作,感情很好。而比尔却只是伸出手,玛丽虽觉尴尬却无奈接受,说明他们现在情感疏远。“You are looking very… (he wanted to say old)…well,he said.”[3](p6), 比尔本来想说玛丽看上去过得不好,最后话锋一转说她看上去很健康。这种言不由衷的客套拉大了两人的距离,比尔刻意保持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When... she wanted to say,but the bus was ready to pull off.”[3](p6),玛丽本想问“何时再见面”却欲言又止,不想就这样分离却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告别时,比尔敷衍了事,似乎再也不想和玛丽有任何交集。

语气是“与句式相对应”的另一种表述,“最能反映人物性格”。[2](p18)比尔一开始语气冷淡、用词简单,句式多为简单的陈述句,属于被动应答。对话刚开始,玛丽使用的疑问句较多,语气显得惊喜而迫切,说明她急与了解比尔的近况。后半程,比尔开始反问玛丽的情况。这时玛丽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语气失落。广义上讲,情态包括概率、频率、义务和意愿。[2](p18)比尔在对话中运用的情态词较多,表明在谈话过程中所占有的强势地位。他用了两次概率值极高的“当然(sure)”,一次是回应自己当然结婚了暗示自己不愁找不到对象,另一次是想都没想,回应玛丽的邀请。他在发出邀请时竟用到一个命令意义强烈的“必须(must)”,又用了“非常愿意(would love to)”这样的意愿情态词强调他和妻子很乐意邀请玛丽一家来做客,甚至用了表示“义务”含义的“应该(ought to)”一词要求对方来做客时要见识一下自家两个孩子暗示孩子们聪明可爱,自己和太太为此自豪。反观玛丽,表达对比尔的挂念用了“总是(always)”的高频率副词,发出邀请用的是祈使句“Come and see us sometime.”语气相对柔和。情态词“always”暗示玛丽一直留意比尔的消息,也吐露了玛丽的心声“日日思念比尔”。在称呼语上,玛丽在邂逅比尔时用全名“比尔·沃克(Bill Walker)”和对方打招呼,是很正式的称呼,说明她念念不忘对方;而比尔只用“玛丽(Mary)”称呼对方,显得很随意。

(三)语式和人物塑造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媒介或渠道,也就是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以及语篇的符号组织方式,如口语或书面语,包括修辞方式等。《早秋》中的语式:人物对话采用非正式的口语体,以人物对话作为贯串连接小说的主要媒介。小说中穿插的环境描写措辞则较为书面化,带有文学性。故事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进行,尤其是玛丽的心理刻画。

措辞上,作者大都运用简单词汇和短语,如“kid”和“sure”等口语表达,除了“impulsively,unconsciously,desperately”等少数多音节词,大部分都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全文句子结构短小精炼,大都是简单句,如“Where did you come from?”,“Married yet?”,“And your husband?”,“There’s my bus.”等。在故事叙述中,玛丽每次情感受挫后,就有一段周围情景描写烘托气氛。第一次“无数人从他们身边走过,穿过公园。他们是陌生人。已是傍晚,夕阳西下。寒冷萧瑟。(A great many people went past them through the park. People they didn’t know. It was late afternoon. Nearly sunset. Cold.)”[3](p5)第二次“广场上,枯叶从树上慢慢地飘落。无风自落。秋天的薄暮。她感到有些不适。(The leaves fell slowly from the trees in the Square. Fell without wind. Autumn dusk. She felt a little sick.)”[3](p6)第三次有三处“忽然,路灯亮了,照亮了整个第五大街,在忧郁的空气中凝成两条朦胧的光带。(Suddenly the lights came on up the whole length of Fifth Avenue, chains of misty brilliance in the blue air.)”;“路灯在她的视线中模糊,闪烁,模糊。(The lights on the avenue blurred, twinkled, blurred.)”和“人群从他们身边穿过,穿过街道,他们是陌生人。距离和人群。(People came between them outside, people crossing the street, people they didn’t know. Space and people.)”[3](p6)这三次景物描写中,“人群”(people)这个词共反复出现6次,“陌生人”(people they didn’t know)被重复了2次,“模糊(blurred)”出现2次,暗示这对昔日恋人已经如同广场上的匆匆过客成为陌生人,情感转淡;并置结构中“距离”(space)一词被强化,暗示两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文中还出现几处带有“衰败”的意象如凋零的“落叶(leaves fell)”、凄冷的“落日(sunset)”,象征着他们的爱情从夏之热烈走向秋之清冷。“重复”、“双关”、“象征”修辞手法的运用形成了强烈的语言效果,这是典型的以景写人的映衬:玛丽和比尔的爱情正如如这寒冷的早秋,火热的激情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是因爱而逝的悲凉。此外,这些静态景物描写穿插在二人对话中,一静一动,共同推动了《早秋》的叙事过程,形成特有的文本叙述节奏,使读者有时间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叙事上,叙述时间重叠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事件顺序穿插过往恋情的“闪回”,提供必要的叙事背景。[4](p213)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带领读者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尤其是玛丽的心理波动。“她明白。在华盛顿广场的树林下,她发现自己不顾一切地向前追忆,回到过去。在俄亥俄州的时候她年龄就大于比尔。现在,她已完全不再年轻。而比尔依旧年轻如故。”,“她害怕张口说话,害怕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3](p6),叙述者好似隐身能够透视玛丽的心态,进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这份早秋般美丽却苍凉的爱情。综上,作者多种修辞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最终把这个男女爱情的平常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使读者对玛丽和比尔的人物形象有更多共鸣。

四、结语

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域三个情景因素对《早秋》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诗化小说的语义语用特征和作品蕴含的意义。作为哈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兰斯顿·休斯最早确立的是其桂冠诗人的地位。因此他的短篇小说往往留下了“诗化”的痕迹,重视意境和意蕴,呈现生活真实而平常的一面。围绕爱情这个人类亘古主题,作者在《早秋》中无意对男女主人公道德审视,判断孰是孰非,只是带领我们重温或再次体验了“平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去感同身受一部“活在过去爱情回忆里”[3](p5)的女性情感悲剧,去体会那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唏嘘无奈。透过小说表面波澜不惊的语言叙述层面,处处可以感受到人物情感强烈的暗流浮动。《早秋》如诗歌般运用人物情绪的流动和简朴的对白来塑造人物性格,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升到普遍的意蕴,使人物塑造呈现出具体真实感,思想内涵丰厚深远。[5](p171)通过对作者选择的语言及文体效果的分析,语域理论在文学文本的解读鉴赏上还有很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慧.基于语域理论对《讹诈》中人物刻画的解读[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虞建华,编著. 英语短篇小说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14.

[4]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张松柏.兰斯顿·休斯小说《早秋》的诗化特征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责任编辑:黄儒敏]

An Interpretation of Characterization in Early

Autum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 Theory

ZHOU Ling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Based on register theory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gives a register analysi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Early Autumn, a classical short story by Langston Hughes from the three situational aspects of field, tenor and mode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choices of register in character portrayal. Furth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egister theory into literary text interpretation is both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Key words:register theory; field; tenor; mode; characteriz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5)06-0123-03

[作者简介]周玲(1980-),女,安徽铜陵人,硕士,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sk2013b223);安徽师范大学项目培训基金项目(2015xmpy08)

[收稿日期2015-09-25

猜你喜欢

语式语场人物塑造
外宣话语的社会语境要素分析和功能意义解读
民法法典德译时的功能性语式及句式特征*——以《大清民律草案》德译本为例
从语域角度浅析《雾都孤儿》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网络语言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语篇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