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及方法论意义*

2015-04-15滕松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及方法论意义*

滕松艳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抽象到具体的渐进历程。其中,“现实的个人”既不是唯心主义的“精神”,也非旧历史观的抽象的、一般的类,而是受一定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限制的现实的历史的人。这一发展历程既表征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想认知的变迁,也给人们研究人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人的本质;类;现实的个人;生成;意义

人的本质问题由来已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不是一撮而就实现的,而是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精神”到“自我意识”以及“理性的自由”;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到自由自觉的活动,再到“现实的个人需要”的过程。

一、革新黑格尔抽象的“精神”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认知的直接渊源

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追随者,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深受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至高无上,人与万物是它的产物,是它的分有。人是绝对观念派生的。所以,人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只是承载着理念的一个介体。”[1](P240)因而,人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精神,就是自由。对此,黑格尔在其精神哲学中指出,人之所以能够进行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否定,超越自然的存在,成为一个不同于外部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2](P92)精神绝对不可或缺。而精神能成为人的本质的缘由—在于它是自由的,“自由是精神的唯一真谛 ”。[3](p56)

马克思虽然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崇拜者,但他的思想在某些问题上又超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视域。马克思尽管强调精神在世界发展中的力量,但却想通过个别自我意识原则对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的体系进行革新。由此,在马克思看来,自我意识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力量。他说,对神的证明,无非是证明了自我意识的存在,证明了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譬如本体论的证明。

但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4](p285)如此,马克思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主义唯心者,把自我意识当成人的本质来看待。在莱茵报时期,按照路易·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一书的阐释,马克思的思想进入到理性自由主义阶段。此时,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观点已经被马克思抛弃了,理性的自由的解读跃入视域。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是所有精神存在的本色。[5](p126)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此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受到黑格尔的巨大影响,把人当做是观念的具体对象之外。然而,不管是自我意识,还是理性的自由,都是极为抽象的东西,因而反映的都是传统本体论视域下对人的本质的看法。

二、辩证否定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认知的思想依据

(一)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解读

费尔巴哈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否定者,他把感觉论作为逻辑起点,形成了以一种人为本的新哲学。费尔巴哈把哲学的最高研究对象看做人,把异化给神的本质归还给人,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里的人是感性的人。那么,何为感性的人呢?费尔巴哈认为,感性的人是具有自然性的自然人。正如他所说:“人在世界最初的出现……只归功于感性的自然界”,[6](P214)人和动物具有自然本质,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次,感性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人。费尔巴哈认为,人尽管来自自然界,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具有自然纯真的自然本质,而不是人,人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6](P247)人的本质不仅体现在团体之中,也体现在人与人的共同体之中。因此,“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6](P581);最后,感性的人是具有精神性的有意识的人。费尔巴哈说:“究竟什么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呢?对这个问题最通常的回答是:意识。”[7](P26)人作为高级动物身上必然体现出动物的某些特质,但是动物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人的感觉不是感觉自身,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理性或思想的感觉,因为即使是最纯粹的思想也要被思考。[6](P252)总之,人的感觉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内涵、有目的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意识。这表明在费尔巴哈的眼中,人的动物的本质区分在于人的意识和精神性。

费尔巴哈把人的类本质当作是人的最高本质。那么,如何理解人的类本质呢?在费尔巴哈看来,动物的类和人类的类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差异。正如费尔巴哈所言,人的形象不再是一个有限的形象……它是一种种类繁多的动物的类,这个类在人之间作为类而不是作为属而存在。[6](P83)也就是说人类的类是一种无限的、广泛的类,作为类的类。那么,人自身怎样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呢?亦或,是什么共性的东西让人形成了类?对此,费尔巴哈说,就是理性、意志、心……爱、意志力,它们是人的绝对本质。可见,理性、爱、意志被费尔巴哈看作是人的类本质,实际上这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的自我意识。因为脱离了具体社会,具体个人的抽象的纯粹的理性、爱、意志是根本不存在的。1845年前马克思为了反对人被宗教奴役,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曾经加以沿袭。例如,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说,任何一种形式的解放,无非都是世界和人之间的关系回归本来的面目。[5](P443)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中指出,人的真正共同体就是人的实质。由此可见,尽管此时费尔巴哈关于的人本身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但实际上,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已经被马克思大大逾越了。

(二)“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的困境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反宗教批驳的依据是:人缔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缔造了人。……这个国度、这个社会孕育了宗教,一种倒置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便是倒置的世界。[8](P2)如此,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的批判最终归结为一个人的终极本质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从而也归因于这样的绝对命令,一定要推翻那些使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藐视的所有关系,[8](p9-10)这显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在人和神之间的倒置关系面前,费尔巴哈主张人是人的终极本质。但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关注的是那些侮辱、奴役和蔑视人的一切关系能否被彻底推翻。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批判的理论根据在于宗教是由人类创造的。然而,这里的人却不是现实中具体的、历史的人,而是被抽象为自然存在的人。可见,马克思凸显的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关注,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它构成了国家也构成了社会。由此,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理性的阶段。

总之,费尔巴哈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尽管强调了人的本质应该到人自身去寻找,但这本身却是一种人本主义的错误方法。因为费尔巴哈在这里所涉及的人不过是抽象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虽然在某些方面的阐释和这一命题之间有区别,但对于这个人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的分析还比较抽象,这意味着当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实际上,只有借助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深刻剖析人对生活世界的意蕴,人的本质才能得以真正的呈现。马克思虽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理性、情感、意志,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的影响可见一斑。

(三) 马克思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逾越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观点

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均被马克思进行了辩证否定,马克思主张人的本质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有着内在的关联。对此,马克思说,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于是,他的生命表现,纵然不采纳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实现的生命表征这种直接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的显现和确证。[9](p122-123)与前一阶段相比,马克思尽管仍然没有摆脱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影响,但他把类特质作为真正的劳动和异化劳动区分的标准,认为人的类本质复归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这在显现人的本质的道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段时期费尔巴哈的一些术语被沿用,但实际上费尔巴哈的思想已经被大大逾越了。正如《德法年鉴》中马克思所指,有一些习惯性的哲学术语,如人的本质、类等等,给了德国理论家们一个可乘之机,使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真实的思维过程,但是却以为这里的一切不过是他们旧的理论外衣的翻新而已。[10](P261-262)

由此,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他消除了费尔巴哈的侵染,梳理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本问题,指出人是生理的人,而不是无精神实体的人,批判现实社会非人现象的基点在于人的类本质。由此,自然界和人的历史有着深度的关联。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对生理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因此,他既不能正确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也不能充分说明历史的变化发展。由此,新的人的本质观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清算基本确立起来。

可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 将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这意味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类特质在于生命行径的属性,而人的类特质体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据此,马克思把人类改造自然的劳动看做是人的类本质,从而使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感性活动和一般性的物质性劳动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发展态势,从而为具体的、历史的个人的出场提供了前提。然而,如果劳动的自我生成被规定为人的本质,这无疑把一成不变的本质观否定了。因为如果劳动可以生成人的本质,那么,不同的本质就可以被不同的劳动造就。这说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诠释虽然还没有突破人本主义的框架,因为马克思也是着眼于类本质出发来探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是,费尔巴哈思想蕴含的东西已经被马克思远远逾越。假如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也就是所有人共同的本质,它是没有区分的一种共性。由此,不同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的人都没有区别,从事农奴劳动和从事雇佣劳动的人也界限模糊。可见,无论是把类本质归结为理性、情感、意志还是劳动都无法区别具体的个人,这种人本主义的方法,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日趋成熟逐渐被摒弃。

2.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人的本质是在具体条件下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56)其中,固有抽象物是指先验规定性,现实性是指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外部环境。换而言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不是每个人先验就有的抽象物—理性、情感、意志。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性的视域才是一种科学看待人的本质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般而言,对事物的界定,既要精准的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结,也要遵循相关的格式要求。进一步说,对事物进行界定时,内容上要表征事物的实质,形式上要用一个大的概念来涵盖被定义的概念,之后再描述性的限制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对一个事物的定义,必须遵守相应的原则,即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必须同质,否则定义无法成立。在德语中本质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本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德语中的本质是一事物作为该事物而现实存在的根据,所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说明一个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直接回答人是什么。因此,在社会关系的视域下来领会人、体悟人,是马克思为我们展示的一种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的方法。

从康德到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虽然关心的都是人的本质,但是他们都从以单个人的抽象性为立足点,以某个或某些独特的性质为视角来考量人的本质,这种方法必然导致其相关理论的先天不足。事实上,人的本质应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和认可,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1](P48—50)而社会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现实性的社会关系不是独立于人之上的抽象物,而是被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相对于自然关系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重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方式去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p58)这表明社会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彼此关联。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不仅促进了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且也促动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变。由此,人的本质也就要随之而变。因此,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利用“现实的人”替代了费尔巴哈的“理想的人”,强调了物质生产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的人的观点。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人的本质必然随着发生改变。这不仅为人和动物的区分提供了依据,而且为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阶级的人的区别奠定了基础。

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整个人类历史的研究,加深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他们说:“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想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8](P66 - 67)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首要条件。可见,唯物史观要谈的前提是现实的前提,而在现实的前提中,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第一位的,他们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活生生的人。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生存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首先满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为了生活所必要的一切东西,为此,人们开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自身。第二个事实是,人们的生产活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和满足需要使用的工具又会导致新的需要,于是满足人们生存的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就产生了。[8](P78-79)这表明人存在的第一要求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正是有了这种需要,人类才要开展生产活动。换句话说,个人的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离不开生产实践活动。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以及个人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增长的需要密切相关。可见,现实的、具体的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

但是,个体的存在,在每一阶段的历史都达到了一定的物质成果,一定的生产力,人对自然历史遗址个体之间形成的关系,都有这样的痕迹,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大量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虽然这些在下一代那里会有所变化,但是下一代只能以上一代提供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基础,然后对其进行改造,进而使它们更适合下一代的生存。[12](p108)这说明一定历史社会条件的制约是现实的人必须面对的客观实际。换而言之,不存在抽象的人的本质,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必然不同。总之,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具有生成性。正如萨特所言,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生下来仅仅是个存在,至于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看后天的努力,这表明了马克思思维方式的转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的认知中,是从”自我意识“到”理性的自由”,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自由自觉”的活动;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到人的实质的生成论,这是一个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视角的转换。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过程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以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为基点,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对我们深层把握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从共性视角向共性与个性相统一视角的转变。劳动是人类共有的本质,劳动是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表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宗教或其他什么的可以作为人和动物区分的依据。但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动物和人进行分别,一方面也生产出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8](P67)而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作为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总是要面对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个性就源于不同的生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又存在着个性。正像马克思所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是在某种关系中,他才变成了一个奴隶。纺纱机就是一台纺

(二)从静态的感性直观视角向动态的历史发展视角的转变。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诠释为类,这里的类不仅体现着一种普遍性,它把许多个人纯粹的连结在一起;而且呈现出一种共同性,许多与社会关系无关的人通过它发生联系。正是在这样的视域下,费尔巴哈认为,许多个人以纯粹的自然方式联结在一起的普遍性就是人的本质。但在社会历史的视角下,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关系也必然随着发生变化。由此,人的本质并不是普遍性,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迁的。也就是说,人的本质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经开始把人的本性的理解和社会关系以及历史的发展相联系,并提出用现实的人来取代抽象的人,指出物质生产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现实的人,因而人的本质是生成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一历程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契机,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境遇,而且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陶富源.陶富源哲学论著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周永霞.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陈如松]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5)06-0008-03

[作者简介]滕松艳(1972—),女,吉林通化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意识形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世界向度研究”(12BZX011)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