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居民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

2015-04-15童智锦,赵晓,刘剑雪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物质性福建省居民

*基金项目: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研究项目“基于低碳经济下福建省居民体育消费的统计分析研究” (编号JB13348S)的成果之一。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经济现已成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相关居民“绿色”体育消费,也开始被重视起来。文章以实际数据为基础,统计与分析了福建省居民在低碳经济下体育消费状况,旨在找到其中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545(2015)02-0096-(04)

收稿日期: 2015-1-13

通讯作者:童智锦,158043825@ qq. com。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福建省进入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大多数人步入了小康时代,人们最关心的不仅仅是每天的收益是多少,还有每天健康状况好与坏。大多数福建人开始尝试去一些体育娱乐场所,体育消费步入黄金发展时代。改革开放奠定了人们体育娱乐的消费基础,但是由于体育娱乐行业刚刚兴起,各种体育设施及消费市场较为落后。总体环境制约了体育娱乐行业的发展。落后的体育娱乐行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基调,“低碳经济”顺势而出。人们在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中,选择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体育娱乐运动,这为往后的体育娱乐行业发展,定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低碳经济及体育行业变革

低碳经济就是先进的技术减少原本行业的高耗能模式,达到低耗能,零污染的理念 [1]。然而福建省整体体育娱乐产业较为落后,不少地方还保留部分“恶习”,比如场地没有规划垃圾桶,导致市民不便而乱扔乱丢垃圾等。而体育行业则是整合多种相关产业,如广告等生活周边产业。在低碳经济下的体育行业,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建立低碳经济环境友好新形势的体育产业 [2]。

2研究方法

以福建省达到18岁以上人群进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按照各行政区人口比例发放。共发放5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 879份回收率为77. 58%,历时1个月。

3结果与分析

3. 1居民的基本经济情况

由官方网站得知,福建省2004年的人均收入是3 800元左右,大幅度的高出全国的水平。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福建省当时的地区生活水平,福建省居民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水平。

3. 2体育消费水平

为了使数据更为简洁,方便统计和分析,笔者将消费金额划分为3个阶段,由平均每年的体育消费额度的多少作为区分标准。消费额度在0-100元之间的居民,被划分为不重视体育;消费额度在101-300元之间的居民,被划分为偶尔体育运动;消费额度在301-800元之间的居民,被划分为经常体育运动;消费额度在800元以上的居民,被划分为热爱体育运动。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福建省居民不重视体育的居民占,其余的为偶尔体育运动和经常体育运动的居民。整体情况非常不乐观,将近一半的人都没有户外运动的习惯,若按照2003年人均收入4 400元来计算,则农民的体育消费仅为年收入的2%左右。

3. 3体育消费类型

体育消费是能够通过某种外在条件或者精神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体育需求的一种行为或过程。它是由两方面组成,包括非物质消费即精神消费和物质性消费两大方面。就目前的我国市场看,有关体育消费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但是却可以根据大致的划分出以下几类:

(1)寄托在实体上的物品消费、有关信息类的非物质性消费、劳务方面的体育消费;

(2)通过观看获取心理上的满足的体育消费、置身其中参与到其中的体育消费、能传递体育内容的实际物品的体育消费;

(3)可接触性较强具有实物性质的体育消费、通过观赏可以获得一定福利的体育消费、参加活动或者置身其中的体育消费、在进行医疗及后期康复所需要进行的体育消费、带有博弈性质的体育消费。

根据上述的分类又可将体育消费的类型粗略的划分成两大类的六个较小的类别。

(1)可以寄托到具体物质上的物质性消费:有关实体上的物品消费、带有博弈性质的体育消费类;

(2)由精神方面构成的非物质性消费:通过健身或者参加活动进行的体育消费类、通过观赏获得某种服务的体育消费类、游览体育胜地进行的体育消费、获取有关体育信息进行的消费。

非物质性消费与体育消费的质量成正比,即体育消费的质量的上升可以通过非物质性消费的比例的提高来实现。而物质性消费却和体育消费的质量成反比趋势,即物质性消费的比例若上升,那么体育消费的质量就有可能越低。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76%体育物质性消费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地区,尤其还是在福建沿海地区居民中。福建省沿海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多花费在物质性商品上,如购买运动服饰,而用于廉价体育器材的购买支出等方面却很少。除了购买物质性商品,在带有博弈性质的体育消费上同样占有很大的比重。

原因很简单,博弈性质的体育消费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以满足部分居民投资的心理。福建沿海地区居民在商业意识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独立性。而在有关健身进行的体育消费、通过观赏进行的体育消费、到体育胜地进行旅游以及获取体育信息而发生的体育消费所占的比例总和却不到20%。由此可以看出,福建沿海地区的居民整体体育消费水平和质量较低,而且在物质性体育消费花费较多,非物质性的体育消费却少之又少。体育消费市场在非物质性的体育消费,如体育健身和观赏性体育消费市场还有欠缺。

3. 4不同社会层次的农民体育消费能力及消费类型分析

3. 4. 1不同性别体育消费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消费群体在实物消费方面的比例要比男性的大,但是在带有博弈性质的消费上女性消费群体却远不如男性消费群体。出现这种情况和男女消费观念有着很大的关联。女性购买物质类的如服饰方面的意愿比较强烈,而男性则更热衷于进行体育博弈方面。因此女性的体育消费质量要高于男性。

3. 4. 2不同年龄的体育消费情况 在年龄与体育消费的关系上,二者呈现反比的趋势,当年龄越大时,体育消费也就随之下降 [3]。购买体育实物的消费、获取体育信息的消费、通过观赏获得服务的体育消费也与年龄呈现反比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消费理念随年龄的变化有关,年龄越大购物欲也随之降低。通过健身服务或者旅游进行体育消费在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中有下降的趋势,在55 -65这个年龄段却呈现上升的趋势,到了65岁及老年群之后又再次下降。出现这种现象与不同的消费群偏爱的运动环境不同有关。青年群体热衷于到需要专业健身进行体育消费,而中老年却更偏向于自然环境。根据调查结果,26-55岁之间的消费群具有较强的投资意识,因此多热衷于具有博弈性质的体育消费。学生群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3. 4. 3不同社会阶层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 社会阶层按体育消费能力的排名是:私营企业主、企业管理者、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农村管理者、知识分子、雇工、农民工、农业劳动者。其中第一阶层和最后阶层体育消费比例相差甚远。不过,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的绿色体育的发展,如部分热爱运动的居民选择在自家的小区做运动。

3. 5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调查问卷表明,影响居民消费的原因主要是收入、市场环境和性价比。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地区,其居民有着较高的体育娱乐活动的氛围,如积极参加户外绿色运动。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迫在眉捷为居民绿色体育做好铺垫,刺激居民体育消费。

4影响居民体育娱乐消费的问题

4. 1环保意识较弱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的起步晚,在短时间内未有很大的起色。并且由于我国政府对于环保理念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的体育产业的企业公司,往往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保。因此,我国的体育产业存在的不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4]:①社会对于环保理念的宣传少,导致人们体育环保意识缺失;②体育产业企业缺乏成熟的运作机制,把环保理念放在次要位置;③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资源方面的投入还需加强重视。

4. 2体育场馆环保问题

如今,我国体育场馆数目巨大,造成的环保问题也是极为严重,体育场馆的建设材料无法循环利用。灯光照明和空调制冷设备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4. 3大型体育活动环保问题

我国人口未知数量众多,由此举行大型运动会则要承受更大的人口压力,而造成的交通拥挤、食品安全和生活垃圾问题较为严重。例如广州亚运会期间,造成的环保问题就格外的严重:仅与运动会有关人员的食品消耗就为7 000吨左右,饮料的消耗为5 000吨左右。而观众造成的垃圾问题就更为严重。在整个亚运会期间,当地政府对于食品安全、垃圾处理等问题压力负担极大。

4. 4体育旅游环保问题

现阶段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体育旅行则更加符合现阶段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是现代旅行重要的发展方向 [5]。旅游业的发展使环境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一方面,游客参观过程中形生活垃圾以及水体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环境景点的相关建设,也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4. 5健身房环保问题

大多数人往往从众心理,选择了健身房办理会员卡,却几乎不去健身。健身房中的器材每日消耗资源问题严重。比如跑步机,这种器材消耗电量严重,大约为2kw·h/h,如果按每人每天进行0. 5h的运动,则每人每年消耗的电量非常可观,更不用说全国每年消费的电量,将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数字。

5结语

绿色体育的概念不能只能做表面文章,要把绿色体育和环境建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应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总体来说,福建省居民的体育消费还在初步阶段,要解决问题还需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开发多元化体育资源、制定合适消费价位等同时。加大对体育娱乐的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大家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

猜你喜欢

物质性福建省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保护:基于无锡宣卷的调查与思考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