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

2015-04-15梁金荣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磁辐射危害人体

*基金项目: 2013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立项青年基金课题“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护的探讨与实证研究——以滁州高校为例”(编号YJQ-2013-10)成果之一。

摘要:本文通过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和测量不同品牌手机辐射值大小,研究并比较了CDMA和GSM这两种模式的手机辐射差异。结果发现使用不同的手机、不同的网络、会产生不同的电磁辐射。目前没有确切、典型的实验证据证明由此导致的疾病案例,但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本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并掌握手机电磁辐射防护的常用方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545(2015)02-0038-(04)

收稿日期: 2014-7-30

通讯作者:梁金荣,jinrong109@163. com。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全球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60多亿,占全球总人口的85%。那么,手机的辐射有多大?这些辐射对人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这些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新课题。物理学认为手机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种表现形式,手机在工作时会将音频信号转换为高频电信号,再经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若此时人的大脑处于手机天线附近就会受到一定的电磁辐射影响。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在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相互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传递能量,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的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电磁波。手机辐射与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1]。

1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手机所带来的电磁辐射对人们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可以用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手机主要通过天线辐射微波,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它属于微波的中波频段,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它进入人体器官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不会消灭,会把这些能量传递给其他人体器官,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导致使人体产生热量的致热效应和人体对其没有直接感觉的非致热效应 [1]。如何把这些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是每个手机用户最关切的问题。手机运行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实现的,每部手机都是一个专业的电磁波发射机。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与手机保持着亲密接触,因此手机辐射必然对人体健康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和危害。当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手机会向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 [1]。人体接受到的电磁辐射可以用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衡量的话,SAR值代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也称为电磁辐射测量值,单位为w/kg。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 [2],我国的标准是SAR值低于1w/kg。

手机辐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2011年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权威研究报告称:“手机电磁辐射可增大得脑癌的风险”,欧洲议会会员呼吁:“欧盟相关部门应认真对待手机辐射可能增加致癌风险这一问题,现在要做的已不是采取谨慎原则,而是如何防范这种风险”;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得出惊人结论:手机辐射危害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3]。俄罗斯研究人员还通过手机的通话过程65min来蒸熟鸡蛋实验来验证手机辐射的问题。防止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一问题已成为重要研究发展课题。

2手机使用人群对手机产生电磁辐射的认识

关于手机有没有辐射及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问题,笔者已向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使用手机的教师和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经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他们都知道手机有一定的辐射,但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呢?调查所得的结果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对人体没有较大的影响,有的认为有一点点,有的认为对大脑、心血管不好等等。手机辐射到底有多大?这不是人们凭肉眼所能看得到的,要通过专业的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来测量。它可以测量手机辐射的数值,也就是每平方厘米有多少微瓦的辐射量,测试的区间范围是从0-1999微瓦。通过测试仪的测量,不同手机的辐射值悬殊还是很大的,低至几十微瓦,高的有1000多微瓦。实验证明从拨打电话到电话接通的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机辐射。特别是电话在接通的一瞬间,手机辐射值会有一定的升高,在接通之后,辐射值又会下降。不同的手机,辐射值也不一样。测试发现,同样是一个手机卡号,品牌行货手机的辐射值比山寨手机的辐射值低一点。拨通后的山寨手机辐射值一般都在1400微瓦左右,而且极不稳定,最高能达到1500多微瓦。手机不在通讯状态时,手机辐射值为零。手机在充电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辐射值。测试发现,手机的辐射与手机种类、手机的新旧程度关系不大,而和手机的网络模式CDMA和GSM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用GSM模式的手机,辐射值一般都是1000微瓦以上,而使用同一手机,CDMA模式的辐射值要低一些,大概几十到一百左右。实验结果证实:不同的手机,不同的网络,就会产生不同的电磁辐射。一些权威的专家说在手机诞生的那一刻起,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一直都存在争论。一些劣质手机可能会超过国家标准的强电磁辐射,这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手机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与3个因素有关:辐射源强度、辐射距离、累计辐射的时间。因此,减少手机辐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即降低辐射强度、增大人体与辐射源距离。此外,还可从手机本身考虑,可以寻找适合的、可行的能够减少辐射的新型手机。还有要从自身做起,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尽量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手机辐射,从而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

3. 1“模式”创新防辐射手机

防辐射手机也可以称为“健康手机”“绿色手机”“防癌手机”“孕妇手机”“学生手机”等,能很好的解决手机辐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并且符合人们日常的通话心理需求与使用习惯,操作灵活方便。防辐射手机是一种全新的手机设计理念,是手机结构及应用方面的“模式”创新。防辐射手机的诞生,将开创出手机结构及使用的一种新模式,能有效地防止手机辐射危害,呵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3. 2通过自身行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减少手机电磁辐射

3. 2. 1尽量减少使用手机,通话时使用耳机或免提电话

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是减少手机辐射最有效的方法。在家中或工作中需要与人联系时,最好使用固定电话,因为手机比一般电话辐射场要强大十几倍,如果没有固定电话但有联系他人的必要时,要尽量缩短手机通话时间。实验表明:在接听或拨打电话的瞬间手机释放的电磁辐射达到最大,要尽可能将手机放置在远离身体头部的位置,若手机在使用时紧贴头部,产生的微波非常集中,反复长时间使用必会引起局部病变 [1]。使用时要减少手机以较大功率发射微波时对头部的辐射;就必须等手机振铃几声之后,使用免提电话或耳机 [4]。因为与直接将手机靠近耳朵接听相比较而言,使用耳机可以增大辐射源与身体的空间距离,能明显减少SAR值,分散手机辐射危害的积累。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离的,所以在耳机线周围也不可能有共振产生,能减少手机带来的辐射危害 [4]。免提通话虽

然能大幅度降低辐射危害,但是,它的通话会受场合限制,不是任何场合都能够使用。另外,尽量减少用手机玩游戏、看电影、上网等活动的次数等等。

3. 2. 2去听尽量不要连续用同一只耳朵

大量实践证明手机在正常通话时它的电磁辐射值很小,但如果是长时间通话,应左右耳交替使用接听,这样可以让耳朵得到的热量消散,不至于使辐射积累到损伤耳朵的程度 [4]。

3. 2. 3手机尽量不放枕边或裤袋,要将手机摆放在适当的位置

在不使用手机的时候,尽量关闭电源。在待机状态中,虽然相比手机通话过程中产生的辐射量要小。但由于仍与基站保持联络,依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同理,也不能将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挂在腰间、腹部或者胸前,晚上睡觉不使用手机时,要将手机关机,不可将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放在枕边。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辐射的危害对不同的器官是不同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头部影响最大。手机若常挂在靠近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时,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会降低人体的生殖功能 [2]。因此,手机使用者要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 [3]。当手机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充电时不要离手机及充电器过近(30cm以内),尽量远离手机电磁辐射所发射出来的电磁波。

3. 2. 4不要在信号覆盖差和信号不稳的情况下接打手机

当处于室内墙角信号覆盖比较薄弱及电梯等封闭的空间时,手机与基站的联络功率增大,电磁辐射值也会随之增大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因此在这些地方应该谨慎地使用手机,尽量不用或短时间使用;而接打电话时频繁的位置移动会使信号强度改变从而增强手机的电磁辐射值,所以我们打电话时最好不要随意走动。3. 2. 5平时生活中多吃一些水果和绿色蔬菜,多饮用绿茶 目前来说,对于保护人体不受伤害的手机辐射值,尚没有一个十分严格的界限标准。手机使用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比如辣椒、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 [2]。医学也论证出,一些绿色蔬菜能够杀菌、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等 [2]。研究还表明,绿茶中含有较多能够改善机体造血功能的脂多糖,因此,饮用绿茶也能够有效的阻止辐射入侵人体。在无法避免电磁辐射的现代,适当饮用绿茶是最为简单、易行、有效的抵抗电磁辐射的方法。

3. 2. 6不用便宜版的“山寨手机”

很多“山寨手机”没有进行SAR值测试,没有入网许可证 [4],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3. 2. 7特殊人群慎用手机

例如:癫痫患者使用手机时,由于脑部周围电磁场增强,或可诱发癫痫病;装有心脏监视器的病人使用手机时,手机电磁辐射会影响心电图记录;白内障患者使用手机时,可能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出现水肿,使病情加重;孕妇怀孕早期若频繁使用手机,胎儿易受影响等等 [4]。尽量少用手机,以减低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4结束语

高科技、高信息迅猛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手机电磁辐射具体对人体危害究竟有多大,科学界至今仍存在着争议 [3],主要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实验证明。手机使用者不要因为手机会带来的电磁辐射而不使用手机,而是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日常生活环境和工作地点,可以说辐射是无处不在,应该正确对待手机辐射问题,从各个流程、手机的研发、使用等环节,寻找减少手机辐射问题,这才是目前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
4.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大吗?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药+酒 危害大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