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综合治疗的效果对照

2015-04-13胡孝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保乳术根治术生存率

陈 忠,胡孝渠

(1.永嘉县中医医院,浙江 温州 325102;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乳腺癌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综合治疗的效果对照

陈 忠1,胡孝渠2

(1.永嘉县中医医院,浙江 温州 325102;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研究乳腺癌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6例行保乳术,B组54例行改良根治术。两组病例均实施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随访第3、5、8年A组病例生存率分别为97.8%、93.3%、38.1%,B组为96.2%、92.0%、32.6%,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病例复发率分别为0、4.4%、21.4%,B组病例为1.9%、4.0%、26.1%,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手术+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乳腺癌;手术治疗;综合治疗

乳腺癌作为一种临床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威胁。一直以来,手术治疗始终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治疗方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理论。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年龄分布为34-69岁,平均年龄53.6岁。入选病例均乳房扪及肿块,肿块直径为2-3cm者41例,3-5cm者46例,超过5cm者13例。肿块位于左侧者51例,位于右侧者45例,双侧均有者4例。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34例,Ⅲ期57例。

(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入选病例分为A组46例,B组54例。A组行保乳术,手术适应证包括:肿块直径<3cm,距离乳晕>3cm,占总乳房体积较小,且与乳房皮肤及胸大肌无粘连。术前前哨淋巴结活检呈阴性者,切除肿块表面>3cm的皮肤及周边胸肌筋膜,完整切除乳腺腺叶区段的肿瘤,切缘无癌细胞。活检呈阳性者,则除肿瘤切除外,做腋淋巴结清扫术。

B组行改良根治术。手术适应证包括:钼靶照片显示有弥漫性钙化灶,且多中心性病灶者;髓样癌、黏液癌、乳管内乳头状癌、湿疹样癌等,或不具备实施保乳术者;肿块位于乳晕附近者。手术做梭形切口,切除包括乳头在内的肿块表面>3cm的皮肤及周边胸肌筋膜。前哨淋巴结活检呈阴性者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胸大小肌,呈阳性者将腋上中下组淋巴结全部清除,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

2.综合治疗。(1)化疗。均行新辅助化疗,予以环磷酰胺400mg/m2·d静滴,1次/d,8d;氨甲喋呤20mg/m2·d肌注,1次/d,8d;氟尿嘧啶400mg/m2·d静滴,1次/d,15d。周期完成后,休息14d,共做3周期。完成后14d实施手术,术后7d再次实施上述方案3周期。(2)放疗。对实施保乳术及部分改良根治术病例73例予以常规45-50Gy全乳照射,瘤床补量照射10-15Gy,发生腋下淋巴转移病例另行同侧腋窝以及锁骨上下区照射50Gy,内乳25Gy。(3)内分泌治疗。经雌激素受体ER检测呈阳性者31例,化疗及放疗结束后,予以三苯氧胺10mg口服,2次/d,连续服用3-5年。

(三)评判标准[1]。

甲级愈合:术后9-18d,切口无感染及开裂,无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可按期拆线;

乙级愈合:术后见有切口感染、开裂、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未有化脓现象;

丙级愈合:上述情况均见有发生并化脓,需再次手术切开引流。

(四)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愈合情况。

A组甲级愈合44例,乙级愈合2例;B组甲级愈合51例,乙级愈合3例。

(二)生存率及复发率。

经术后5-8年随访,共计随访病例98例,两组病例生存率及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三、讨 论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保乳术因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能够保持较为满意的外观效果,在控制局部复发及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较为理想,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2]。本次研究证实,保乳术在生存率及复发率等方面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病例生存率、复发率比较(P>0.05)

改良根治术在治疗Ⅱ期乃至部分Ⅲ期病例时更为适用,此方案经腋窝淋巴清扫可依据淋巴结转移范围判断胸大小肌的保留程度,且能够有效清除腋上中下区淋巴结,手术范围与传统根治术相比更小,术后上肢功能不受影响,并发症较少,同为乳腺癌主要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措施。本次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癌细胞活力,病理抑制癌细胞,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级,更有助于切除手术,为更多的采用保乳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化疗则能够及时清除隐性转移,防止复发,通常情况下,应在术后7d内开始用药,且时间不应少于半年。术后放疗的目的在于取得化疗协同作用或附加作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术后内分泌治疗在术后治疗中较为重要,据统计,雌激素受体呈阳性者施行内分泌治疗其有效率可达到60-70%[3],因此在术后应酌情进行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尤其对于ER(+)的绝经后患者最为适合,能够提高保乳术的成功率及治愈率,预防复发。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减少癌细胞残余,预防复发,降低肿瘤转移发生率的作用,使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提高到90%以上,复发率则低于8%,值得推广使用。

[1]崔 华,速金华.女性乳腺癌154例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9):85.

[2]颜庆余.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5.

[3]陈 同,林志超,张祝好,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59-60.

R737.9

A

1002-1701(2015)05-0127-02

2014-09

陈 忠,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67

猜你喜欢

保乳术根治术生存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价值评析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