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吉图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因素分析

2015-04-13许超郭继秋

商场现代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长吉图物流产业影响因素

许超 郭继秋

摘 要:为创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信息平台,本文从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需求、物流信息平台三个方面对长吉图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主要是看该地区自身的物流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结合长吉图地区发展现状,将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国内外政策优惠,对于长吉图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来说,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待扩大的市场规模,应用不够广泛的高新技术,有待提高自身素质的物流企业,这三者要尽快优化,增强长吉图区域物流竞争力。

关键词:长吉图;物流产业;区域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图们江地区,总计约吉林省面积的三人之一(3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人口的三人之一(约770万人口);经济总量占吉林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长吉图地区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面向东北亚开发的重要门户以及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大力发展物流系统相关配套软硬设施是现如今发展区域经济的先行准备。对吉林省当前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呈现的主要问题是物流信息不顺畅和不对称,因此吉林省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提高物流信息化和货物流通效率,促进长吉图地区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加快吉林省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涵义,王孝坤、杨东援、张锦、关志超、王权五位(2007)将其定义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充分发挥物流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物流网络通达化、物流流通一体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物流系统运行高效化,运用系统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以物流信息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通信网络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为实现最佳的功能结构和体系构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构筑起统一开发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一、长吉图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1.物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

作为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一个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多年来,公路、铁路、水路等构成了吉林省的综合运输体系,物流基础设施规模不断壮大。长吉图地区省内高速公路网已经全面开通运行,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早在2008年就已经建成通车,长春至吉林高速公路在2010年完成了扩容改造,珲春至图们高速公路也在2010年顺利建成通车,此外,长春至珲春的高速公路也较开发前有了较大改善,目前,仅仅五个小时就可以从长春到达珲春。省内各地区的铁路也在高速发展。其中长吉城际客运专线已在2010年底正式通车,全程只需32分钟,哈大线已在2012年建成通车,大大提高了吉林省长吉图地区连接外界流通效率,连接吉林至珲春铁路专线也即将在今年2013年竣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有多处通商口岸,其中南坪口岸多年来在吉林省与朝鲜通商各口岸中货物进出口量一直排名第一,年过货量超过100万吨,其余各口岸年货运量均超过10万吨。目前,各口岸的基础设施虽已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在不断升级改造中,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货物运送需求。

2.物流需求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与其密切先关的物流需求大量增加,快速发展的区域地区经济带动了对物流服务需求量的增加。首先,吉林省作为一个以汽车和化工为主要产业支柱、以农业为第二大支柱产业的大省,车辆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粮食深加工业等基础雄厚,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需要大量商品大进大出,需要更合理、更有效的物流服务,来保持企业的活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其次,长吉图地区商贸建设成果显现,大量商业连锁企业、商贸市场、商贸联盟初步形成,繁华商业大都市形象逐步确定,增加了地区货物流通量,带动了地区物流货运量需求,对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系统发起挑战,需要进一步挖掘物流潜力;最后,全球经济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密切,长吉图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区域,和多个国家相接壤,与周边地区和国家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在沿边地区,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了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培养了一批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增加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

3.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缓慢

长吉图地区现代物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出具规模,交通、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区域物流中心逐步形成,但是物流产业信息资源还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及仓储这种简单方式中,没有将物流与生产和生活进行现代化结合。物流信息质量不高、滞后差错现象频频发生,物流系统整体协同作用效率没有显著提高,大量类似信息在不同物流系统中各自重复流转,不能够对物流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加大了物流产业成本,直接影响了物流工作效率,物流信息资源不能够满足服务客户、企业管理、政府监督等各适用方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物流服务质量。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各行业的连接者,现在急需建立一个涵盖跨区域、跨行业的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金融核算中心等在内的与互联网连接的系统性的公共信息平台,使其满足硬件设施不能提供的且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量和满意度。

二、长吉图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分析

对于区域物流竞争力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各位学者的定义,可以将其概括如下:区域物流竞争力是指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物流产业,对于争夺物流资源、开拓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方面的比较。其中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企业因素和政策因素五种因素。可以按照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因此长吉图实际情况,将五种因素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类。

1.长吉图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积极因素分析

(1)环境优势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地理优势显著,与俄罗斯、朝鲜、蒙古、日本等多个国家相连通,图们江国际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长吉图国际物流通道连接俄罗斯的赫塔和扎鲁比诺港、蒙古国乔巴山、朝鲜的罗津和清津港,并延伸至韩国和日本,它依托于长吉一体化经济发达区域,以珲春为中心,可以凭借朝鲜于俄罗斯多个港口出海,完成海上物流作业,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可以利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实施跨境陆海联运,和邻国的周边贸易区促进我国内地沿边经济发展,为物流产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长吉图区域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我国境内地区有这丰富的水资源、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与图们江毗邻的境外地区具有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等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建设预留地较多,有广阔的合作开发空间,有利于资源互补互利,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为物流产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优越的环境条件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构造物流信息平台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2)政策优势

对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都曾在考察、访问中做出过指示,要在长吉图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加强周边贸易。给长吉图地区的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批复了《图们江下游珲春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大纲》和《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加强了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交流,促进了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程度,加快了长吉图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物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09年,国家将物流业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出台了《物流业振兴调整和振兴规划》,同年8月30日,国务院又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长吉图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地区,这几项内容的颁布和实施,给长吉图现代物流业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会。长吉图地区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内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得到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大力支持,自1987年提出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以来,中、俄、朝、韩、蒙多个国家联合签署了多个文件,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为长吉图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政策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为长吉图地区物流业、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2.长吉图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竞争力消极因素分析

(1)市场因素

市场发达程度好,能够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商品流通效率、交换效率的显著提高,给物流产业增加了供给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长吉图地区市场化进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区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国内各省际区域之间,还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其他省际区域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相比之下,对物流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此外,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同市场规模息息相关,市场规模是决定产业发展情况和竞争力强弱的先决条件。长吉图地区市场规模偏小,相关产业需求较小,不利于市场需求内部结构优化,不利于扩大物流市场的需求规模,物流需求的增长速度缓慢。

(2)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同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从而提高物流作用效率。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电子商务广泛使用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影响更大。现代物流产业竞争力差异主要体现在物流服务方面,物流服务质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的差异。长吉图地区虽然科技教育基础雄厚,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注明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几十所,在科技方面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甚至有些学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新技术的使用并不广泛也不及时,IT技术和软件系统开发技术尚不够成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MRP物资采购管理系统、条形码技术等还没有在长吉图地区物流产业广泛应用,没有形成高效、及时、准确的物流运作高新技术系统。因此,长吉图地区应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应用科学技术带动物流产业发展,增强长吉图区域物流竞争力。

(3)企业因素

区域物流竞争力是一个宏观概念,却是由许多个微观个体企业构成。各个企业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相互共同作用和发展,反映出各类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的竞争力。长吉图地区物流企业大多进行简单传统体制下的仓储、运输的物流作业,管理体制落后,很少能够做到优质、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且联运环节衔接和配合不到位,不能够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其次,长吉图地区缺乏物流信息的及时、全面的沟通,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存在感强烈,导致信息网络发展滞后,物流信息资源困难,大大降低了物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长吉图地区现有物流从业人员不能够满足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对物流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个物流需要从原来主要从事简单的搬运工作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长吉图各个物流企业要通过改进管理体制、增强信息沟通和培养物流人才来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孝坤,杨东援,张锦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及其系统定位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12(2):55-58

[2]张嘉昕,苗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通道建设的物流经济效益分析——以中朝通道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2,(5):96-106

[3]刘子玉,刘智超.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2(23):17-18

作者简介:许超(1957- ),男,教授,研究方向:物流工程、技术经济学;郭继秋(1965- ),女,教授,研究方向:项目投融资

猜你喜欢

长吉图物流产业影响因素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长吉图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初探
实施“长吉图规划”战略,为吉林发展带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