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对策

2015-04-13周群

商场现代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周群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概念深入人心,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正以颠覆传统的革命性主导力量侵蚀着传统金融业的发展,这股浪潮为普惠大众带来了解渴之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元素。传统的商业银行各类核心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其中介地位、营销渠道、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对此的对策必须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

近几年来,支付宝、余额宝、云计算等类似的新名词在金融行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而智能手机的逐渐推广更加速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业务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人们只需依靠鼠标的点击或是手机上的APP就可进行在线贷款申请、业务办理等操作,不再需要在银行的营业网点以排队叫号的形式办理业务。

不难发现,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业务创造、盈利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前进。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思维,寻求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弱化支付中介地位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中,中介业务是三大核心业务之一,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托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在线支付的规模正呈现着爆炸性的膨胀,银行的代理结算、支付数量骤减,遭到了互联网金融巨大的侵蚀。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庞大地位被逐渐弱化,而随着金融脱媒的逐渐渗透,商业银行的传统中介优势将岌岌可危,由此而减少的相关代理业务费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最终利润。

2.破坏传统融资格局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都来自于存贷利差,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差收入在商业银行总收入的占比会遭到严重的削弱。对于一些起步艰难、规模相对较小、信用风险相对较大的小微企业来说,目前兴起的新兴融资平台更适合于该类企业进行融资,企业本身天然的缺陷导致其很难在传统的金融机构觅得资金,但是基于大数据的P2P平台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可能,提高了资金在小微企业内的配置效率。

3.变革产品营销渠道

传统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营销方面主要采取了零售模式、物理渠道,这种产品销售的模式相对而言效率低下,营销成功率较低。而互联网金融借助网络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将传统的物理渠道扩展到虚拟渠道,利用高效率的数据获取筛选功能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并对目标客户进行更有效率的分类管理,以多层分销的模式克服了传统零售模式的缺点。

4.冲击传统盈利模式

传统的盈利背景下,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利差,而相当大一部分利润都来自于大客户、大企业的综合性业务,这类盈利模式极易受到市场的波动及影响,与经济的浪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受其影响较大。但是,互联网金融其“普惠金融”的经营理念,专注于高效、快捷的小微金融服务,在金融需求以及服务渠道方面都具有较高的集中度,而改变了营业网点式的分层服务模式,客户排队办理业务效率低下,盈利水平低,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应在自身传统核心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各项营销渠道及模式,深度挖掘网络营销的高效性及盈利性,在互联网分销渠道上全面拓展線上营销业务,争取实行线上与线下的高度整合,提升联动营运能力。在传统柜台业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办理相关业务,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通过整体的物理渠道与虚拟渠道相互促进,在线上线下综合化的为金融产品寻找目标客户、实行分销。

2.升级相关业务体系

面对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形式各样的金融产品正逐渐面向我们普通大众,因此商业银行要吸取网络平台发展新型业务的经验,努力实现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的有机结合,最大化此类服务的集聚效应,开发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的特色业务,以普通大众为导向,充分利用综合资源,在电子商务、移动金融、网络信贷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形成网络在线办理的O2O经营模式。

3.夯实数据管理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呈现出如今的蓬勃之势,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劳要记在后台庞大的数据支撑上,数据整合、处理的高效是业务办理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商业银行要重视数据的仓储建设,与银行账户、相关交易记录、协议合同方面的信息要有效管理。此外,商业银行不仅要注意金融信息的管理,对于类似商户经营、在线订购、售后服务评价等非金融的信息也要予以关注,这两类信息是有效交织结合在一起的,都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起到决定作用。

4.加强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其自身的营销方式新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目前监管的缺失,由于是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创新,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方面的限制,其潜在的风险性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要加强风险的防控手段,完善相关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内部及外部的审慎制度,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转移的可能性及连锁反应,特别是在发展电子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与技术风险,尤其要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66-70.

[3]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4(01):109-112.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