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完善措施

2015-04-12李振贵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2期
关键词: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李振贵

摘 要:该文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完善措施为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影响电力系统机电保护的因素,然后结合相关的电力管理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最后对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效率,促进电子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完善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059-02

继电保护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电力系统机电保护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1 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因素

通常情况下,影响电力系统机电保护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软件结构设计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软件结构设计代表了电力系统的控制结构以及数据结构。可见,软件结构在电力系统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软件结构设计的标准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机电保护难以执行。严重时,还会扰乱继电保护的工作程序,甚至导致整个程序崩溃。鉴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软件结构时,必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防止出现以上现象。第二,继电保护系统测试存在漏洞。当继电保护系统出现问题后,也会导致机电保护停止工作,并且诱发电力不安全事故。一般情况下,此类因素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加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第三,雷击因素。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外,雷击在继电保护中也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由于继电保护设备与接地网连接的设备具有高阻抗的性质。一旦遇到雷击的干扰,就会对设备进行破坏,导致系统故障。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完善措施

在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的电力管理经验,提出电子系统继电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对故障以及信息的正确认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运行中,经常由于人为方面的因素导致系统出现快速跳闸、保护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由于断路器装置快速跳闸后,并不显示指示灯信号,导致在处理故障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从本质上来讲,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员缺乏继电安全方面的知识,在处理故障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度。因此,一旦出现跳闸事故后,要如实汇报情况,以免拖延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效率。另外,系统发生保护不稳定、快速跳闸等不安全事故后,要做好相关信息、数据的记录。然后,根据故障机的主要参考指标,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案。同时,还需要在技术支持下,控制收集信息、干预故障录播装饰,从而完成对故障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工作。比如:当系统出现故障后,值班人员要尽快将跳闸动作时间、自动投切装置动作、继电保护动作,以及设备过载情况向上级汇报。最后,上级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策略。

2.2 对故障检查与处理方式合理利用

通常情况下,如果系统存在异常现象,就会给继电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并给整个电力系统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对故障的检查力度,有效排除隐性故障,解决继电保护不稳定、跳闸等问题。主要的措施为:首先,在外部故障情况下,合理采用顺序检查法,检测设备的电源性能与绝缘性能,并对故障问题进行评估。比如:针对微机保护工作出现拒动动作后,可以采用顺序检查法;其次,也可以使用逆序检查法。如果顺序检查法在短时间无法对故障的原因做出分析时,可以将故障发生位置作为源头,利用逆序检查法进行检测、分析。该检查方法在误动动作中被经常使用;最后,实施整组实验检查方法。该方法的优势为:排查故障时间短、可以对故障快速定位。同时,可以与其他检查方法配合使用,检查效果更好。比如:当系统继电保护出现内部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首先可以利用外部检查对动作的诱因进行判断,然后判断出故障的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的故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3 完善相关方面的制度 加强协调的力度

首先,针对不同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保护措施;其次,在建立制度的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维护方面的因素。如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老化、陈旧,也会导致系统崩溃。除了做好设备维护方面的工作外,还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对设备践行检测,及时排除故障,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最后,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有程序,并且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使工作人员做好现场的控制工作。比如: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出现问题后,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然后调度设备,在快速处理问题的基础上,将系统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加强协调的力度。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自身共组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对其他岗位践行监督、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不安全电力事故。

2.4 提高技术含量 保证继电保护可靠性

首先,电力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设备故障,因此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排查故障。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给设备检测带来了新的契机。将现代化的科技运用到设备检测中,使检测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事故发生前找到故障,并积极处理,从而起到了事前控制的作用。这样,不但减低了系统风险,而且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应该充分保护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比如:在生产、采购保护装置时,必须认真检查产品种类、规格,以及质量说明书,确保元器件质量符合要求。在选择元器件时,应该充分考虑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故障率等因素;最后,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购买质量好、性比价高的产品。如果元器件存在质量问题,严禁购买。另外,在设计晶体管保护装置时,由于电流突然上升、短路故障等因素,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因此,必须采取隔离的方式,完成晶体管装置的设计工作。

3 电力继电保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利用微电子等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施有效控制,不仅提高了供电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供电的效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化环境下,使设备检测后得到的数据更精准,减少了部门的成本投入,从而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网络化

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网络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前,电力继电保护网络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在完善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网络化的继电保护实现了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对系统故障进行全程控制,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总而言之,网络化继电保护系统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而且开创了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纪元,具有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电力完全运行息息相关。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软件结构设计、设备测试,以及雷击等因素,给系统带来了很大干扰,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该文在分析以上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电力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完善的具体措施,比如:提高对故障以及信息的正确认识,对故障检查与处理方式合理利用,完善相关制度等,希望起到参考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继电保护必将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不断开拓出更大的发展市场与空间。

参考文献

[1] 姜慧.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其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79.

[2] 宋保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3):137.

猜你喜欢

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