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2015-04-10孙俊超齐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教育

孙俊超齐 岩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孙俊超齐 岩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文章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品德培养的视角论述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体系、服务地方的“三结合”原则,并从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育人一体化、实践育人规范化、社会实践教育日常化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理论模式。

大学生;实践教育;模式构建

一、我国高校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1]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核心竞争力已不仅是科技、经济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人才竞争力。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战略。现实条件下,推动我国迈向人才强国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培养,而高校的使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战略发展赋予高校的根本使命。而这一过程必然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感知的重要环节,尤其新时期“温室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社会现实体现不足、个人价值认识不清、国家责任担当不够,社会实践的过程能使他们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观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而人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体验过程,其落脚点在“行”,是将理论内化于心、外放于行。当代大学生受消极影响多、自我认知差、社会阅历浅、抗挫能力弱、吃苦精神缺乏。因此,高校必须把学生投放到社会中去接受现实锤炼,使之找到不足,找准差距,了解国情民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然而,传统单调的理论教学方式和日趋格式化的教育手段已逐步地丧失育人实效。尽管有不少教育者进行了积极改进和创新,但还局限在校园内的创造,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一个更有效、让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教育载体。“实践是真知的检验标准,是行动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现实拷问,开始主动的思考、追寻和体验,并逐渐了解自己需要扬弃什么、树立什么,从而主动担负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使命。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一)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力锻炼和人文素质培养等作为着眼点和出发点,紧密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政策引导和依据。紧密结合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对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发展途径及组织实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构建以社会实践教育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深入发挥先锋、动员、宣传和促进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与专业教学体系相结合。要寓教育于实践教学,确立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大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职能,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走向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实现学生培养的“理论够用、技能精通、能力出众”[3],最终达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三)与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相结合。高校要坚持“立足地方、发展地方、服务地方”,寻求地方发展与大学办学的有利契合点,积极参与地方社会发展建设。在社会实践教育中,要注重双赢,以大学良心感知社会、服务社会,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关爱残障人士、社区公益课堂、服务“三农”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奉献、关爱的过程中感受爱人与被爱、责任与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深入实践、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意识,也做到服务地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

三、我国高校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

(一)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推动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建设。1.体系课程化。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可将教育部规划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1/4至1/3学时为学生实践学时,从4门理论课程中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个课程进行管理、考核,划定3至4学分为社会实践必修学分。明确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业要求,从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等多方面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为课程组成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规划上建立辩论、讨论的课程授课内容和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实践、爱上实践课程。

2.运行模块化。高校要从自身与社会的切合点寻求、整合、归纳入手,将社会实践教育的载体进行合理分类,可将所有的实践活动分为爱国践履、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和自选项目等八个模块,若干个项目。从大一到大四采取滚动式循环运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相关模块或项目,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申报并开展实践,鼓励团队形式实践,使思想教育得以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活动始终。

3.管理项目化。高校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管理,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建立健全项目申报、执行管理和总结实施程序。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如实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记录,并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总结和结题报告,由院(系)实践教研室统一答辩,通过后予以结题。

(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促进实践育人一体(系统)化。

1.发挥全员育人职能。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使教职员工首先在育人意识上达到统一。思政课教师要深入院(系)做学生的生活家长、思想导师,指导学生深入实践、了解民生、认知国情。学生政工干部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接触,与思政课教师一起讨论教学、一同理解教材,用更科学的理论去教育、引导学生。学业导师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离退休老同志要用自身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帮助、教育、关心学生。

2.建立全过程育人体系。高校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树立起想于实践、乐于实践、敢于实践的思想,在整个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成长、自觉成才。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环节,加强专业伦理学教育,重视专业实习实训,引导学生深入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参加社会生产、体会基层生活实现,了解国情民生、明确使命责任、学会珍惜奉献。

3.推进全方位育人举措。发挥高校、社会、家庭多维度、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形成“教育是全民族的事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事情”的共同认识。建立育人互通网络,以高校为主体建立三方互通机制,对学生行为进行综合、系统的记录分析,找出需重点加强和解决点,共同推进。建立育人互信机制,社会要大力支持高校育人、家庭要充分信任高校育人,形成育人合力。以社会实践教育为衔接点,高校做好组织管理考核,社会、家长做好监督保障和支持。

(三)加强运行机制建设,保障实践育人规范化。

1.加强组织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高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领导组织。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对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关工作纳入到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健全基层组织,保障工作落实。二级各院(系)设立社会实践教育的专门教研室,党团组织成员和思政课教师参与其中,负责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和教学管理工作。从推进高校党团组织干部与思政课教师两支育人队伍有机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育人效果,确保实践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3.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参考教材。结合高校地域、文化和自身发展历程及文化底蕴等特殊因素,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机制,编写一批符合实际、贴近学生的优质教材。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一批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按模块、按项目分类进行汇总,形成一批影响深远、作用突出的实践借鉴成果,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参考。

4.完善保障政策,提供坚强保证。高校要确立社会实践教育的各项保障措施,划拔社会实践教育专项经费,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标准,形成客观的档案管理体系,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指导教师工作量予以认定,对社会实践教育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奖励。

(四)加强具体实践项目建设,实现社会实践教育日常化。

1.挖掘高校校园内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强化养成教育。建立劳动养成学分,通过校园主干路轮流义务清扫、班级和寝室等场所义务清扫等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二是推进自立自强教育。通过后勤部门、图书馆及超市等为学生创造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尤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繁荣社团文化。大力鼓励教育性强、现实价值高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开展营销、普法等模拟活动,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在校内初步了解社会。

2.挖掘广阔社会的长效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开展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接力式”顶岗支教、环保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解决区域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学生在关爱、奉献的过程中受教育,实现高校、地方与学生共赢。二是开展校园周边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等,开展关爱城市空巢老人、关爱残障人士、社区公益课堂、“四进社区”等活动,经常性的深入到学校周边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问题的弱化和解决起到推动作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和媒介。三是开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社会实践。利用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城市规划、化学、物理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不同专业特点,开展诸如为地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民营中小型企业营销策划、区域环境美化、城市建设规划等活动,让学生从专业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多角度审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2).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3).

[3]曾蓉.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2(6).

[4]何玉洁.在社会的大熔炉中锤炼品格[N].中国教育报,2011-11-29(8).

[责任编辑 王占峰]

G642

A

2095-0438(2015)12-0113-03

2015-09-30

孙俊超(1984-),男,黑龙江庆安人,绥化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