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案件场景实拍技法的应用创新

2015-04-09康卫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摄影案件方法

康卫(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论案件场景实拍技法的应用创新

康卫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摄影记录与案件有关场景的是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工序,也是案件现场摄影的主要任务。作为案件场景的摄影方法,应该适应案件现场中场景的复杂多样,针对案件现场不同的特点、内容,进行最为客观、全面、细致而形象地描述。这需要不断创新。全景浏览拍摄法、方向变换拍摄法、角度选择拍摄法、递进方式拍摄法、展开方式拍摄法、关联方式拍摄法、实地测量拍摄法、现勘场面抓拍法等是有益尝试。

现场勘查;案件场景;摄影技法;

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可视化“语言”[1],对案件现场勘验与检查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细致而形象地描述,并将现勘人员对于案情的初步认识与理解,传达给没有到过现场的上司、同事或需要知道现勘实况的其它人员,这不是一个简单地摄影记录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换言之,当案件发生时空、作案手段、案件性质不同时,其摄影内容必然不同,而不同的摄影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2],因此,基于案件场景实拍法的反思、再认识与深度研讨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扩展现场摄影思路,有助于重新认识现场摄影的传统方法,也有助于丰富案件现场摄影的语言。

随着案件现场摄影取证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案件场景的摄影方法,如何适应案件现场实拍中场景的复杂多样,如何针对案件现场不同的特点、内容,进行最为客观、全面、细致而形象地描述,一直是案件现场摄影技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各类案件场景摄影方法的含义与用途,深度研究案件场景实拍中摄影手段、摄影技法的应用创新,有助于推出更多的案件场景实地拍摄的技法与技巧,扩展现场勘查摄影思路,丰富案件现场摄影的方法[3]。同时,对于公安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在提高现场勘查摄影的认识水平方面,或者在强化案件现场照片的影像客观性、画面关联性、叙事逻辑性及表现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

一、全景浏览拍摄法

全景浏览拍摄法,泛指采用普通或具有辅助拼接功能的照相工具,针对同一景物,在分段落或分部分、依次连续拍摄数张照片的基础上,利用全景照片合成软件或图像处理常用软件的照片拼接功能,后期制作成全景照片的拍摄方法。其大致分为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两个步骤。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是定点回转连拍法,二是平行移动连拍法。

定点回转连拍法,在案件现场摄影的有关教科书中称为“回转连续照相法”[4],即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的云台上,面对被摄对象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位,以相机所在点为圆心,被拍物距为半径,在保持相机焦距、仰俯角度与物距相对不变的情形下,转动相机作圆周运动的同时,分别、依次、连续、有重叠量地记录其浏览中的每一幅取景画面,获取一组全景照片素材的拍摄方法。

其中,回转连拍的取景画面,有横幅与竖幅之分,而相机连拍顺序与转动方向,也有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等多种选择。可见,此种拍摄方法类似于人眼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环视眼前景物半圈或一周的效果。其环视角度取决于相机转角的大小及连拍照片张数,必要时可进行左右360°与上下360°的转拍,而得到720°左右的全景浏览照片。当拍摄距离较近或采用较大广角镜头拍摄时,所摄全景照片将伴随出现严重的几何变形现象。

此种拍摄方法,主要用于在较近的拍摄距离上,或没有合适的广角镜头可选的前提条件下,用于大视野、大范围的现场方位、现场概貌等立体空间场景的展示[5],有时也用于狭窄空间中的物体定位及周边环境状况的附带表现。例如,使用定点回转连续拍摄法,在较高较远的位置上俯瞰表现案发现场所在地及其周围路道分布状况,或者以室内尸体所在位置为中心,展示其周围痕迹物证分布态势,或者在窗口、门口呈现整个房间内的物品摆放情况等。

平行移动连拍法,即在选定相机或被拍物平行移动方向与路径的基础上,在保持相机焦距、仰俯角度与物距相对不变的情形下,平行移动相机或被拍物,分别、依次、连续、有重叠量地记录其浏览中的每一幅取景画面,获取一组全景照片素材的拍摄方法。其中,平行移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平移选点连拍,”即被拍物静止不动、平移相机至多个拍摄点上进行连拍的方法,另一种是“平移选区连拍”,即相机固定不动、平移被拍物局部至像场内进行连拍方法。

平移选点连拍法,即首先为相机规定一个平移方向与路径,例如,规定一条直线或曲线,作为相机在平移中选择拍摄点的参考线,然后,以参考线至被拍物体特征所在平面的直线距离作为物距,在保持相机焦距、仰俯角度与物距相对不变的情形下,相机平移到参考线上的每一个预选拍摄点的同时,分别、依次、连续、有重叠量地记录其浏览到的每一幅取景画面,最终获取一组全景照片素材的拍摄方法。例如,使用许多教科书中介绍的直线连续拍摄法,表现在现场上行走所留的成趟足迹的步幅及步态特征,或者表现移尸现场地面留有的拖拉痕迹、滴落多处的点状血迹部位,或者近距离展示超宽、超大、超长、超高的赃物及作案工具表面的细节特征等。此种拍摄方法,类似于人眼在较近距离上“边走边看”面前景物的效果。

平移选区连拍法,即首先固定相机位置,以被拍物体的主要特征区域为参照,完成对焦、测光及拍摄模式的选择等基本操作,在保持相机焦距、仰俯角度与物距相对不变的情形下,将被拍物体局部平移至取景框中进行选区预览的同时,分别、依次、连续、有重叠量地记录其每次进入取景范围的每一幅画面,最终获取一组全景照片素材的拍摄方法。例如,某案涉及的一张工程图纸需要翻拍副本附卷时,由于图纸尺寸超大,数码相机最高分辨率有限,直接拍成一张照片,无法看清图中较细的线迹和较小的标引数字,所以,采用了先固定相机、再平行移动其图纸的方式,分别、依次、连续浏览与同时拍摄其图纸的每一个局部,最终获得了一张外观结构完整且局部细节清晰的工程图纸照片,达到了其翻拍的目的。此种拍摄方法,类似于人眼在较近距离上“查找翻阅、选择性浏览”或“边移动条目、边查看细节”的效果。

全景浏览拍摄法的后期制作,主要指选择一款可用于影像合成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在Photoshop CS的界面中,依次点击“文件”—“自动”—“Photomerge”,选项到“照片拼合”的功能,进行自动或手动的照片拼接处理过程。但是,对于拼接错位的、几何变形较大的或相邻照片之间色差明显的全景照片,还应用包括影像修整、影像矫正或影调色调处理等技术加工过程。此外,为了尽可能减少后期加工中对于案件场景真实再现的影响,在全景照片拍摄时,被拍主体、主要或重要特征出现部位应避免出现在重叠区及拼接线上。

二、方向变换拍摄法

方向变换拍摄法,泛指针对特定拍摄对象选择单向、相向、多向的拍摄方法。它是一种运用最早、最广且使用频率最高的案件现场摄影的基本方法。

单向拍摄法,专指针对被拍对象的一个主视特征所在面进行单独拍摄的方法。即所谓“一景一照”、“一物一拍”,每一画面或每张照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都能够独立表现一个场面、叙述一个情节或说明一个问题。此法,多用于被拍物体主要特征、重要特征比较突出,或者被拍物之间的主次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十分明显,或者其包含的辨认标志、永久性参照物体直接可见的各类场景摄影。要求摄影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训练有素的摄影功底。

相向拍摄法,专指针对同一被拍对象的特征相对面,进行前与后、内与外、正与背、左与右、上与下等双向拍摄,而获取组照的方法。即所谓“一景双照”、“一物两拍”,两个画面或两张照片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相互依存性及方位感,共同反映一个物体相对面上的不同特征,共同表现一个场面、叙述一个情节或说明一个问题。此种拍摄方法,多用于主要或重要特征分布在被拍物的两个相对侧面上,需要进行双向拍摄,才能表现同一物的特点或识别同一物的各类场景摄影。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来自相对方向的两个取景画面,被拍主体应位于画面中心或醒目位置,不强求景别完全相同,但是应当要求其拍摄角度与影像比例大致相当。

多向拍摄法,专指针对同一被拍对象的多个特征面,采用左中右、上中下等依次并列拍摄方式,或采用十字交叉、品字交错等换向变位拍摄的方式,获取组照的方法。即所谓“一景多照”、“一物多拍”,多个画面或多张照片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关联性,共同反映一个物体多个侧面的不同特征,共同表现一个场面、叙述一个情节或说明一个问题。此种拍摄方法,多用于被拍对象的主要或重要特征难以确定,或特征出现过多且分布于不同侧面,需要分别进行多方向的拍摄,才能表现同一物的特点或识别同一物的各类场景摄影。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多个取景画面,除了要求其拍摄角度与影像比例大致相当之外,还应要求其被拍主体始终是同一物,并且位于每一画面的中心或醒目的位置,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多幅画面之间的自然衔接,在其相邻画面中适当保留一些共用参照物的局部是必要的。

在变换方向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单向、相向、多向拍摄法的选择使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单向拍摄的每幅照片,虽然具有独立的主题思想,但是其形象化的内容是经过精心筛选与高度提炼的,通常侧重于线索、情节、场景中的一个重点、一个细节或一个基本面的表现,注重画面内容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而相向与多向拍摄,需要几幅照片组合在一起,共同表现一个场景的多样化或描述一条线索、一个情节的多面性、多变性与复杂性,其用途是有所不同的。有时,根据拍摄主题与拍摄内容的需要,单向、相向与多向拍摄的系列方法,可以再组合使用,必要时与全景浏览拍摄法联用。

三、角度选择拍摄法

角度选择拍摄法,泛指针对特定拍摄对象选择与调整取景角度的拍摄方法。它是案件场景拍摄的又一种基本方法。其中,其角度变换的基本方式有平视、俯瞰、仰望取景三种,在不同的场景摄影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6]。

平视取景拍摄,透视变形相对最小,类似于人眼在常态下自由观看的效果。例如,将相机置于人眼视平线的高度上,拍摄无前景遮挡、背景相对简洁的露天现场方位或现场入口、过道的概貌,或者拍摄门、窗被撬的重点部位及细目等都是比较适合的。

俯瞰取景拍摄,由于相机架设高度在人眼注视景物时的视平线以上,所以,类似于低头查看、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效果,特别是接近于垂直观察角度的高俯视拍摄,具有完全分离前景或背景的作用。此种拍摄方法,广泛用于需要避开前景遮掩、展示纵深范围、表现物体空间位置及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定场景的拍摄,也是案件场景摄影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拍摄角度。例如,略呈俯视的角度,拍摄死者中弹倒在沙发上的原始状态,或者在一个较高较远的拍摄位置上,拍摄某案现场方位照,表现案发现场所在地及周围路道环境状况等。

仰望取景拍摄,由于相机架设高度低于人眼注视景物时的视平线高度,所以,类似于抬头往上看、站在低处望高处的效果,具有一种消除、简化背景或强调高大的作用。不过,所摄图像的透视变形较为明显,除了在特殊性摄影环境,例如,表现天花板上吊灯被打坏的状态,或表现罪犯顺着每一层楼的窗户防盗栅栏、一直攀登到某一楼层时破栏破窗而入的部位等情节中使用之外,一般场景拍摄没有使用此种拍摄角度。

四、递进方式拍摄法

递进式拍摄法,专指针对同一拍摄对象,基于同一取景方向与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情节或关键性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采用不同景别、分别拍摄为组照的拍摄方法。在表现案件情节或现勘情景的过程中,递进拍摄方式,是叙事性组照拍摄的一种常用方法。

“由远及近”的景别变化,体现由粗到细、由一般到重点的思维,例如,表现某盗窃案件中房门锁头被撬开的情景时,有选择性地拍摄了三个典型画面:一是房门全貌、半开半掩的中景;二是以房门局部为背景、表现门锁锁芯脱落在地的近景;三是门锁附近的门框局部、门框上所留撬压工具痕迹的特写。这表现了一个作案情节发生时的具体过程。

而“由近至远”的景别变化,则类似于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与思维形式。例如,在某案现场的外围搜索中,距离现场中心不到十米的一块白菜地里寻找到一个立体足迹,精心构思与拍摄了一组有代表性的场景画面:一是带有比例尺的足迹特写;二是反映足迹部位及其周围白菜被踩踏状态的近景;三是呈现足尖朝向、说明行走方向的白菜地中景;四是表现白菜地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现场中心方向的远景,由此,从一组“由近至远”的照片,现勘人员终于发现了此处现场痕迹的潜在线索价值。

递进拍摄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区分画面或景别之间的主次地位、先后顺序,以及理顺画面或景别过渡中的逻辑关系。

五、展开方式拍摄法

展开式拍摄法,专指针对同一拍摄对象,基于同一取景方向与角度,先表现外观形象、再展示内部结构的拍摄方法。在表现案件情节或现勘情景的过程中,展开拍摄方式,则是叙事性组照拍摄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例如,表现衣柜内物品被盗后、柜门紧闭的场景时,首先拍摄衣柜门紧闭的原始状态,然后,摄影人员打开其衣柜门,在同一拍摄位置上,再拍摄柜门打开后所见到的被盗物品原存放位置及被翻动过的状态。又例如,尸体剖腹检查与提取胃内容时,先拍摄尸体解剖前的腹部状态,然后,再拍摄剖腹后检查有关腹腔器官及切开着的胃中食物残渣状态等。

有时,展开方式拍摄也指先拍摄原始状态、再拍摄移动或翻动观看状态,或者在“由外向内”层层剥离包裹物、去掉遮挡或掩盖物的同时,呈现其原物原样的拍摄方法。

例如,在表现某机器内部关键零件被人为破坏的情节时,先拍摄机器外观形象和机器仪表盘上显示的机器故障信息,然后,摄影人员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点与帮助下,再拍摄展示故障原因及其查找过程的关键性画面,主要包括有:打开机器外壳的中景;露出机器内部有故障线路及各个部位的特写;检查相关零件运转动作的近景;拆下其关键零件查看各部位外观的近景;使用检测仪器检测有故障关键零件的近景,以及显示检测仪上检测信息的特写等一系列画面。

又例如,在某案赃物搜查时,先拍摄装有赃物、捆扎严实的编织袋原存放位置及正面、背面、侧面的外观形象,然后,再拍摄一组表现其确认与清点赃物过程的照片,所摄的关键性画面有:松开编织袋绳索的中景;取出袋内农用塑料薄膜包裹物一个的近景,去除农用塑料薄膜后露出一个没有封口的纸箱的近景;其纸箱外观及标签显示为“雕牌洗衣粉”包装纸箱的特写;其纸箱内五个普通塑料购物袋扎着袋口装满了物品的近景;打开每一购物袋查看时,发现全部是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现金近景;取出每一袋内的所有现金特写;平摊到桌面上清点现金数量的近景,以及用于表现清点结果为“人民币面值一百元、每100张使用银行专用条捆扎、共有53扎、其累计金额为53万元”的多张特写画面。

“展开拍摄”是一个广义概念,表现一种由表及里、追根寻源的思维形式,应用于不同场景或情景之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应用方法。

六、关联方式拍摄法

关联式拍摄法,专指以表现特定拍摄对象的分支线索或相关情节、环境因素、有用信息为内容的组照拍摄方法。是一种引导涉案影像信息及时、充分、综合运用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扩展现场勘查思路的工作方法。

例如,拍摄死者手拿一个屏幕已破损的手机、倒在血泊中的情景时,除了按照常规拍摄其案发现场环境、尸体原始状态及相貌、伤痕所处位置及细部、手拿手机姿势、破损手机外观,以及随身提包及包内其它物品之外,为了及时发现死者手中手机内可能存在的多种信息来源,现场摄影人员立即取出了其手机卡,在其它同类手机上读取一些联系人电话号码的同时,逐一拍摄了其屏显画面的每一组数据,以此作为死者手中手机通讯信息关联侦查调查线索的照片[7]。

又例如,在完成某财务室被盗案现场的常规拍摄之后,通过调取案发时间段内、财务室里、进入财务室必经门厅及过道上安装的监控视频录像进行初步查看,发现了作案人进出财务室之时的监控录像片段,于是,利用屏幕抓图工具,从这些监控录像的视频帧画面中,有选择地采集了一组影像较大、能见度较高、可以辨别出“画中人”的脸型、发式、衣着、行走习惯动作姿态的静态图像,以此作为监控视频信息关联作案过程及锁定犯罪人的照片。

在关联式拍摄法的应用中,分支线索的展开和相关情节、环境因素、有用信息的交织,有助于表现案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而场景与情景的穿插、互联或互动,则有助于表现现场勘验与检查过程的持续与延伸,对于案件特点的把握、作案手法的反映、案情分析依据的提供、有关侦查信息的传达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七、实地测量拍摄法

实地测量拍摄法,专指将特定参照物纳入画面或者在被拍主体的相邻部位放置刻度标尺进行测量的同时,记录其比较效果或测量结果的拍摄方法。在表现案件情节或现勘情景的过程中,测量拍摄方式,是形象思维与数学原理相融合的一种技术方法,也是增强与案有关痕迹、物品实物感的一种常用方法。

例如,将与案有关小件物品拿在手中拍摄,表现其实物的大小比例,或者在拍摄地砖上所留血斑状态的同时,兼顾其地砖呈现的格块形状、数量及分布态势的表现,由于其地砖规格是已知的或可以进行现场测量的,因此,可在照片上标示出一块地砖边长的实测数据,方便浏览照片的人员,结合影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换算关系,由照片影像估测或计算其血斑分布面的大小。

实地测量拍摄法中,比例摄影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平面测量方法[8],多用于在照片上比较实物大小、距离远近,或者以图上比例尺作为参照制作一定倍率或倍率相同的物证检验照片,或者说明被拍物体实际几何尺寸,以及精确计算被拍物的长度、宽度、高度、深度、角度、面积等。

例如,表现罪犯在围墙上开了一个大洞、由此进入院内作案的情节时,正面拍摄其所凿墙洞、再现其形状的同时,特意将现场勘查人员手持钢卷尺站在墙洞旁测量的动作一并记录到画面之中,在照片上参照画中钢卷尺显示的刻度值,使用相关数学方法也可以计算出墙洞的实际大小及所处高度。

又例如,在现场指印的拍摄过程中,当相机镜头主光轴正对指印中心、保持垂直且像平面与指印特征所在面相互平行时,在其根基纹线下方相邻部位或画面中的其它空白区域,放置一段2-3cm长的不干胶比例刻度尺之后,比例尺与指印一起拍入画面。事后,可根据照片上的比例尺刻度,对照片上的痕迹特征点进行数学定位或测量、分析与计算相关几何参数,或者将不同条件下拍摄的指印检材与样本照片制作成放大倍率相同的照片,供指纹特征的形象比对。

有时,比例摄影法也用于分析与评价影像有无几何变形或变形程度,为变形图像的后期检测与矫正提供校验的数据与标准。

例如,在现场单个足迹的拍摄中,由于受到拍摄条件的限制,只能偏角拍摄其足迹图像,此时,如果先用框形比例尺套住所摄足迹之后再进行拍摄,事后可采用检测足迹照片上的框形比例尺,其对应边框线的平行度、相邻边框线的垂直度等方法,间接判断其足迹影像的变形部位及变形程度,并且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以图上比例尺的平行度或垂直度的校准为手段,使其足迹偏角拍摄时产生的几何变形现象得以矫正。当然,框形比例尺的运用,在其它痕迹拍摄后的几何变形检查与矫正之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在案件现场摄影中,除了平面测量拍摄法的应用之外[8],还有人提出并试用过采用立体测量摄影方式,获取案件场景中的三维测量数据[9]、经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直接生成其所摄案件场景图像的方法。

八、现勘场面抓拍法

现勘场面抓拍法,泛指在现场勘验、检查的过程中,以现场勘查人员的工作情况为拍摄题材的各种纪实性摄影方法。

从拍摄内容来看,有补充说明现勘工作和见证行为的、有帮助案情分析的、还有表现文明执法、抢险救助、保护现场、规范现勘、善后处理现场等实况的,以及具体反映现勘人员现场勘查活动的历史资料照片,或按照有关涉案新闻报道要求而拍摄的现勘纪实性新闻照片等。从拍摄方法来看,以现场工作动态的适时抓拍为主[11],学习与借鉴了普通新闻摄影的众多技法。

现勘场面抓拍法,在现勘的主要工作场面、重要的采痕取证流程或关键的赃物罪证搜缴环节中,对于勘验、检查时的某一特殊性处理方式或关键性操作步骤等需要补充说明及形象化展示的有关场景、情景的拍摄,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综上,案件场景实拍技法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伴随着案件现场摄影技术的深入研讨与不断创新,其内涵与外延还将有所变化,在个案现场的勘查摄影之中,必须由摄影内容来决定其表现形式,难以且不宜采用一种标准、一个规范或几种简单记录的固定模式“框定”其现场摄影的具体内容。

[1](德)科拉·巴尼克 格奥尔格·巴尼克.摄影构图与图像语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陈 忠.浅谈入室盗窃现场与命案现场照相的不同特点[J].广东公安科技,2008,(2).

[3]廖 翔.刑事案件现场照相新特点及应对[J].警察技术,2007,(4).

[4]王渝霞.警务现场照相[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5]720全景网.普通相机拍摄360度全景[EP/OL].http://www.720a.com/2011/0424/491.htm l.

[6]百度经验.怎样选择拍摄角度[EP/O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14bd256e0dac21bb6d261293.htm l.

[7]孙 展,万 顺.视频图像侦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8]GA/T.23865-2009,比例照相规则[S].

[9]杨 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10]鲁光泉,许洪国,周 立.交通事故现场三维摄影测量现场线性标定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3,(7).

[11]刘泉友.基础摄影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2009.

(责任编辑:赖方中)

O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phing Techniques in Case Scene

KANGWei

The photographic records and the case scene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i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also they are themain tasks for the scene photography.A case photography should adapt to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scenes,show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contents in a most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meticulous and vivid way.It requires us for the constant innovation.Photographing in panoramic view method,multi-direction method,angle-selection method,progressive method,expanding method,relevantmethod,field measurementmethod and scene captured method etc.these are all beneficial attempts.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Case Scene;Photography Technique

DF793

A

1674-5612(2015)03-0056-07

2015-03-05

康 卫,(1957- ),男,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摄影摄像、数字图像处理、视听资料检验。

猜你喜欢

摄影案件方法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