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5-04-08杨绮云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文书合格率

杨绮云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护理部,广东 中山 528401)

护理质量指标是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在中医护理质量的管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2013-02起,本院护理部通过构建并严格管理中医护理质量指标,落实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内科中医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督查、评价,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02—2013-01期间内科6个病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住患者总数9 977例,男5 479例,女4 498例;年龄13~91岁,平均(59.07 ±21.02)岁。将 2013 -02—2014-01期间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共收住患者总数11 031例,男6 143例,女4 888例;年龄10~89岁,平均(57.67±21.74)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案设计 ①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结合内科的实际客观条件及以往发生率,制订五大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包括中医护理操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对中医治疗的依从率、中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满意度。②

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实施护理。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比较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发生率的变化。

1.3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

1.3.1 管理策略 护理组长/护长监控责任护士对各项指标的护理指引落实情况;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督查统计指标数据,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对引起各个指标发生率偏差进行原因分析(RCA)或失效模式分析(FMEA)。找出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现状、设立目标、寻求解决办法、实施措施、评价结果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3.2 具体改进措施

1.3.2.1 预防中医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内科共开展12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包括敷药法、中药雾化吸入、贴药法、艾灸、穴位注射、拔火罐、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熏洗、低频治疗、中药灌肠及药熨法。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烫伤、药物过敏、晕厥、查对错误。如艾灸、中药热奄、熏洗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烫伤;中药湿敷、涂药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中药熏洗、穴位注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晕厥;各项操作均存在查对错误的风险。根据上述情况,制订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明确每一项中医操作的禁忌证,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共同制订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1.3.2.2 提高患者对中医技术的依从率。通过向患者介绍中医技术,讲解中医技术的疗效,举办病友交流会,中医技术的操作体验等措施,以提高患者中医技术的依从率。

1.3.2.3 提高中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通过入院健康评估、住院过程的健康宣教、出院居家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全程中医健康知识宣教。每月召开公休会和健康知识讲座,听取患者意见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另外,通过发放健康宣教小册子、设立健康宣传栏、播放健康宣传录像等方式向患者传授中医健康知识。

1.3.2.4 提高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每份护理文书实施组长—护长—质控室三级质控,同时护理文书系统的运行实施全程电子化,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即时通过质控网反馈给书写的护士,护士登录文书系统即可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每个科室设立一名质控组长,每个季度组织组长和初入岗位的护士进行文书书写培训,针对护理文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培训,总结上季度的整改情况,指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1.3.2.5 提高患者满意度。内科系统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医护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护士辨证的准确率、病情的掌握程度以及中医护理水平。另外,每个季度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把调查结果在护长会及内部网络上公布,对满意度较低的科室,要求护长作书面分析整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中医护理操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中医治疗的依从率、中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的确定 应用护理质量指标来控制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质量,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2]。如何着眼于中医护理的特点,从护理管理的实际出发,设立科学、实用的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区别于基础护理指标及专科护理指标。近年来,大部分中医医院及部分西医医院开始初步探索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提出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如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刘晓松等[3]提出中医护理质量指标,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数量、健康教育患者覆盖率等,但未对指标如何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3.2 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初步研究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质量管理模式[4]。本研究中,对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的管理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如持续质量改进、RCA或FMEA法、信息网络的建设、三级质量方式等。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应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作为最终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医护理指标的严格、多元化管理,在上述3个方面均见较好的效果。戴新娟等[5]提出中医护理应与现代护理互懂、互通、互用、互相渗透。而本研究只针对纯粹的中医护理而提出质量指标,中西医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 赵芹芹,刘华平,孙红,等.北京地区综合医院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40 -42.

[2] 于秀荣,叶文琴.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38 -40.

[3] 刘晓松,刘跟莉,张杨,等.浅谈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J].医学前沿,2011,1(15):105.

[4] 何洁丽.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前移在病区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88-389.

[5] 戴新娟,翟晓萍,张文杰,等.中医护理评估流程和质量标准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58-659.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文书合格率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医学检验质量指标: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