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冬宁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43例临床观察

2015-04-08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室性步行次数

赵 杨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的表现之一,室性期前收缩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达70%以上,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急症[1]。目前,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故可供临床选择的药物很少。2012-01—2014-01,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冬宁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43例,并与常规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6例均为我院心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61.20±6.14)岁;心力衰竭病因: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室性期前收缩病程1个月~30年2个月,平均(2.41±0.15)年。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0~75岁,平均(60.59±5.78)岁;心力衰竭病因:冠心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室性期前收缩病程1个月~26年6个月,平均(2.11±0.2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2]中慢性心力衰竭及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标准确诊,6 min步行试验:6 min步行距离<150 m为重度心力衰竭,150~450 m为中度心力衰竭,>450 m为轻度心力衰竭。纳入标准:①18~75岁,性别不限;②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 ~50%,不需静脉给药治疗;③室性期前收缩次数≥720次/24 h;④心力衰竭程度为轻、中度;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患者入组前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停止服用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冬宁心汤。药物组成:人参15 g,麦门冬30 g,黄连10 g,丹参15 g,黄精15 g,赤芍药10 g,地龙10 g,三七10 g,甘松3 g,五味子3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

1.5 疗效标准 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3]。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脱落病例的疗效指标采用末次观测值结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的方式补充缺失值。

2 结果

2.1 2组病例情况 治疗组因失访脱落2例;对照组因失访脱落1例,因疗效差脱落3例,因依从性差脱落1例。共有79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

2.2 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治疗前(n=43) 治疗后(n=41)对照组治疗前(n=43) 治疗后(n=38)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次/24 h) 3 501.51±865.44 1 853.68±596.42*△ 3 460.21±923.54 2 648.29±467.38*6 min步行距离(m) 331.24±47.49 396.05±76.13*△325.70±76.14 350.48±89.26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

2.3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NYHA将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2]。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室性期前收缩是慢性心力衰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推测与心脏各房室结构异常、心肌缺血和纤维化、电解质紊乱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4]。有研究表明,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室性期前收缩有较高的预测猝死的价值,且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越高越复杂,猝死发生率就越高[5],而且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激动顺序的改变会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因此控制室性心律失常不仅能够减少猝死发生,而且有益于心功能改善。而目前抗心律失常药不仅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会加重心力衰竭,因此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心澹澹大动”,自《内经》就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方药有详尽的记载。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心病日久,气阴两虚,“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气阴两虚,心失所养,神气失守,心无所主,则惊悸不止;久病入血,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缓;阴虚则血失所养,血液凝滞,瘀血内阻,心经气血失于濡养,则加重心悸。因此,气阴两虚是基本病因病机,瘀血内阻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参冬宁心汤方中人参、麦门冬益气生津,安神定志,为君药;丹参、赤芍药、地龙、三七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为臣药;黄连清心泻火,黄精、五味子补脾生津,为佐药;甘松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松能够通过阻止多种膜离子通道改变动作电位时间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6];人参总皂苷合黄连小檗碱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减缓心肌重构过程[7];参酮ⅡA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时各项异常的电生理指标,显著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并显著降低兔急性缺血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三七总皂甙具有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大鼠心功能的作用[9]。组方中不仅有抗心律失常的成分,还有改善心功能的成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参冬宁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有很好疗效,未发现致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德伟,黄洁,杨海英.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9):1374-1375.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66.

[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 王勇.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4):382-383.

[5] 梁朝霞,张郁.稳心颗粒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6):655-656.

[6] 杨涛,胡朗吉.中药甘松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5):276-278.

[7] 秦娜,杜天信,魏立伟.一氧化氮途径介导人参总皂苷对大鼠右室肥厚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3353-3357.

[8] 周倩,钟强,王照华,等.丹参酮ⅡA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327-1330.

[9] 陈剑梅,郭洁文,李丽明,等.三七总皂苷对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构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5):514-517.

猜你喜欢

室性步行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步行回家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从步行到奔跑
依据“次数”求概率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