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肝补肾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痤疮的临床研究

2015-04-08陈连芝王根会郑树茂寇晓丽杜紫微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女贞子化瘀雄激素

陈连芝 王根会 郑树茂 寇晓丽 杜紫微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北 威县 054700)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为常见病、多发病,但往往易诊难治,成年女性发病率亦逐年增高。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与痤疮发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常表现为反复而泛发的痤疮[1-2]。临床中此类型痤疮病期长,疗效差。2011-02—2012-10,我们采用滋肝补肾化瘀方治疗 PCOS所致痤疮6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河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PCOS伴发痤疮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23.68±2.63)岁;病程3~48个月,平均(24.75±6.26)个月。

1.2 病例选择

1.2.1 PCOS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美国鹿特丹会议修订的PCOS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参照《中华妇产科学》[4]。

1.2.2 痤疮诊断标准 参照Pillsbury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5]。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2.3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均无心脏、肝、肾等系统性疾病,且输卵管通畅,在进入本研究前的2个月内均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1.3 治疗方法 采用滋肝补肾化瘀方治疗,药物组成:楮实子20 g,黄精20 g,枸杞子20 g,女贞子15 g,桑白皮15 g,浙贝母15 g,白花蛇舌草15 g,凌霄花12 g,郁金12 g,莪术12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共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全部患者于月经第5~7 d(闭经者日期不限,但需经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外周血中T、雌二醇(E2)、LH及FSH水平。治疗后于下次月经第5~7 d(闭经者经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者,治疗6周后)抽血检测。治疗前后注意观察皮损(包括数量、颜色、肿痛等)变化,并进行量化评分[6],见表1。

表1 痤疮临床评分标准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痊愈:皮损消退,遗留色素沉着,症状消失,皮损消退率≥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率≥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皮损消退率≥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皮损消退率不足50%。皮损消退率计算公式为(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60例,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

2.2 60例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T、LH及FSH较治疗前均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较治疗前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60例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s

表1 60例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n=60) 治疗后(n=60)T(nmol/L) 5.78±1.78 3.62±1.47*LH(U/L) 16.23±3.76 7.86±3.93*FSH(U/L) 4.74±2.01 6.78±1.63*E2(pmol/L)480±180 590±150

3 讨论

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常见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为痤疮,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脱发,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一系列症状,具有高复发率,顽固难治的特点。高雄激素、高LH水平是PCOS的重要特征,而高雄激素血症恰恰是PCOS伴痤疮患者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类型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高雄激素可抑制肝脏产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SHBG降低而使游离T增加,并出现多毛和痤疮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症候[4]。所以改善此类痤疮患者的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利用度,才有望达到减轻痤疮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

PCOS所致痤疮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为癥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之精气为天癸之源,肾精不足,经水不应。肾虚不能蒸腾津液,痰湿阻滞,血行不畅,故本病以肾虚为致病之本[4],以肾虚痰湿、肾虚血瘀、阴虚火旺证型多见,常常相兼为病。据此病机治以滋补肝肾为主,佐以行气化瘀。采用滋肝补肾化瘀方治疗PCOS所致痤疮患者。方中楮实子入肝、脾、肾经,滋肾益阴,清肝明目,补虚劳;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本草正义》谓“补血补阴而养脾胃是其专长”;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女贞子补养肝肾之阴,药力平和;桑白皮、浙贝母、白花蛇舌草清降肺气,散结毒,消痈肿;凌霄花破瘀通经,郁金、莪术二者行气破瘀止痛,合用化瘀消癥。全方共奏滋补肝肾、行气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女贞子,黄精、枸杞子可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增强代谢[7-9];女贞子含有雌激素样物质,促进雌激素分泌,而雌激素成分使SHBG浓度增加,导致游离T减少[8];白花蛇舌草有抗雄激素样作用,可降低雄性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功能,且能减少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9];女贞子、郁金、莪术、桑白皮有明显抗菌抑菌消炎作用[8-9],可有效改善痤疮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60例患者治疗后T及LH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FS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E2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量化评分后治愈率达88.33%。由此可知,滋肝补肾化瘀方能使PCOS所致痤疮患者各项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为PCOS合并痤疮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治疗PCOS所致痤疮的可靠方法之一。

[1] 苏庆军,唐茂林,王一男,等.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华北国防医药,2006,18(3):212-213.

[2] 张又仁,徐祖森.女性痤疮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6(4):449-450.

[3] Rotterdam ESHRE/ASRM- 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J].Hum Reprod,2004,19(1):41-47.

[4]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1.

[5]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4-1166.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4-295.

[7] 李智珍,池凤好,范瑞强.滋阴清肝消痤方配合痤灵酊治疗成年女性痤疮52例[J].中医杂志,2006,47(12):932.

[8] 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1.

[9] 蔡永敏.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3,308,499,311,376,502,506.

猜你喜欢

女贞子化瘀雄激素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女贞子临床新用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女贞子临床新用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女贞子环烯醚萜总苷纯化工艺的优化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