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析

2015-04-05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3期
关键词:塘坝谷坊支沟

段 威

(新民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处,辽宁 新民 110300)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条件

新农小流域位于新民市东北部,隶属于新农乡境内。小流域总面积17.63km2,有水土流失面积0.833km2,占总面积的4.72%,其地貌属于该低山丘陵区,有风沙土和砂砾岩石,该流域平地土层较厚,土层一般在60~160cm之间,丘陵山坡上土层较薄,有部分石质。

属于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风少雨。该地区的特点是春季风大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冷早霜、冬季严寒干燥。

该流域降水比较集中,日照比较充足,温差较大。平均温度为7.5℃,最热是7月份。平均温度为22℃ ~23℃,最高温度为35.3℃,最冷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 -8.9℃ ~11.8℃,最低气温为-30.4℃,该地区平均降雨量为57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全年无霜期为154天,多年平均径流75mm,最大冻土深度1.2m。

1.2 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小流域侵蚀类型主要为轻度水力侵蚀,有侵蚀面积0.833km2,土壤侵蚀模数1000~1800 t/(km2·a)。

多年来经过水保部门和小流域内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蓄水减沙作用,减轻了水利工程淤积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在小流域内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11年小流域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hm2。其中,水保林30hm2、经济林65hm2,方塘1座、谷坊3座。

2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模

新农小流域总面积17.63km2,水土流失面积0.833km2,占总面积的4.72%。工程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0.567km2。主要完成Ⅰ号沟道塘坝维修和扩建、Ⅱ号沟综合治理。

工程总投资约49.93万元。

3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布局

3.1 布设原则

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气候特征及以往水土保持工程保存状况,我们主要采取工程与林草两大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综合治理2条沟道,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塘坝、谷坊、护坡、及塘坝内蓄水池维修等。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建设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设治理措施,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和综合治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发挥小流域的整体功能。本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治理顺序先山上,后山下;先上游,后下游;先治坡,后治沟。

(3)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以发展农业用地为中心,根据当地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采取土地整理措施,全面造地,提高人均耕地占有量。

3.2 布设方案

将对小流域Ⅰ号沟道塘坝维修和扩建、Ⅱ号沟综合治理。沟道编号从东向西依次为Ⅰ~Ⅱ号。其中Ⅰ号沟道塘坝维修和扩建工程、Ⅱ号沟道为沟道综合治理工程。

Ⅰ号沟道塘坝维修和扩建包括:护坡160m(塘坝库内东侧护坡140m、西北角护坡20m)、衬砌50m(西侧支沟沟头衬砌30m、北侧支沟沟头衬砌20m)、谷坊7座(西侧支沟4座、北侧支沟3座)。

Ⅱ号沟道新建塘坝一座,包括:护坡158m(塘坝护坡106m、进水口护坡52m)、农桥1座。

3.3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工程治理项目实施后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期末建成经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新农村。

小流域治理前总面积1763hm2。其中农业用地1080hm2,林业用地126hm2,牧业用地202hm2、渔业用地20hm2、草地2hm2、其他用地305hm2(工矿、居民、发展用地、道路等)。

调整后项目总面积为1763hm2,农业农地16200hm2、林业用地126hm2、牧业用地202hm2,渔业用地20.5hm2、草地2hm2,其他用地304.5hm2。

4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

4.1 Ⅰ号沟道塘坝维修和扩建工程

维修和扩建内容:Ⅰ号沟道由于前年大雨使塘坝库内坡面部分工程冲坏大部分泥土流入库内、使库床抬高,计划今年对Ⅰ号沟道塘坝工程进行维修和扩建,包括:护坡160m(塘坝库内东侧护坡140m、西北角护坡20m)、衬砌50m(西侧支沟沟头衬砌30m、北侧支沟沟头衬砌20m)、谷坊7座(西侧支沟4座、北侧支沟3座)。具体设计如下。

4.1.1 塘坝库内护坡

浆砌石护坡160m,其中;塘坝库内东侧护坡140m(包括两个拐角各10m)、西北角护坡20m,坡宽9m、坡深5m,坡比系数为1∶1.5,浆砌石厚为0.4m。浆砌石下采用0.1m厚砂石垫层,坡脚基础为浆砌石砌筑,深1m、宽0.5m、长160m,挖沟、平整坡面、大块石砌筑。土方开挖496m3,土方 回 填 45m3。砂 石 垫 层 145.44m3,浆 砌石658.88m3。

4.1.2 支沟衬砌和谷坊

塘坝库内的西、北坡各有小支沟1条,对两条支沟进行综合治理,内容包括沟头衬砌50m(西侧支沟沟头衬砌30m、北侧支沟沟头衬砌20m)、谷坊7座(西侧支沟4座、北侧支沟3座)。土方713.5m3,土方回填45m3。砂石垫层171.5m3,浆砌石784.8m3,砂浆抹面2.1m3。

4.2 Ⅱ号沟道塘坝及护坡工程

Ⅱ号沟道新建塘坝1座,包括坝体迎水坡和上游进水口护坡158m(塘坝护坡106m、进水口护坡52m)、农桥1座,(沟道集水面积33.3hm2)。

4.2.1 塘坝工程

新建长106m、下底宽30m,上宽5m,高5m塘坝一座(库容为1.6万m3),边坡长13.46m、厚0.4m浆砌石护坡,边坡系数1∶2.5。坝体上部留溢洪口、溢洪口上修建农桥1座。

4.2.2 进水口处沟道两侧护坡

建设内容。塘坝水库进水口处沟道两侧用浆砌石护坡 52m,平均坡长 3m,平均深 2.1m,厚0.4m,坡比1∶1。底脚基石用浆砌石0.5m×0.5m。砂石垫层0.1m。先整形挖沟、再大块砌筑。工程量。土方开挖74.9m3,基础浆砌石12.5m3,护坡浆砌石62.4m3,砂石垫层15.6m3。

4.2.3 溢洪道上的农桥工程

在溢洪道上建1座单孔农桥,需能满足过水能力的要求,为浆砌石盖板桥,宽5.2m、长4.2m,高2m。即桥墩为浆砌石结构,浆砌石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边墩受压面基础宽为3.2m、高为2.7m;桥面板采用整体浇注方法来增加抗震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栏杆采用重力式墙并且其结构筋于桥面板筋相连。

5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通过对新农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6.67hm2、可灌溉寒富苹果90hm2,小流域的两个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5.2 生态效益

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完成后,可有效拦蓄坡沟泥沙,减轻土壤面蚀、沟蚀等,减少土壤侵蚀量和泥沙量。随着径流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的改善,以及土壤中林草根系密度的加大,增强了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经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0.18万t。蓄水4.59万m3,并且有效地改善小流域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增强土壤肥力。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将有力地推动小流域资源开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3 社会效益

(1)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通过采取生态治理、保护措施,将使水源地的涵水能力大大改善,减少泥沙淤积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同时,通过进行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农、林、牧业的产业化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小流域的商品经济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3)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对土壤侵蚀进行了有效防治,使土壤侵蚀模数大大降低,减少了泥沙入河量,阻止或延缓地表径流的产生,可有效的控制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

6 结论

新农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控制水土流失,并且有效地改善小流域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增强土壤肥力。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当地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有效的控制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概括如下。

(1)由分散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提高了治理效率。通过近几年采取的大规模综合治理、集中治理,使治理工程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

(2)由单纯防护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实现了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4)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依法管理,依法治理。

[1]郝明德,党廷辉,谢永生.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02).

[2]李凤荣,张凤勇.阜新市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J].东北水利水电,2011(07).

[3]和继军,蔡强国,路炳军,王学强.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03).

猜你喜欢

塘坝谷坊支沟
西藏地区沟道治理中谷坊应用实例浅析
按支沟穴缓解习惯性便秘
点按支沟穴治岔气
江淮分水岭地区塘坝系统空间格局及效应分析
跑步岔气,点按支沟穴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能力估算及其演变特征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水库、塘坝、窖池数量
浅谈江淮分水岭两侧易旱地区塘坝水资源调节作用与合理利用
每天揉10分钟支沟穴,治便秘
辽东山区沟蚀治理新技术
——石柳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