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起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及防控措施

2015-04-05孙秀云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畜牧兽医局27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舍传染病

孙秀云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畜牧兽医局 271100)

引起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及防控措施

孙秀云(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畜牧兽医局271100)

1 引起生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的种类

1.1蓝耳病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群发,往往一圈、一栋传播迅速。患猪突然减食,体温升高至39.5~40.5°C,精神沉郁、打堆、嗜睡,部分猪呕吐,有的出现后躯麻痹。临死前角弓反张,四肢划动呈游泳状。

1.2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育成猪和育肥猪的临床症状轻微,只表现为数天厌食或腹泻。一般情况下,7d即可耐过。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为腹泻或厌食但可耐过。如果有发病史,可能因为有抵抗力而不表现任何发病症状。日前商品疫苗效率不高。该病的特点为新生仔猪死亡率高,没有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冬天、初春,尤其秋冬、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仔猪典型症状为短暂呕吐,黄色水样腹泻,排泻物中常含有凝乳块,有恶臭味,2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长猪表现为厌食,腹泻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可耐过;母猪少量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无腹泻表现;后备公母猪表现症状与生长猪类似。该病的潜伏期短,18~72h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1.3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冬两季,夏秋季也时有发生,且大小猪均易感,呈地方性流行。 病猪精神不振、厌食,一般体温不高,仔猪及架子猪的症状较明显,先出现呕吐,随后出现剧烈腹泻,粪稀如水样,呈灰黄色或灰色且有小小的泡沫。病猪脱水明显,消瘦较快,有的在24h内可失重25%,一般5~6天死亡,5日龄以内的仔猪或断奶不久的仔猪则死亡更快,60kg以上的猪常能自愈。由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故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只有通过对症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及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1.4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而妊娠母猪则发生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弱仔,哺乳仔猪出现发热、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死亡。

1.5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仔猪爆发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本病素养,但以8周龄以内仔猪多发,感染率可达90~100%。病猪常发生呕吐并迅速发生腹泻,呈水样或糊状,粪便颜色有黄白色、灰色或、暗黑色。常在严重腹泻后2~3d产生脱水。本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疗法,防止脱水和制止腹泻、继发感染。

1.6血凝性脑脊髓炎(脑炎型)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呕吐、食欲废绝、便秘、进行性消瘦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1.7猪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对仔猪致死率极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作的病猪可见短时间发热(41~42°C)、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有的猪表现震颤、步态蹒跚、呕吐、呼吸困难,或表现进行性麻痹,往往在吃食或兴奋时突然倒地死亡。

1.8急性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的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C以上,寒战,病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立时四肢相互紧靠,头下垂,背部隆起;食欲停止,有时呕吐或干呕。

1.9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猪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的呕吐。病猪全身性症状明显,表现为嗜睡、厌食,便秘、腹泻交替,摇晃、步态蹒跚、扎堆、后肢不全麻痹,可视黏膜发绀,流产等症状。

1.10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咽型炭疽和肠型炭疽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呕吐。病猪多为全身性疾病,咽型炭疽表现为颈部水肿,呼吸困难,肠型炭疽表现为厌食、血样腹泻等症状。

1.11最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最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常见于育肥猪,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病猪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出血色液体等症状。

1.12胃溃疡主要是表现胃食管黏膜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腹痛不安、体表和黏膜苍白、体质虚弱、终因虚脱而死亡。当病猪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2d内死亡。

1.13类圆线虫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猪呕吐、出现肠炎和下痢,继而消瘦。若幼虫通过皮肤感染时,常引起湿疹;进入肺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体温升高;若移入心肌、大脑和脊髓时,可发生急性死亡,严重时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2 生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由传染病引起的生猪呕吐应采取加强免疫、消毒、定期驱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自繁自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必要时可采取药物预防和治疗等措施。

2.1猪舍建造应符合防疫要求猪舍应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空气流通、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土地坚实,最好离居民区1km以上,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配套建造好猪舍周围的围栏(也可采用挖沟、种树、种绿化植物等)、栏舍进出口的消毒设施和粪汚处理设施(如沼气池)。相邻的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要相对分离,以利于防范猪群传播疫病,尽可能保障生猪养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2提高防疫意识,杜绝疫病传入养猪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猪户不要相互串门,更不能去已有发病生猪的养殖户参观。养猪场(户)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自我约束是防范疫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往往疫病的流行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自我约束不强而造成的。因此养猪场(户)之间应尽可能不互相串门,养殖区域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特别要杜绝走乡串户的贩子出入于养区域;饲养员不上市场上买肉(可买鱼、鸡肉、牛肉等),走亲戚、上饭馆应养成尽可能不吃或少吃猪肉的习惯,以防止通过人员带毒(菌)或肉产品带毒(菌)造成疫情传播。

2.3坚持自繁自养,严防引进病猪养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如确需购进生猪,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先进行隔离饲养2周以上,经确诊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以防外来疫病传染。

2.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养猪场(户)应在执业兽医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所制订的免疫程序还应根据疫情变化、疫病流行特点、猪群动态等具体情况,在执业兽医指导下对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在每一次给生猪免疫之前做好抗体监测,以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确定科学免疫程序。

2.5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清洁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细菌的有效方法。应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和设施的消毒。在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坚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一次,如发生疫病流行时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2.6驱虫、灭鼠、杀虫是疫病综合防制措施之一,猪场每年必须按计划严格执行。鼠类与吸血昆虫是多种人畜共患病和猪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对生猪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养猪场(户)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灭虫等工作,以减少猪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的机会。

2.7强化阶段性药物预防,提高生猪的机体抵抗力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疫病发生的特点与流行规律,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细胞因子产品与抗病毒中药与高效抗菌药物进行药物保健,可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2-0030-02

收稿日期:(2014-12-09)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舍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