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肉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与体会

2015-04-05孙培明石丽娟岳慧贤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观病鸭鸭群

孙培明 石丽娟 岳慧贤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一例肉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与体会

孙培明石丽娟岳慧贤(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是肉鸭最严重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浆膜炎等病变特征,各种日龄的鸭均易感,尤其以雏鸭最易感,发病可达50%以上。鸭沙门氏菌病,又名鸭副伤寒,是肉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肝脏坏死等特征,多危害3周内的雏鸭。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和鸭沙门氏菌病是肉鸭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细菌传染病,一旦发病可迅速传播蔓延,造成大批死亡,对肉鸭养殖业危害巨大,若两种疾病呈混合感染,则引起更多的死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和鸭沙门氏菌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而且细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给这两种细菌传染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近期,笔者对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例樱桃谷肉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进行了诊治,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4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某鸭场的5000余只樱桃谷肉鸭发生以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下痢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肉鸭群16日龄,发病后曾使用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治疗,无明显效果,要求进行诊治。截止到就诊时间,鸭群病程3天,死亡雏鸭200余只,病情继续加重,经济损失较大。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嗜眠呆立,采食量减退,少数病鸭排灰白色、绿色稀糊状粪便;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鸭明显增多,腹泻加重,出现食物废绝和明显的死亡;发病率约40%,死亡率10%左右。

3 病理剖检

剖检病鸭5只,病理变化主要是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部分肝脏表面有针尖至豆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脾脏淤血肿大,肺脏淤血,肾脏肿胀,肠道黏膜出血,有的肠黏膜脱落,其它无明显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组织病料,划线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表面,37℃培养16h左右,培养基表面长出形态不同的两种菌落,一种是粉红色、边缘整齐的菌落,另一种是灰白色、边缘整齐的小菌落。接种典型红色菌落于伊红美蓝培养基表面,37℃培养16h左右,培养基表面长出灰绿色菌苔,部分菌苔呈现金属光泽,生长特性与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一致;接种典型灰白色菌落于SS琼脂培养基表面,37℃培养16h左右,培养基表面生长出无色半透明,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部黑色的菌苔,生长特性与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一致。

4.2PCR诊断以无菌操作采集病鸭肝脏作为病料,提取病料基因组作为模板,选用报道的大肠杆菌引物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为5-TTCGTCGTT CTCATCCACAG-3,下游引物为5-ACGCATAATAAACCCCATAG-3,扩增出预期大小为408 bp目的片段,该鸭群大肠杆菌核酸检测阳性;选用报道的沙门氏菌引物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为5-CTTTGGTCGTAAAATAAGGCG-3,下游引物为5-TGCCCAAAGCAGAGAGATTC-3,扩增出预期大小为260 bp目的片段,该鸭群沙门氏菌核酸检测阳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该病为肉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进一步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检测,可以确诊本病为肉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5 治疗

用分离培养的大肠杆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该菌对大观霉素、头孢他啶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钠、左氟沙星、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不敏感或耐药。用分离培养的沙门氏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该菌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和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强力霉素、左氟沙星、氟苯尼考等不敏感或耐药。综合药敏试验结果,大观霉素和头孢他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是临床的首选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鸭群饮水中添加0.1%盐酸大观霉素可溶性粉,同时添加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连续饮用5d;发病肉鸭同时用头孢他啶注射液按30mg/kg进行皮下注射,1次/d,连用3d。用药后第3天,鸭群精神逐渐恢复正常,采食量增多,死亡病鸭明显减少,病情得到控制。

6 体会

(1)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气候异常、管理不当等应激发生时,容易诱发大肠杆菌病;当发生其它疾病时,也容易继发大肠杆菌病,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控制继发感染是预防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措施。另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可以进行垂直传播,尤其垂直传播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所以进行早期的药物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2)对于当前肉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的治疗,常用的抗菌药效果往往较差,主要原因是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本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曾使用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临床常用药物,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细菌对这些常用药物已产生耐药性,而临床上少用的大观霉素成为敏感药物,所以通过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45206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7D71)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2-0023-02

收稿日期:(2014-11-27)

猜你喜欢

大观病鸭鸭群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鸭群中的鸵鸟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鸭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人与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