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医院校中医药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5-04-04唐成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导师针灸中医药

张 毅,唐成林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

西医院校中医药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 毅,唐成林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

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本科生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知识的传承和使用;而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作用主要在于创造新知识并且能够使用新知识。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顶尖的超级大国,与其拥有大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社会一向推崇创新,因此美国也将研究生教育看成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研究的途径,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的一种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是将我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的关键点,其核心是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现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指导研究生培养这两方面的体会,就如何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深入经典,完善知识结构。若要创造新知识,对前人知识的积累显然必不可少,因此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针对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情况,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开设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并辅之具体的落实措施,从而为提高研究生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了基础性条件,这个可以作为完善知识结构的一个方面,即拓宽研究生科学相关知识的宽度。而另一个方面就必须要加强其科学相关知识的深度,以我所在的针灸推拿专业为例,我的研究生们除了要完成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我会建议他们多读针灸方面的经典古籍,比如《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等等,因为针灸的精髓就藏在这些典籍中。我也鼓励学生去发掘这些精髓,深化经典教育,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创新。

协调兴趣、特长与研究方向。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研究领域通常很狭窄,实际上研究生培养的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研究生需要积累的知识相对而言更集中。只是在知识的选取上,以及确立研究方向时,需要谨慎。如何选择呢?这其实需要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协作。首先,要求导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了解研究生的工作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制定大体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其次,研究生也需要积极配合导师的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多与导师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等方面。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助力。我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针灸和推拿两个方面的研究,我常常要求自己的研究生们多阅读文献,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无论是针灸还是推拿,只要大体的研究思路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我都会鼓励学生们去尝试,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学生们对自己的研究失去耐心。所以研究生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生的课堂式教育不同,要求研究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独立查阅文献,阅读学科相关的经典著作,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第二是要有筛选知识的能力。通过查寻、阅读文献所获得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如何去筛选、浓缩这些信息,取其精华,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是研究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第三是要训练研究生吸收、消化所得信息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做到将储备的知识自觉运用到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使低年级的研究生能够尽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我都会要求新入学的研究生先自己查阅课题组师兄、师姐发表的文章,了解他们的课题方向、研究思路,并熟悉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逐渐培养自我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对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为自己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训练创新能力。创新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我们要鼓励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尊重权威,但不要盲目迷信,对于前辈们的学术思想、主张或者过去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有疑问的,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在科研过程中畏手畏脚,那么何来创新?例如,在一个关于按摩对骨骼肌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项目中,就有学生针对过去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在骨骼肌损伤后48小时内应当采取冰敷,控制炎性渗出。而学生在查阅SCI文献时发现骨骼肌损伤后肌细胞膜的修复启动较早,并且对后期的修复过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在损伤早期进行按摩干预,是否可以加快肌细胞膜的修复过程,从而缩短后期修复时间?对于这个新的想法整个研究团队十分赞同,认为这是对过去已有的损伤修复理论具有一定颠覆意义的探索,不管结果是否成功,我们都会因为学生们能有这样的创新勇气而感到骄傲。因为,科研本就是在不断地失败中创新摸索直到成功的一个过程。

加强团队之间交流合作。作为低年级研究生,向高年级研究生学习,是科研入门的捷径。诚然,向导师学习铁定有助科研入门,可是,导师通常很忙,研究生与导师当面讨论的机会有限,特别是在当前每位导师带好几个研究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其实,即便研究生可以与导师面对面讨论,但既然是创新,那么导师对新的研究方向也了解的不是那么透彻,很多时候也很难给出恰如其分的指导,而团队之间的交流却常常可以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研究生的进步很多都是从彼此学习中获得的。因此,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就显得很重要。导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维持课题组团结,让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责无旁贷。我们要求自己的团队尽量每周通过开例会的方式,将大家集中在一起,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提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起讨论,集合团队所有成员的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协作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以及导师应当积极地为研究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鼓励创新、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鼓励研究生与导师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以及自信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自我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培育创新精神。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如何做到科研能力与临床水平共同提高,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寻求改进方法,以确保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从而提高临床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

R197.5

B

1004-2814(2015)07-0690-02

第三批立项建设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针灸推拿学研究进展》渝教研〔2013〕4号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yjg143026)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崇高的道德品质。医学类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十分艰苦,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还要兼顾临床实践,这要求研究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医学上的创新、质疑可能会遇到阻力,有时不仅是讽刺和嘲笑;更有作为执行者,当新方法的应用可能失败时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打击和压力时刻压在研究生心头,需要研究生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而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的道德品质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呈现多元化,例如缺失诚信、科研越轨现象越来越严重,价值判断时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等等,因此加强研究生的“道德观”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无疑会对研究生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除了学校开展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外,导师在这方面更应当起到引导和表率的作用,通过导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和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品格。

2015-04-27

综 述

猜你喜欢

导师针灸中医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V eraW an g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导师榜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